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利贞
(南山图书馆,广东 深圳 518102)
2011年10月,中国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近些年来,以“总分馆”模式为核心的图书馆建设使得一些基层社区图书馆活跃起来。“总分馆”模式更是成为广东图书馆建设的三大创新之一和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探索之一。笔者对深圳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个别社区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寻求社区图书馆有效运转的模式。
社区图书馆(室)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图书馆(室)就是服务某一社区的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室)不同于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一般是按行政区划来设置的,社区图书馆(室)是按一定的地域来划分的。它可能是某一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也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社区图书馆(室)的服务对象是生活在一定地域的全体民众,而不局限于某一行政辖区,不受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管辖区域的限制。社区图书馆(室)是城市公共图书馆的补充[2]。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建设水平日益提高,社区图书馆在大中型城市里建设与发展已初具规模。特别是一线城市,如深圳在2003年正式启动了“图书馆之城”建设,并出台了《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3~2005)三年实施方案》。2005年,深圳全市公共图书馆总面积已经超过16万平方米,顺利实现了每1.5万人拥有一个社区图书馆的目标。截至2011年年底,深圳拥有街道级及以下基层图书馆634个,其中社区级图书馆558个,街道级图书馆76个。社区各类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相对于过去有了长足发展。南山区位于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西部,全区面积193.3平方公里,设有南头街道、南山街道、西丽街道、沙河街道、蛇口街道、招商街道、粤海街道、桃源街道8个街道,社区居委会116个。2009年,南山区管理服务人口169万。南山更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南山年鉴2010)。为了实现深圳建设图书馆之城的目标,2004年,南山区加大了基层图书馆建设力度。深圳南山图书馆专门成立采编中心,并抽调专员负责基层图书馆建设。政府下拨238万元用于社区图书馆(室)书刊建设。图书馆采编中心与社会机构联手,完成了40家社区图书馆(室)书刊采编加工工作。2005年,南山区政府又下拨397.8万元用于社区图书馆(室)建设,并沿用2004年建设模式[3]。至2007年年底,已建设成84家社区图书馆(室)。社区图书馆(室)建设初期的成效是喜人的,然而近几年由于经费、人员不足、设施陈旧等原因,南山社区图书馆(室)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经过现场调查和26个社区的随机抽样,现将主要问题列举如下。
深圳市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目标是每1.5万人拥有一个社区图书馆。南山区社区图书室基本是一个工作站建一个社区图书室的模式。由于管辖面积不同、人口密度不一,可能出现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如兰园社区图书室和桂圆社区图书室直线距离还不到300米。各办事处图书室建设情况(见表1)。
表1 各街道办事处图书室建设情况明细表
2003年,深圳市鼓励建设社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必须配备3,000册以上书籍。如今宝安区、龙岗区部分社区图书馆的藏书仍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藏书陈旧影响了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社区图书馆未完全考虑周围居民的实际情况,开放时间与市民工作时间一致,导致社区图书馆门可罗雀。如鹏盛社区图书馆,开放时间为8:00~12:00、13:00~18:00,星期五休息闭馆。调查结果显示:在市民下班时间开放的图书馆仅占3%(见图1)。
图1 社区图书馆开放时间
南山社区图书管理员主要来自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并且大部分为兼职人员,普遍存在任职时间短、人员变动大、缺乏专业培训、业务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这些建在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有多少居民进去过呢?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市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中,还有一个免费开放的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室)服务的主要是附近的居民,附近的居民基本以家庭为单位,只有广泛地向家庭宣传社区图书馆(室),才能让社区图书馆(室)走进百姓家。
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方针,指引建设了一大批达标的社区图书馆。这些达标社区图书馆都配置有电脑设备及图书,但达标后相应的资金不到位,导致图书遗失、设备挪用,无法正常开放。
建设“图书馆之城”,就是要让更多人能有更好的机会读到书、读好书。政府投入资金大力建设社区图书馆,而且下大力气要将深圳建设成“图书馆之城”,在拥有建成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质量的提高,将社区图书馆建成居民休闲的公共空间。
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指出“图书馆的有效覆盖面积是一个以‘生活动线’为主轴的卵形区域”。深圳图书馆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完善是构建一体化建设和全民拥有公共文化权利的补充。
图书馆具有继续教育的义务。社区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基础单元,可以提供电脑及图书为市民继续教育提供保障。
深圳南山图书馆2005年与桃源街道办事处、众冠股份公司签署协议,在工业区内共建第一家分馆“众冠分馆”。由合作单位提供场地及基本设施,南山图书馆房负责购置书刊,配置电脑等业务设备,并选拔业务骨干担任分馆负责人。开放时间结合周围外来务工人员空闲时间安排,社区效益不断突显。2007年,南山图书馆在对区内基层图书馆进行反复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已建成的社区图书馆普遍存在管理不到位、利用率低、资金短缺等问题,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构建南山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方案》,获得政府支持,为分馆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到2010年11月,已形成1家总馆8家分馆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并于2011年11月加入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统一技术平台,成为深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结点。近年,各分馆服务效益呈逐年增长之势。各分馆统一制定管理办法,规范开放时间,统一形象设计,推行标准化服务;全面实现一卡通用、通借通还、资源共享;统一筹划读者活动,博士论坛、百姓健康讲坛等品牌活动直接办到分馆;管理人员由总馆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管理经费由区政府每年统一划拨给总馆,每个分馆运营经费约20万元左右,由总馆统筹调配使用。
南山区高新社区图书馆(室)自2008年由南山图书馆接管后设为分馆,馆舍面积仅为120平方米的图书馆年接待读者接近4万人次。因此,实行“总分馆制”是社区图书馆(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尝试,是目前公认的可行性方案(见表2)。
表2 南山图书馆各分馆2012年业务数据汇总表
体制的建设与完善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与保证。“图书馆是纯公益的文化服务单位,没有盈利性,让属于营利性机构的社区股份公司来经营管理,确实不合理。”社区图书馆如果采用总分馆的建设模式,资金投入经费可列入常规拨款,固定经费由政策制度保障。这样社区图书馆方可实现持续发展。
整合现有的社区图书馆,即将一些选址不好、管理不善、人流少的图书馆关闭,并入一些办得比较好的社区图书馆;积极开拓新的社区点,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人口密集、地理位置便利的社区图书馆进行经营管理,淘汰一些浮夸的、为考核而存在的、无法开放或者不具备正常开放条件的社区图书馆。
馆藏是图书馆的生命力。社区图书馆是图书馆最小的组成单元。由于它地位的特殊性,在馆藏的设置上应根据周围市民的文化素质和需求,丰富藏书种类;还应多征求读者意见,让读者推荐相关书籍。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多市民主要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获取信息,因此,社区图书馆应具备先进的信息化设备。
虽然深圳各区的社区图书馆设置率都非常高,但不少社区图书馆却不为人知。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宣传。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可通过以下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地铁站和公交站附近应多设指引标志,并附上宣传信息,如开放时间及图书馆相关活动介绍等;入到老百姓生活中,开展文化活动;积极主动与社区居委会联系,在重大家假日通过与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活动,让市民参与其中,赢得关注;定期对读者进行调查活动,对读者需求进行相应分析并改善服务。社区图书馆(室)需要充分动员社区居民深入参与,鼓励公众将闲置图书资料捐赠,使图书馆(室)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鼓励引导社区居民发挥职业专长,组织和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甚至可引导社区居民担任图书馆(室)义务管理员或参与相关活动的志愿活动[3]。
专业人才是图书馆管理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馆员服务能力直接影响服务效益。搞好社区图书馆的工作,有一支热爱图书馆工作、熟悉图书馆工作的人才队伍是关键。宝安区龙华街道在2002年便委托宝安区文化局,面向全国招聘了一名具有中级职称和学士学位的图书馆专业人员,负责辖区社区图书馆的业务指导,这在全区当时是唯一一个招聘“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文化站。图书馆员只有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和职业资格认证,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老年人与儿童是特殊群体,而这部分特殊群体占社区图书馆读者总人数的一大部分。社区图书馆一般面积较小,在设置区域上应考虑设置儿童专区及老人活动区。如美国社区图书馆开设儿童区,除提供少儿读物,还提供儿童电视、录像服务,在专区内,小朋友可玩各类益智游戏。针对老年人,可提供各类卫生保健类报刊及休闲活动,如象棋、围棋等。社区图书馆要关注特殊或弱势读者群的需求,把实现社区居民文化权利的工作做实做细,充分发挥社区图书馆便民为民的服务作用,促进建设终身学习型的文明社区。
借鉴国外“图书馆作为家庭住所和职场外第三空间”理念建设的“悠·图书馆”在深圳罗湖开馆,并取得社会关注及市民喜爱。在“悠·图书馆”100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着柔软舒适的沙发、富有创意的书架桌椅和匠心独运的工艺品,有人来这里享受阅读的快乐,也有社区居民在此会友。“悠·图书馆”不仅在“硬件”上打破常规,在馆藏资源配备上也以电子资源为主,配有电脑和pad阅读器,同时,图书馆还加入了全市“图书馆之城”统一技术平台,可实现全市图书馆的通借通还。“悠·图书馆”还将定期举办“尚修学苑”、“真人图书馆”、“读书沙龙”、“故事列车”等阅读文化活动。这个社区图书馆成功转型的模式是值得其他社区图书馆借鉴的,可以让社区图书馆真正做到叫好又叫座。
社区图书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运作起来难度较大,但只要勇于变革创新,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图书馆总分馆管理体制,一定会让政府资金的投入更有效益,公共图书馆服务更加完善,老百姓能更便捷地享受到更优质的文化阅读服务。
[1] 中共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1-10-25].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
[2] 程亚男.书海听涛[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133-138.
[3] 洪凯,黄菲菲.让基层图书馆转起来[J].图书馆论坛,2012(5):57-6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