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作出全面深刻阐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增进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作者的学术交流,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12月10日在线上进行,累计参会人数近600人。
这次全国学术研讨会邀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从不同研究角度进行深入解读与交流对话,不仅为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思路,而且对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也有一定启示。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一)体制转型与中国式现代化
(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教授)
1.现代化的本质:全方位的社会转型
现代化从本质上来讲,是如何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整个转型不简单是经济的转型,也不简单是政治的转型,更不是某一方面的转型,而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在整个转型的过程中,两个方面的转型尤为重要。
(1)结构转型。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发生了一场结构的革命,这一场结构的改变导致一个国家从传统向现代化的国家发展。如果没有这个结构转型就谈不上发展问题。在讨论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时,发展是主线。改革开放40年来最重要的经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在未来的 100 年之内,高质量发展都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因此,结构转型实际上是发展问题。
(2)体制转型。不同的国家之所以有不同的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与它的体制有很大的关系。体制转型实际上是整个现代化的本质问题,也就是从传统体制转型为现代体制。不同的国家之所以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恰恰是因为各个国家体制转型的不同。而选择不同体制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第一个就是国情,不同的国情会有不同的体制转型;第二个就是不同国家会有其不同的主导理论;第三个就是因应时事的变迁所发生的制度安排与具体的变革。对于中国而言,之所以选择不同的体制、不同的道路,恰恰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中国特色的三个方面:首先,人口规模巨大且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其次是主导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最后是体制的变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体制变迁,不是本本的,不是预先设计好的一个体制蓝图,而是一场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改革。
2.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现代化阶段与体制转型
(1)先发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规律。在共同规律方面,一个国家的体制转型实际上跟它的现代化阶段息息相关。先发国家的现代化体制转型,首先就是发生了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成功转型。传统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封建庄园的制度、城邦制度、宗教制度、传统国家,传统体制在向现代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包含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精英的权利限制秩序向权利开放秩序的转型,就是说从传统体制无法直接转向现代开放体制,而是先转向了精英的权利限制秩序的机制。在这个权利限制秩序体制下,政经结合形成了精英之间的结盟,形成政治和经济的权利秩序。它不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秩序,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才是朝向权利开放体制的阶段。其次,在整个现代化的阶段里,先发国家实现了从经济高增长向防收缩的转变。因此在研究先发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时,要看到真实的经济演变过程是增长和收缩的交替过程。先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早期第一个阶段也是经济高增长,支撑经济高增长的就是它的要素投入、资源的利用,这些传统的发展模式支撑着经济高增长。但是当先发国家进到现代化的第二个阶段后,经济收缩也开始下降,负的增长的速度和频率都会下降。这就是我们讲的国家现代化的第二个特征:从高增长向防收缩的转变。一个国家转型成功的关键是如何让经济增长放缓,让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其次是增长的动力从资源的利用转向创新、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提高。最后是建立现代国家的秩序,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互动模式使这个国家不断的走向经济收缩的下降,经济对增值的依赖下降,最后实现现代社会的制度。
(2)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困境。后发国家的困境首先出现在这些国家的体制转型上,它们实际上选择了两条道路。第一条道路是全盘移植西方体制的国家自主现代化陷阱。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整个体制完全是西方体制。例如二战以后大多数后发国家选择了全盘移植西方的体制。第二条道路就是全盘采用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体制,无论是前苏联还是采用这套体制的国家,都因为体制的僵化和缺少调试的能力而走向失败。后发国家的第二个困境是难以实现经济从依赖高增长向防收缩的转型。转型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经济高增长,而在于是否具备防收缩的能力。尽管后发国家在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增长率并不低,但是由于其收缩率和收缩的频率都非常之高,进而阻碍了向经济防收缩的转型。第三个困境就是现代秩序建构的困境,表现为频繁的经济收缩和频繁的政治事件的交替。
因此,现代化的一般问题无外乎就是三点:一是如何从一个传统的、旧时代的体制转向权利开放;二是如何避免跌入转型中的经济收缩陷阱;三是如何建构现代化的国家秩序。
3.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性:中国特色的体制转型与中国式现代化
无论是中国也好,后发国家也好,现代化都是从传统体制开启。中国起初也是一个向精英体制转化的过程,最初的自强运动实际上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是军事上效仿日本模式,政治上学习德国和日本的钦定立宪运动,由于清王朝没有能力实现从专制王权制向现代君主立宪制的转变,因此,王朝体制自上而下的现代化运动实际上没有成功,也没有走向所谓精英的资本主义道路。尽管辛亥革命终结了整个中国传统体制的秩序,终结了中国2000年的王朝循环模式,但缺乏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能力。所以在传统体制瓦解以后,中央权威旁落、地方割据加剧、社会秩序混乱。同样,国民党也试图建立精英体制,整个国民党政权实际上是用德式的统制经济加军事集权,但由于地方军阀割据,军事政权与地方军阀无法形成结盟,无法形成现代国家建构的国家能力,导致整个中华民族陷入自鸦片战争以来最深重的国家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一场社会主义体制的建构和转型,选择了以俄为师的道路。在以俄为师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告别了全盘俄式的现代化道路,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土地改革为核心重构乡村秩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国家秩序,试图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为基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体制。解放战争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两条道路的大决战,结束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的尝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思潮在中国的斗争以社会主义的胜出而结束。1949年革命胜利,第一次实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国家的高度政治统一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现代化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不仅力图实现国家独立自主发展,而且选择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始建构社会主义体制来推进国家的现代化,提出了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变的目标,提出以四个现代化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选择了重工业为导向的国家工业化经济发展战略。三大改造也是中国式的,整个三大改造实际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拔除了几千年支撑乡土中国的制度根基,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會主义制度。为了尽快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所需的资本积累,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设为推动国家工业化提供了体制基础。
改革开放实际上是我们以社会主义体制特征进行的权利开放过程,包括主体的开放,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市场的开放,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益开放,即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渐形成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和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调动了各方面、各主体的积极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转型,走了中国式道路,有别于苏联的僵化体制,保持了体制的弹性,没有出现像苏联那样恶化的情况。
改革开放是一场社会主义体制的权利开放。我们在提高体制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方面防止了经济收缩,另一方面也保持了我们的体制秩序,选择了良性互动、渐进改革的体制转型,而不是转轨的办法,保证了整个现代秩序建构的稳定性。
4.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认识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一阶段最重要是要防收缩,而不是继续维系经济的高增长。防收缩的核心是高质量发展:一是通过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来实现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二是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总任务;三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在整个防收缩的过程中,要把发展和安全的平衡作为要务,要实现稳中求进和循环资源,解决权利开放的问题。另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制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自我革命,坚持全过程民主、法治与现代化国家,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邢云文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1.历史维度:中国现代化的双重逻辑
不管我们今天如何去讨论所谓现代化的命题,有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必须尊重,那就是: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源起于西方,是从西方人走出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历史语境中出场的,以启蒙运动为引领的思想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的社会革命以及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的工业革命共同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与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与西方的碰撞中开启的。古老的中国在近代遭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被动地卷入了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1840年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就呈现出两条相互联系的历史线索:
一是西方列强不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妄图使中国彻底转变为西方附庸的历史。客观上这是中国不断地“被动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被西方定为主宰的历史过程。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为了控制中国,先后挑起了一系列战争,屡战屡败的中国被迫与西方国家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许多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中国逐步丧失了主权独立,被纳入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中。在外在力量的冲击下,古老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也逐渐解体,艰难地向着现代社会演进。与此同时,西方文化的全面渗透也使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日益丧失了独立性,中国传统文化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被解构。与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在近代遭受的这一“被动现代化”的过程是充满了苦难的,也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因为在以资本逻辑推动的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中,落后国家的命运最终只能是沦为西方附庸。
二是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地反抗,不断地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力图摆脱西方奴役的历史,这是中国人试图在学习西方中“主动现代化”的过程。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遭遇的危机激发了中国人谋求自强的内生动力,近代中国巨大而复杂的社会变革也映射在新旧交替时代的知识分子思想中,他们力图在保持民族独立性的前提下找到一种使中国现代化的合理方案,由此也构成了中国追求现代化进程的不同选择,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寻着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但这些探索最终都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探索没有能够跳出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窠臼”,我们也在力图英国化、美国化、日本化、德国化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
这一问题最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有了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程。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理论武器,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一开始就掌握了理论主动。因为与西方所有的现代化理论不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是以对资本逻辑的彻底批判开路的,这一理论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为人类社会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探索新的文明形态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2.实践维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面对的“三重”问题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也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复杂性。我们要通过现代化解决中国社会“前现代性”的问题,我们要处理现代化进程中本身出现的“现代性”问题,还要面对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后现代性”问题。这三个原本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历时性”问题,以“共时性”的方式出现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因而也使中国现代化呈现更加复杂的面相,带来更加艰巨的挑战。
首先,從“前现代性”的问题来看。近代中国历史以及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的世界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历史经验,那就是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实现现代化,就不能摆脱被人奴役的命运,而且这一历史演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现代化在物质层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可能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体两面的。
其次,从“现代性”问题来看。比如,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紧张,原子式的个人存在对于人和人关系的疏离,现代人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导致人的精神世界的空虚等等。这些作为现代化过程当中的共同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的“阿喀琉斯之踵”,也导致人们对现代化本身的反思。这样的现代化真能够满足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承诺吗?如果不能,那为什么西方现代化会出现“反噬”人的现象呢?实际上,我们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哲学思考和对“资本”的批判中,可以找到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那就是一种以资本逻辑推动的现代化必然会产生所谓的“现代性”问题,现代性问题产生的根源不在于现代化,而在于资本逻辑。因此,人类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现代化道路,走出西方现代化模式带来的这些困境。
最后,从“后现代性”问题来看。也正是在对于诸多“现代性”问题的批判反思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后现代思潮。反物质主义、去中心主义、反对宏大叙事的“元话语”等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主张力图消解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和规范性内容,用随机性、不确定性代替了确定性,以表面化的感性体验代替了深度思考,用怀疑一切的态度代替了真理性的追求。这些问题让现代人在摆脱现代性“控制”的同时,也陷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之中。
正是由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独特性、复杂性,使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甚至比西方式的现代化谋划更加具有世界性意义。这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蕴含着人类现代化进程中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不仅要看到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性”,也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中蕴藏的“时代性”。所谓“中国特色”,从空间参照来看,是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中国特征,从时间维度看,又包含了对后工业时代人类现代化共同問题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3.价值维度:中国式现代化的四个向度
(1)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民至上,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反对西方个人中心主义的现代化。以资本逻辑推动的西方现代化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也是西方现代性问题的总根源。尽管许多西方国家通过高福利政策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社会贫富极化现象,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与此同时,在启蒙运动铺垫的西方文化中,把个人当作“单子”式存在的个人中心主义使得西方现代化缺乏对社会总体的整体性观照,因此也赋予了资本逻辑野蛮行动的文化合法性。正是在这样的现代化语境中,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强调让全体人民都能够享有现代化的福祉,而不是少数人占有多数人的劳动成果。这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占领了道义制高点,是能够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化。
(2)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反对物质中心主义的现代化。“在物质丰饶中的纵欲无度”是西方现代性问题的一个重要表征,对物质财富的贪婪追求侵蚀着人的精神世界,也使人成为物质欲望的奴隶。启蒙思想家所建构的现代性精神世界被现代化本身消解,现代化使人在物质生活进步的同时,在精神生活中却陷入贫穷,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娱乐主义所构筑的社会文化生态引发了-系列社会问题。***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在创造发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精神文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类现代化走出物质中心主义的泥潭提供了选择,因而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化方案。
(3)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掠夺,最终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紧张,是西方现代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把自然当作工具的人类中心主义。在西方现代化哲学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在自然面前具有主宰地位。这种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的立场导致现代化进程实际上变成了一个破坏自然生态的过程。伴随着现代化的高歌猛进,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一步步恶化。环境问题、生态灾难、资源枯竭、气候变暖,这一系列问题使得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既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维一脉相承,更是针对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生态觉悟。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突破了西方文化中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人类中心主义,从而为探索更加符合人类总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4)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进程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野蛮扩张而进行的。西方国家挟现代化先发之优势,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其他国家的大门,把非西方国家和地区转变为殖民地,成为其原料供应和产品输出地,从而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西方现代化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非西方国家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地位在过去是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是赤裸裸的剥削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旧的殖民体系被打破了,民族国家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这些国家被西方控制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在一个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经济秩序中,非西方国家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在西方现代化思想中预设的现代与传统的对立,在现实中转变为西方与东方的对立。这种傲慢的西方中心主义不仅不能使现代化的进步造福人类,反而导致了和平与发展始终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没有对外的扩张和侵略,反而始终强调要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带来的福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承诺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中国贡献,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是符合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所承诺的绝不仅仅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性问题,而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突破的所谓“现代性”问题。正如我们不能脱离开现代化的历史来抽象谈中国式现代化一样,我们也不能脱离开现代性问题的普遍性来谈中国式现代化。我们不仅要讲清楚作为一个历史命题的中国式现代化,更需要讲清楚作为一个时代命题的中国式现代化,由此才能真正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合法性。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现代化普遍规律的重新认识,不仅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由之路,也同样能够成为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必由之路。
(三)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阐释
(秦宣 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本质要求、战略步骤和重要原则进行了理论阐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并围绕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因此,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研究。***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的时候谈到,思政课的本质是要讲道理,既要讲深、讲透,又要讲活,讲深是加强针对性、讲透是加强彻底性、讲活是指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只有把思政课所涉及内容的真理、哲理、学理、道理讲清楚,才能真正地做到铸魂育人,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教学,首先要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即要研究和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开辟、如何推进和拓展。
1.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地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去年習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谈到,是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里面用了两个“新”,即“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文件里面讲的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把“新道路”的“新”去掉了,用的是“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在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要意义时,***总书记指出,我们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来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里又把原来的完成时变成了正在进行时。从党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道路历史进程的认识越来越细致和深入。正因为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里面谈及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用推进和拓展,正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强国进行了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初步阐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通过对国外现代化的考察,提出了中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存在巨大差距。当时我们的现代化还处在低水平的现代化阶段,仅仅只是小康之家,到20世纪末期,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就叫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就已经十分重视走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并着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包括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翻两番等等,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表达。可见,党的二十大报告尊重了历史事实,明确表示我们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当然,推进和拓展不是简单的话语。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对此,我有以下建议:一是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在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去研究。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不仅仅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探索,还要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这一更长的历史中对于现代化探索的历程。二是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历史中去探索,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析,总结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进行的探索。三是把中国式现代化放置在新中国史中进行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它的历史起点是新中国的成立。更准确一点来讲,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逐渐形成的实践探索。四是要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在改革开放史中研究。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也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它的拓展和推进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五是要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研究,要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所取得的成绩对于世界现代化、对人类现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2.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研究不同时期理论探索的成果,尤其是研究***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的观点时,建议主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研究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成果,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进程中总结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所形成的重要认识、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要注重从党的文献、从党的领导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论述中发掘和探究重要论断的历史渊源和思想来源。
二是要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问题的。要从这个角度进行理论梳理,来阐释***总书记提出的新观点和新思想、新论断,同时也要研究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突出性贡献。
三是要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总书记讲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不仅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必然是在同世界现代化的对比研究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因此,必须研究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研究现代化的一般性理论。
四是要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既包括总体性特征,又包含具体性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性特征。而***总书记谈到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等等,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特征。这些特征需要我们在国际对比中、在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中进行深入的阐释。
五是要加强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贡献。要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对于世界现代化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理论贡献,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增强理论自信和自觉,才能够讲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背后的科学指导。此外,要做好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还必须做好基础性研究工作,这个就需要我们广泛地涉猎、了解发展政治学、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以及国外已经出版的关于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专著。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及其发展规律。
3.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经验及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从1840年算起,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从1921年算起,已走过了百年历程。如果从1949年算起,距今也有了七十多年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和经验值得很好地总结。
一是要研究近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所取得的辉煌的成就,可以说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完的历程,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两大奇迹,一个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另一个是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而中国的现代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所以我们不仅要研究总结这一辉煌成绩,还要研究这种成就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谈到新时代十年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史和中华民族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也要拓宽视野,要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中国现代化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以及这种成绩所带来的历史变革和对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在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的里程碑式意义。二要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分别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既有总体目标,也有具体的目标,既有长远的目标,又有近期目标。这些目标需要分解,这些任务需要落实,这些实践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三是要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四是要研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五是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前瞻性的研究,要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环境、研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标准以及应该制定的战略策略,还要研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标准以及具体战略举措,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总之,我们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必须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探索。坚持以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更高质量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术支撑,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目的。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
(一)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
(王炳林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授)
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三次提到伟大建党精神,他指出我们过去十年来的伟大变革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我们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未来我们也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从中国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讲,当前我们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伟力,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砥砺奋进中继续弘扬建党精神,这对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1.伟大建党精神:中国现代化探索由被动转入主动的精神指引
回顾中国的近代史,实现民族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国人不懈追求的伟大梦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对于近代中国而言具体的实践路径就是要追赶世界,即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近代化。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国人对于现代化的追求无疑是被迫和被动的。从学习西方器物的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制度的维新变法,包括孙中山要求建立合众国的理念,都没有从根本上真正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尽管这种被动式的追赶学习在当时起到过一定的促进发展作用,但是都没有解决中国本质的社会性质问题,都没有让中国走向现代化,甚至一度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被动状况。毛泽东对中国人的精神主动问题作出了深刻阐释,1949年9月16日,他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毛泽东揭示的中国人精神上的主動,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人的自立自强和中华文化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个马克思主义恰恰就是我们伟大建党精神当中的坚持真理,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中国人民获得全新的思想武器,具备了主动的精神力量。正是因为我们形成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从此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探索才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完成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过程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等,都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丰富和发展。这些精神支撑着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开始纳入到我们国家发展的规划中来,毛泽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现代化的问题,到后来又出现了四个现代化,直至当前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此过程当中的每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在为了实现不同时期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状况下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形成了大庆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同样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怎样解放思想、怎样开拓创新,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焦点。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形成了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弘扬了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精神。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追求现代化的历史始终是有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支撑的。
2.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伟大建党精神贯穿始终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当中贯穿着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基本特征和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实际上可以将其划分为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板块。从内容上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中贯穿的伟大建党精神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政治引领方面,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思想的引领、组织的引领。并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贯穿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精神。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没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现代化的探索将迷失方向。因此,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灵魂和遵循。其次,从五位一体的角度看,无论是高质量发展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精神因素都至关重要。比如,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特征恰恰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具体化展现。在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总的来讲就是要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共同富裕,自然就是共产党人初心的践行和具体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也特别强调了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在精神世界里,理想信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强调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既包含了文化、心理等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的灵魂和理想信念教育,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当中,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是其核心内容。最后,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角度来看,要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认同我们理论的科学性、道路的正确性、制度的优越性、文化的先进性,要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离不开弘扬中国文化。当前,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焕发出生机活力,本身就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并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离不开共同价值作为思想纽带。从本质上来讲,共同价值应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国际上的一种表达,是蕴含了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和平发展的思想理念。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需要中国独有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导向,而这个价值导向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建党精神。
3.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精神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强大精神动力首先是增强理想信念,要想凝聚一个民族的磅礴力量,离不开方向的引领、信念的推动。理想信念的指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伟大建党精神正是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其次是激发人民的斗争精神。在二十大报告中,斗争精神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无论是伟大建党精神,还是“三个务必”,或是五大原则,都离不开斗争精神。而斗争精神正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当中不怕牺牲、敢于勇于斗争,在今天体现为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力、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这样的精神力量只有紧紧依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够得以凝聚。因此,这种斗争精神也需要以弘扬建党精神作为支撑。最后,伟大建党精神能够汇聚起我们磅礴的民族力量。中华民族有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有这样一种团结奋斗的精神,离不开精神凝聚的作用,只有精神的力量才能具有感召力、号召力,才能汇聚起一个民族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的汇聚也要跟物质利益相结合,要照顾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切勿光靠口号、光靠精神。但更不能没有精神,光靠物质利益。汇聚力量要求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的引领有机结合。
4.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一种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弘扬建党精神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为弘扬建党精神奠定了物质基础,使我们有了进一步的历史自信。
总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研究方面,伟大建党精神就是一条红线。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和拓展
(洪银兴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1.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
党的二十大已经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党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既是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现代化历程,也是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和发展进程。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现代化更是蕴含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围绕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梦想的发展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不断拓展和创新。
(1)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拓展和创新。现代化不仅有中国式,还有西方式。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道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的道路,既要发挥制度优势,又要发挥后发优势。此外,在现代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格局。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即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基于此,他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三步走。当前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现代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具有新特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拓展、需要创新。***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讲到,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要推进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达14亿,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8.3%,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14亿人口的國家整体实现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但是要清醒地看到,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已经达到3万美元以上水平,且这个水平是动态的。到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肯定会有更高的水平,按14亿人口规模计算,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必须要有更高的GDP总量。这意味着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经济持续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
(2)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背景。在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时代背景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二是当前所处的时代由工业文明时代转向生态文明时代;三是信息化进入数字经济阶段。但是也要注意到经济新常态的两个表现:一是潜在的增长要素已经得到了充分释放,如果没有新的要素被动员出来,潜在经济增长率就会有下降的趋势;二是在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下,对外开放获得了全球化的红利,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逆全球化冲击,宽松的开放环境已不复存在。
2.从现代化视域看新发展理念内涵之新拓展
基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现代化之路,必要路径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此创新的现代化道路可称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守正和创新。所谓守正,就是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谓创新,就是要围绕着转向高质量发展来创新发展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由理念到发展道路的转化,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现代化的创新发展之路。进入新发展阶段,创新成为现代化的第一动力。***总书记提出:“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现代化的战略支撑。科技的自立自强,不仅要避免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而且要占领科技和产业的世界制高点。其次要建立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进制造业由大变强,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明确服务业为制造业和农业现代化服务;产业链现代化,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相应地,需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之路。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从现代化角度讲的协调发展就是***总书记指出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中国要后来居上,决定了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四化的并联式就是“四化同步”。按照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补两块短板,一是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由原来的非农产业发展带动“三农”,转向直面“三农”本身的发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成为新阶段“三农”现代化的目标。农业强国的基础是农业从弱势产业变为强势产业,这不仅需要农业科技进步,还需要基于三权分置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二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力求让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整体推进现代化。为此,需要利用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此外,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还要求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
(3)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之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反映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现代化的新要求,其内容主要涉及:一是创新财富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财富观不仅包括物质财富,还包含了生态财富。与新财富观相适应的现代化不仅要谋求物质财富,还要谋求生态财富。二是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我国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现代化,不能走西方式的高投入、高排放的道路,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是能源革命。明确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达标时间都显著快于西方发达国家同等条件下的时间表,“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发展和利用会带动科技和产业的革命性变化。
(4)现代化的开放发展之路。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离不开开放发展。一个国家只有开放才能成为现代化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需要更高质量的开放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需要在开放中获取国际资源和市场,更要获取高端技术。要推进现代化开放之路由政策性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要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参与外循环的竞争优势,不能建立在原来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基础上,例如,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要成为国际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如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的那样,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要统筹开放和国家经济安全。***总书记指出:“应对外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现在的国际风险既要防范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又要防范逆全球化风险和政治风险,要建立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5)现代化的共享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共享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其中,特别提到了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就业是民生之本,需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总书记强调:“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通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此外,二十大报告中还提出了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最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规范财富收入积累机制对于走好现代化的共享发展之路也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也是现代化的一般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转向现代化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武丽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