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图书馆文化助残志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4-05-04

关键词:图书馆;志愿者;助残服务

摘要:文章总结了辽宁省图书馆文化助残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取得的初步成效,介绍文化助残志愿者的招募与培训的方式和内容,进一步探讨文化助残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029-02

收稿日期:2014-01-22

作者简介:孟志丹(1971-),辽宁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1辽宁省图书馆志愿文化助残服务的内容

1.1“手语世界”活动

为了提高聋人读者阅读的自由性,搭建起聋人读者融入社会的桥梁,辽宁省图书馆于2003年开办了旨在传播手语技能,扩大知识交流,传递社会关爱的“手语世界”活动。活动以开办手语培训班的方式培训能够有效为聋人服务的文化志愿者,并组织他们走近聋人读者,为健听人和聋人增进相互了解,深入交流沟通提供机会,创造环境,并以多元的文化服务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聋人读者们提供更广阔的精神空间和知识平台。10年来,学习手语的志愿者们和聋人朋友们每周定期在辽宁省图书馆相聚,一起交流、学习,毫无隔阂,其乐融融。平时如果有聋人朋友来馆学习,就会有懂手语的志愿者为其提供宾至如归的热诚服务:引导、介绍、检索、查询,尽其所能满足聋人读者的一切文化需求。

此外为了进一步缩小信息鸿沟,提高聋人朋友们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技能,进一步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辽宁省图书馆还常年开设聋人电脑培训班,邀请懂手语的志愿者作为老师,教授聋人朋友使用电脑和网络,引导他们了解并享用数字图书馆,并为聋人朋友们免费提供电脑设备和网络资源。至今为止,辽宁省图书馆共举办“手语世界”等针对聋人读者的志愿文化服务502场次,直接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2.5万人,惠及聋人群众千余人。

1.2“对面朗读”活动

针对不能够进行常规阅读或到馆阅读的盲残读者,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知识信息和文化产品,是辽宁省图书馆志愿文化助残服务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盲人朋友,特别是盲人孩子的文化需求,辽宁省图书馆于2003年推出了“对面朗读”活动。“对面朗读”活动是招募并培训志愿者协助“视障者”进行阅读、学习的服务活动。为了解决盲人读者特别是孩子出行不便的问题,辽宁省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2005年开始定期走入沈阳市盲校,以阅读、游戏、聊天、讲故事等轻松的方式,为那里的盲童开设“社会实践课”,将文化服务送到盲童身边。为了进一步让盲人朋友们感受世界,走入社会,辽宁省图书馆积极策划了盲童“看电影”活动作为“对面朗读”活动的校外延展。活动将盲校的孩子们组织起来走入正规的电影院,并邀请辽宁广播电台的知名主持人为孩子们进行电影同步讲解。截至目前,辽宁省图书馆的“对面朗读”活动共举办700余期,举办“看电影”活动30余次,直接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万余人,惠及盲人学生和读者5,000余人。

2辽宁省图书馆文化助残志愿者的招募与培训

2.1志愿者的招募方式

辽宁省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组织以社会招募、团体招募及组织共建相结合的方式公开招募志愿者,发布招募信息后随时接受志愿者报名。首先报名者可以通过网上下载或直接来馆填写辽宁省图书馆统一格式的志愿者申请表,需在申请表内填写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教育水平、工作经历、志愿者经历、技能、兴趣和爱好、志愿服务的活动项目、地点、时间;然后由辽宁省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组织根据报名信息对申请者进行筛选;并通知筛选合格的报名者参加面试,还要对面试合格者个人或团体情况进行审核、评议;评议合格者,填写志愿者注册登记表,正式加入文化助残志愿者服务队。

2.2助残志愿者招募对象与培训内容

2.2.1招募对象

辽宁省图书馆助残志愿服务队招募的对象为: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公民;热心残疾人事业,乐于帮助残疾人;尊重残疾人的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平等相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善于协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有比较固定的志愿服务时间;具备与所参加的助残志愿服务内容相适应的基本素质。

2.2.2培训内容

根据辽宁省图书馆文化助残活动的对象和内容,助残志愿者需被培训的基础技能重点有三项:手语技能、导盲技能和沟通技能。

只有掌握一定的手语,才可以更好地和聋人朋友交流,为他们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掌握一定的导盲技能,才能给盲人朋友提供更加安稳的辅助;和残疾人建立正式服务关系之前,要注意在沟通过程中,观察残疾人的表现,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的习惯和性格特点。盲人因缺少视觉感受,行动不便,平时大多比较文静,性格比较内向,他们有着情感丰富的的内心世界,对外表达情感时也比较深沉而含蓄,他们喜欢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比较深刻。聋人则与盲人相反,因为他们丧失了听力,靠视觉器官的直观形式获得信息,因此视觉敏感,形象思维非常发达,而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就相对差些,他们的性格比较外向,豪爽、耿直,情感反应方式比较强烈,频度高但持续时间短。助残志愿者应该在深化科学助残理念,提高助残技能的同时,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艺术性地给予服务和提供帮助,从而使图书馆的助残服务能真正解决残疾人的文化需求,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2.3助残志愿者工作时间

原则上每周参与服务一次且有较固定的时间,每次为2~3小时。全年基本服务时数须达20小时。如因故不能在排定时段参与服务,须提前1天向志愿者管理组织请假或调班。

孟志丹:图书馆文化助残志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孟志丹:图书馆文化助残志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2.4志愿者工作考评与权利

图书馆制定了志愿者制度,在强调对志愿者管理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志愿者权益的维护。志愿者工作站定期对志愿者进行评定,根据《志愿者服务手册》记录对志愿者服务情况进行考核评定。考评包括出勤、服务态度、工作绩效、工作技能等多方面。对在服务活动中积极主动、服务效果显著的,授予“辽宁省图书馆优秀志愿者”称号,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将其上报辽宁省文化志愿者工作管理办公室,参与省级文化志愿者评定表彰。每年至少在馆内举办1 次表彰大会;将优秀志愿者的表现和工作成绩在本馆自办刊物、网站进行宣传、推介;定期安排志愿者心得交流活动;辽宁省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站作为公益性文化活动组织,可作为在校学生实习基地,对于服务超过20小时的志愿者颁发志愿者证书并为志愿者颁发实习鉴定证书。

3辽宁省图书馆文化助残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1有效的文化志愿者招募机制

“志愿者招募”是图书馆文化志愿者管理工作的起点,有效的招募机制可以为后续培训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招募规则要既规范又简便,给有意参与文化助残服务的志愿者个人或团体提供高效便捷的途径。在招募之前,图书馆要把需要志愿者参与的服务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制定相对应的招聘需求,明确志愿者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让志愿者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此外,合理的招募程序对于引进志愿者的数量和质量也至关重要。辽宁省图书馆积极创新招募方式,一方面大力招募以社区、班级、家庭为单位的团体志愿者,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同时也加强了彼此间的良好关系和亲密感情;另一方面通过社交网站、微信、微博等现代媒体号召年轻人的加入,为年轻人提供一个锻炼意志、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平台。

3.2特色的服务内容

助残服务内容涉及图书管理、读者咨询、导引等诸多方面。图书馆招募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社会工作经验。志愿者管理组织在合理安排志愿者参加固有的、常规的服务的同时,需要结合馆情和志愿者人员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辟新的服务专题,形成特色,既充分利用志愿者本身资源,又使志愿者在以满腔热情无私奉献的同时,收获新的知识,增长新的能力;既为残疾朋友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又为志愿者提供一种寓学习于服务的实践平台,达到志愿者和残疾朋友共同进步,互惠双赢的效果。

3.3完善奖励机制

志愿者与工作人员不同,他们参与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和动机的多元性等特点,所以对志愿者不能只采用常规的指令和强制措施进行管理和约束,这除了要求志愿者本身具有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之外,更需要志愿者管理组织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利用奖励机制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从而使志愿服务长期化、制度化。采取的奖励措施必须是多种的、综合的、立体的。辽宁省图书馆为志愿者提供交流经验和心得的平台,并且定期公开地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考核,为服务效果优秀或有突出贡献的志愿者,提供一些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

4结语

图书馆为志愿者们搭建了文化服务平台,为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们提供一个接触社会、感知社会、回馈社会的实践机会,让志愿者在助残服务中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身价值,从中得到锻炼成长。图书馆、志愿者、残障朋友,在辽宁省图书馆志愿文化助残服务这个循环圈中,每一个角色都是付出者,也是受益者,正是这样奉献与收获平衡,多方共赢的服务模式,令辽宁省图书馆的志愿文化助残活动持续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惠冬芳.对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论丛,2009(2).

[2]陈蓓琴.聋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及教学建议[J].现代特殊教育,2011(12).

[3]刘晓君.对盲人图书馆(室)志愿者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7(3).

[4]宋占茹.论图书馆志愿服务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编校:严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