时间:2024-05-04
李龙 陈慧子
关键词:LibraryThing;图书馆;编目网站
摘要:作为一个国外的社会编目网站,LibraryThing从出现至今已经过去八年时间。随着Web2.0技术的兴起,LibraryThing的运作模式得到了改变,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探悉其模式及特点,借鉴其优秀经验,我国图书馆可以改进读者的个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90-03
LibraryThing(以下简称LT)是美国人Tim Spalding于2005年在美国缅因州波特兰市建立的一个社会编目网站,由于网站资源量大、可操作性强、页面友好易用等一系列优点,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并成为全球40多个同类外文网站中的佼佼者。新环境下的LT运用了很多Web2.0技术来改进自己的服务,其运作模式发生了改变,并呈现出很多顺应潮流的新特点,这些特点对国内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而言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
1LT简介
LT的开发者是美国人Tim Spalding,他建立该网站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给自己和朋友提供一个简单的系统,用于记录自己的收藏品,即建立一个私人收藏品目录。2005年8月,Tim将其搬进互联网,并把网站的口号定为“Catlog Your Books Online(在线为自己的书编目)”,系统连入网络的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性能良好的具有图书馆品质的图书编目系统且方便用户之间的交流[1]。LT发起的活动被称为“编目快闪党”,其活动方式和普通快闪族一样,简单来说就是小群体的快速编目。这个群体由十几二十个人组成,成员都具备一定的编目经验,他们会聚集在某些小型图书馆,通过自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及条码扫描器将所有馆藏或部分馆藏(通常是几百册或上千册图书)的信息快速采集,而后上传至互联网,置于LT名下。Web2.0环境中,这项活动可以更快地完成,甚至无需使用专业扫描器,通过安卓系统下的已安装扫描apk的智能手机便可实现。
2LT的运作模式
2.1LT的资金来源
由于LT的系统并不复杂且拥有大量志愿者的原因,网站的开销并不大,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收费服务。Tim Spalding认为,收费服务是提高用户忠诚度的有效方式。普通用户最多只能著录200条书目,而10美元的年费或者25美元的终身会员制度则能突破这个限制。LT是带有商业性质的社会编目网站,其维护费用有小部分是依靠广告收入,其方式就是通过推广,将某些图书放于主页,通过读者点击量的增加来获取收入。一些作者为了提高自己著作的销售量,也会和LT合作,支付一笔费用,把自己的著作放在网站的显眼位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由于LT并不支持在线阅读,因此读者想要阅读该书,只能通过到图书馆借阅或购买来实现。LT的推荐书目更新得非常快,也几乎都是最近出版的图书,读者若想尽早地阅读这些书籍,也就只能依靠购买来完成。
2.2LT的用户
截至2013年9月,LT官网上宣称自己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70万人,它也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书籍俱乐部。想成为该网站的正式用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账号注册或利用Facebook或Twitter账号登录。正式用户可以建立个人图书馆,可以是公共性质的,亦也可以是私藏性质的,免费收藏图书数量为200册,若超出该数,则需交付25美元便可享受永久性不受限的书目管理服务。不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也能浏览该网站,即游客式浏览。但对于此类用户,LT没有提供过多的功能,例如分享、交友、评分、评论等,只是让他们有一个大致的体验过程。
2.3LT的功能(见表1)
2.3.3标签。标签(Tag)是一种Web2.0技术,它能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某种东西的特性。LT的标签包括图书标签和个人标签。图书标签不受限制,所有用户均可对其进行Tag,这让读者能较快地熟悉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个人标签包含很多项内容,有Collections(收藏)、About me(关于自己)、About my Library(我的图书馆)、Favorite libraries(喜爱的图书馆)、Groups(群组)等。通过预览个人标签,用户很容易就能找到兴趣相投者,再通过与网站相连的Facebook或twitter等社交网络结识。
李龙,陈慧子:Web2.0背景下LibraryThing的运作模式及特点研究李龙,陈慧子:Web2.0背景下LibraryThing的运作模式及特点研究2.3.4导读。LT的导读功能提倡用户推荐给用户,这和国内图书馆的导读功能不太一样,也不同于网络书城。国内图书馆的导读功能更多地是体现“资源导览”,即告诉读者本馆拥有哪些资源,或者是新书推荐,选择一部分近期上架的新书推送给读者,或是让馆员推荐自己所在借阅室的藏书,并没有参照读者的个人喜好。和网络书城相比,LT的特点更为突出。网络书城强调的是相关性,例如读者爱读“X战警”,那么书城便会推荐与之相关的“金刚狼前传”,这不是LT倡导的导读模式。LT让用户给用户推荐他们“最想读”的图书,可能图书的作者、类型、所在图书馆对应着被推荐者的标签,而本身这些图书之间的关联性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2.3.5遗产图书馆。遗产图书馆就是在网上给古人藏书建立虚拟图书馆,现在 LT 为此项目设立了专门页面。它可被视作网站的休闲功能,这项功能的开展对参与者的检索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官网阐明任何人都能参与,实际上,其所有工作确实是由志愿者完成的。至2012年,LT的“遗产图书馆”工作已经开展了五年。收录对象主要是美国人,已完成157个,另外60多个正在进行中。收录图书总量超过15万册,同时还搜集了1,401个美国早期图书馆(目录)资料。正在编目的图书馆中,包括19个独立宣言签署人,其中有9位美国总统[3]。
3Web2.0背景下LT的特点endprint
3.1用户交流与参与
笔者认为,用户自始至终的参与是LT如此受欢迎的最重要因素。从编目到阅读、评论、参加群组活动,LT运作的每一个环节,用户都在体验,并且这种体验过程最终是以交流结束,获取的经验、学到的知识最后也是被自己吸收。LT用户著录了1,600万条书目记录,250余万条是特有的,这个书目数量大于弗吉尼亚州内任何一所大学图书馆。LT支持的用户交流是一种多方交流,包括了用户和网站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用户之间的信息分享,满足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需求,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登录个人账号以后,用户可以在导航栏很方便地找到“意见”功能,将自己的意见表达给网站工作者。另一种用户和工作人员的交流方法就是网站的博客,Tim Spalding时常会通过博客发布网站的最新动态以及自己近期的服务构想,并询问用户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用户通过留言板各抒己见,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和其他用户进行讨论。此外,用户之间的交流主要在讨论组页面上进行,点击Group便可进入。通过Tag,用户不但能找到在语义分析层面上属性相同或相近的图书,有相同爱好的其他用户,甚至能和同一个地区的用户对话[4]。2007年网站新增了“好友”一栏,这使用户能够掌握好友发布的新动向,正如现在的微博一样。它为用户提供了彼此深入交流的平台。群组将群成员分为“已读此书”和“想读此书”两个小群体,若成员对书中内容不太理解,可以随时提问,其他成员予以解答。最让Tim Spalding感到自豪的是,网站上加入“图书馆员”群组的用户已有740人,这些都是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网站维护工作也由他们承担。这一点一直是国内图书馆的软肋,志愿者数量太少,并且工作持续度不长。国内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一直强调要开展读者的个性化服务,但却很少引进Web2.0技术,并且始终未建立有效的读者交流机制。读者的阅读活动比较枯燥乏味,容易降低他们未来的阅读兴趣。馆员和读者的交流不多,导致即使存在很多问题,读者也不会主动向馆员反映,降低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益及效率。
3.2用户标签的分类原则与标引依据
LT的分类是通过用户标签实现的,与图书馆传统的主题分类法大相径庭。根据网站的用户标签分类原则,如果一位用户将某册图书Tag为“自然灾害”,或许这本书并不是关于自然灾害的,这是这本书中有关自然灾害的部分吸引了他。图书馆编目人员通常是提炼“统筹全书的主题标目”,读者感兴趣的部分往往容易被忽略。除此以外,有些不恰当的主题词会出现在图书馆的书目系统中,这是因为编目人员进行了错误的标引,依据的只是个别词的意思。例如,《消灭城市蓝调》(Killing City Blues)是一本关于鬼神故事的图书,但在某些图书馆书目中竟然会出现“声乐学”这样的主题标引词,让读者误以为这是本有关音乐的书籍。究其原因,就是书名中的Blues(蓝调)一词所影响。在LT网站上,用户Tag得比较确切,包含了“恶魔(Demon)、魔法(Magic)、路西法(Lucifer)”等[5]。当然用户标签式标引也存在一些不足,它无法准确地表达历史时间,无法集合相同主题的书籍。某些含义特殊的词汇,像“社会问题”“历史条件”等,用户标签式标引表达不清。
3.3反向推荐方式
LT网站除了利用云技术、RSS推荐受欢迎的作者与图书外,还在基于语义网的基础上,列出了“点评率最低的25本书”“最不受欢迎的50位作者”等清单。这似乎是带有调侃成分的另类推荐方式,也是一种宣传手段,并非说明这些资源可利用价值太低。这种和“最受关注排行榜”正相反的推荐方式,令一些好奇的用户反而会关注这些遭受冷落的书籍。图书馆中同类馆藏的被利用程度一直体现着“布拉德福定律”,比如经济学家郎咸平的著作被广大读者所追捧,而其他经济学家的著作则很少读者问津,但这并不代表其本身利用价值不高,而是读者不熟悉。若图书馆能学习LT的方法,进行反向式推荐,也就能极大地提高图书馆冷门馆藏的利用率了。
4结语
在Web2.0背景下,LibraryThing的运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其呈现出的用户参与交流、用户标签分类、个性化反向推荐等特点,都体现了LT这个社会编目网站一直追寻的理念——“用户第一”,也保证其始终在同类网站中处于领先地位。Web2.0的大环境对于国内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内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一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迫切希望建立健全个性化的读者服务模式,但成效都不尽如人意。图书馆若能对LT的优秀经验适当吸收并结合实际加以运用,那么其服务水平的提升则会简单很多。
参考文献:
[1]Jill ONeill.LibraryThing:Cataloging for the(Social) Masses[J].Information Today,2007(9):23.
[2]范旭.Web2.0及Librarything对图书馆的启示[J].贵图学刊,2009(1):43-44.
[3]编目精灵Ⅲ.重现古代个人藏书:LT的遗产图书馆[EB/OL].[2013-09-01].http://catwizard.net/posts/20120905072938.html.
[4]范旭.商业性读书编目社会性网站Librarything[J].图书馆杂志,2008(10):31.
[5]Kill City Blues:A Sandman Slim Novel[EB/OL].[2013-09-03].http://www.librarything.com/work/13311847/101789520.
(编校:崔萌)endprint
3.1用户交流与参与
笔者认为,用户自始至终的参与是LT如此受欢迎的最重要因素。从编目到阅读、评论、参加群组活动,LT运作的每一个环节,用户都在体验,并且这种体验过程最终是以交流结束,获取的经验、学到的知识最后也是被自己吸收。LT用户著录了1,600万条书目记录,250余万条是特有的,这个书目数量大于弗吉尼亚州内任何一所大学图书馆。LT支持的用户交流是一种多方交流,包括了用户和网站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用户之间的信息分享,满足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需求,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登录个人账号以后,用户可以在导航栏很方便地找到“意见”功能,将自己的意见表达给网站工作者。另一种用户和工作人员的交流方法就是网站的博客,Tim Spalding时常会通过博客发布网站的最新动态以及自己近期的服务构想,并询问用户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用户通过留言板各抒己见,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和其他用户进行讨论。此外,用户之间的交流主要在讨论组页面上进行,点击Group便可进入。通过Tag,用户不但能找到在语义分析层面上属性相同或相近的图书,有相同爱好的其他用户,甚至能和同一个地区的用户对话[4]。2007年网站新增了“好友”一栏,这使用户能够掌握好友发布的新动向,正如现在的微博一样。它为用户提供了彼此深入交流的平台。群组将群成员分为“已读此书”和“想读此书”两个小群体,若成员对书中内容不太理解,可以随时提问,其他成员予以解答。最让Tim Spalding感到自豪的是,网站上加入“图书馆员”群组的用户已有740人,这些都是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网站维护工作也由他们承担。这一点一直是国内图书馆的软肋,志愿者数量太少,并且工作持续度不长。国内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一直强调要开展读者的个性化服务,但却很少引进Web2.0技术,并且始终未建立有效的读者交流机制。读者的阅读活动比较枯燥乏味,容易降低他们未来的阅读兴趣。馆员和读者的交流不多,导致即使存在很多问题,读者也不会主动向馆员反映,降低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益及效率。
3.2用户标签的分类原则与标引依据
LT的分类是通过用户标签实现的,与图书馆传统的主题分类法大相径庭。根据网站的用户标签分类原则,如果一位用户将某册图书Tag为“自然灾害”,或许这本书并不是关于自然灾害的,这是这本书中有关自然灾害的部分吸引了他。图书馆编目人员通常是提炼“统筹全书的主题标目”,读者感兴趣的部分往往容易被忽略。除此以外,有些不恰当的主题词会出现在图书馆的书目系统中,这是因为编目人员进行了错误的标引,依据的只是个别词的意思。例如,《消灭城市蓝调》(Killing City Blues)是一本关于鬼神故事的图书,但在某些图书馆书目中竟然会出现“声乐学”这样的主题标引词,让读者误以为这是本有关音乐的书籍。究其原因,就是书名中的Blues(蓝调)一词所影响。在LT网站上,用户Tag得比较确切,包含了“恶魔(Demon)、魔法(Magic)、路西法(Lucifer)”等[5]。当然用户标签式标引也存在一些不足,它无法准确地表达历史时间,无法集合相同主题的书籍。某些含义特殊的词汇,像“社会问题”“历史条件”等,用户标签式标引表达不清。
3.3反向推荐方式
LT网站除了利用云技术、RSS推荐受欢迎的作者与图书外,还在基于语义网的基础上,列出了“点评率最低的25本书”“最不受欢迎的50位作者”等清单。这似乎是带有调侃成分的另类推荐方式,也是一种宣传手段,并非说明这些资源可利用价值太低。这种和“最受关注排行榜”正相反的推荐方式,令一些好奇的用户反而会关注这些遭受冷落的书籍。图书馆中同类馆藏的被利用程度一直体现着“布拉德福定律”,比如经济学家郎咸平的著作被广大读者所追捧,而其他经济学家的著作则很少读者问津,但这并不代表其本身利用价值不高,而是读者不熟悉。若图书馆能学习LT的方法,进行反向式推荐,也就能极大地提高图书馆冷门馆藏的利用率了。
4结语
在Web2.0背景下,LibraryThing的运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其呈现出的用户参与交流、用户标签分类、个性化反向推荐等特点,都体现了LT这个社会编目网站一直追寻的理念——“用户第一”,也保证其始终在同类网站中处于领先地位。Web2.0的大环境对于国内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内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一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迫切希望建立健全个性化的读者服务模式,但成效都不尽如人意。图书馆若能对LT的优秀经验适当吸收并结合实际加以运用,那么其服务水平的提升则会简单很多。
参考文献:
[1]Jill ONeill.LibraryThing:Cataloging for the(Social) Masses[J].Information Today,2007(9):23.
[2]范旭.Web2.0及Librarything对图书馆的启示[J].贵图学刊,2009(1):43-44.
[3]编目精灵Ⅲ.重现古代个人藏书:LT的遗产图书馆[EB/OL].[2013-09-01].http://catwizard.net/posts/20120905072938.html.
[4]范旭.商业性读书编目社会性网站Librarything[J].图书馆杂志,2008(10):31.
[5]Kill City Blues:A Sandman Slim Novel[EB/OL].[2013-09-03].http://www.librarything.com/work/13311847/101789520.
(编校:崔萌)endprint
3.1用户交流与参与
笔者认为,用户自始至终的参与是LT如此受欢迎的最重要因素。从编目到阅读、评论、参加群组活动,LT运作的每一个环节,用户都在体验,并且这种体验过程最终是以交流结束,获取的经验、学到的知识最后也是被自己吸收。LT用户著录了1,600万条书目记录,250余万条是特有的,这个书目数量大于弗吉尼亚州内任何一所大学图书馆。LT支持的用户交流是一种多方交流,包括了用户和网站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用户之间的信息分享,满足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需求,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登录个人账号以后,用户可以在导航栏很方便地找到“意见”功能,将自己的意见表达给网站工作者。另一种用户和工作人员的交流方法就是网站的博客,Tim Spalding时常会通过博客发布网站的最新动态以及自己近期的服务构想,并询问用户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用户通过留言板各抒己见,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和其他用户进行讨论。此外,用户之间的交流主要在讨论组页面上进行,点击Group便可进入。通过Tag,用户不但能找到在语义分析层面上属性相同或相近的图书,有相同爱好的其他用户,甚至能和同一个地区的用户对话[4]。2007年网站新增了“好友”一栏,这使用户能够掌握好友发布的新动向,正如现在的微博一样。它为用户提供了彼此深入交流的平台。群组将群成员分为“已读此书”和“想读此书”两个小群体,若成员对书中内容不太理解,可以随时提问,其他成员予以解答。最让Tim Spalding感到自豪的是,网站上加入“图书馆员”群组的用户已有740人,这些都是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网站维护工作也由他们承担。这一点一直是国内图书馆的软肋,志愿者数量太少,并且工作持续度不长。国内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一直强调要开展读者的个性化服务,但却很少引进Web2.0技术,并且始终未建立有效的读者交流机制。读者的阅读活动比较枯燥乏味,容易降低他们未来的阅读兴趣。馆员和读者的交流不多,导致即使存在很多问题,读者也不会主动向馆员反映,降低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益及效率。
3.2用户标签的分类原则与标引依据
LT的分类是通过用户标签实现的,与图书馆传统的主题分类法大相径庭。根据网站的用户标签分类原则,如果一位用户将某册图书Tag为“自然灾害”,或许这本书并不是关于自然灾害的,这是这本书中有关自然灾害的部分吸引了他。图书馆编目人员通常是提炼“统筹全书的主题标目”,读者感兴趣的部分往往容易被忽略。除此以外,有些不恰当的主题词会出现在图书馆的书目系统中,这是因为编目人员进行了错误的标引,依据的只是个别词的意思。例如,《消灭城市蓝调》(Killing City Blues)是一本关于鬼神故事的图书,但在某些图书馆书目中竟然会出现“声乐学”这样的主题标引词,让读者误以为这是本有关音乐的书籍。究其原因,就是书名中的Blues(蓝调)一词所影响。在LT网站上,用户Tag得比较确切,包含了“恶魔(Demon)、魔法(Magic)、路西法(Lucifer)”等[5]。当然用户标签式标引也存在一些不足,它无法准确地表达历史时间,无法集合相同主题的书籍。某些含义特殊的词汇,像“社会问题”“历史条件”等,用户标签式标引表达不清。
3.3反向推荐方式
LT网站除了利用云技术、RSS推荐受欢迎的作者与图书外,还在基于语义网的基础上,列出了“点评率最低的25本书”“最不受欢迎的50位作者”等清单。这似乎是带有调侃成分的另类推荐方式,也是一种宣传手段,并非说明这些资源可利用价值太低。这种和“最受关注排行榜”正相反的推荐方式,令一些好奇的用户反而会关注这些遭受冷落的书籍。图书馆中同类馆藏的被利用程度一直体现着“布拉德福定律”,比如经济学家郎咸平的著作被广大读者所追捧,而其他经济学家的著作则很少读者问津,但这并不代表其本身利用价值不高,而是读者不熟悉。若图书馆能学习LT的方法,进行反向式推荐,也就能极大地提高图书馆冷门馆藏的利用率了。
4结语
在Web2.0背景下,LibraryThing的运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其呈现出的用户参与交流、用户标签分类、个性化反向推荐等特点,都体现了LT这个社会编目网站一直追寻的理念——“用户第一”,也保证其始终在同类网站中处于领先地位。Web2.0的大环境对于国内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内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一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迫切希望建立健全个性化的读者服务模式,但成效都不尽如人意。图书馆若能对LT的优秀经验适当吸收并结合实际加以运用,那么其服务水平的提升则会简单很多。
参考文献:
[1]Jill ONeill.LibraryThing:Cataloging for the(Social) Masses[J].Information Today,2007(9):23.
[2]范旭.Web2.0及Librarything对图书馆的启示[J].贵图学刊,2009(1):43-44.
[3]编目精灵Ⅲ.重现古代个人藏书:LT的遗产图书馆[EB/OL].[2013-09-01].http://catwizard.net/posts/20120905072938.html.
[4]范旭.商业性读书编目社会性网站Librarything[J].图书馆杂志,2008(10):31.
[5]Kill City Blues:A Sandman Slim Novel[EB/OL].[2013-09-03].http://www.librarything.com/work/13311847/101789520.
(编校:崔萌)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