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过丽亚
家校合作沟通了学生在家和在校的两个生活世界,实现的是教育在时空上的衔接与拓展。如果家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则能形成教育合力,使教育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家校互动存在着地域阻隔、时间差异、载体匮乏等客观制约因素,而网络媒介的应用恰恰可以为家校沟通搭建有效的平台,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能够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家校沟通质量,是新时期影响家校互动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家校沟通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广大中学在家校互动方面存在着渠道单一、方法陈旧、形式大于内容等共性问题。部分学校在硬件设施条件、师资水平、生源水平和学生家庭状况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特殊性,也具有一些个性化问题。
1.社会层面
尽管素质教育理念得到大多数教师和家长的认同,但在实践中仍然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到儿童的分数上来,而社会媒体大肆渲染的考试状元噱头,进一步助长了“分数至上”的片面教育观念。教育主管部门对家校互动也不太重视,没有制定家校互动的实施办法和指导意见,使学校在各自为战中难以获得实际效果。
2.家庭层面
首先,家长参与积极性不高。相关调查表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的人数仅占总数的2.1%。家长常常将学生的各项教育任务委托给学校,对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家访等较为冷淡,且对学校统一召开家长会和举办家长学校的做法较为抵触,认为给他们带来了时间上的不便。其次,家长无法与学校进行有效互动。很多家长无法准确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当学校向家长反馈学生情况、交流一些教育方法时,有的家长会曲解学校的意思,從而造成教师、学生、家长间的隔阂,不利于开展教育。
3.学校层面
首先,以升学竞争为导向的学校教育将关注重点放在学生分数上,对家校互动这种“副业”重视不足。其次,传统家校联系还是以集中式的家长会或报告会居多,学校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呈现单向、整体的特点,家长缺乏表达机会,也得不到对孩子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再次,学校传递的信息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学习情况的需求,难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共鸣,家庭教育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
当前家校互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府相关部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部门对家校互动给予的政策扶持和激励还不足,没有使家校互动制度化,使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在此项工作中缺乏足够动力,将这项工作视为额外的负担或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在家校合作的制度建设问题上,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不完善,尤其在对家长教育责任立法上存在空白。例如,2003 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是参与学校管理,但是并没有对学生家长的教育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和解释。
2.家长教育素质和收入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部分家长教育理念和方法较为落后,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较弱,因此无法与学生、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也常常面对家庭教育无效的困惑。其次,很多家长收入水平较低,整体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孩子全面成长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对学校的家校合作倡议也是有心无力。再次,很多家长对自身和学校的权利义务认识不清,有的推脱教育责任,将学生交给学校后不闻不问;有的过于被动,使家庭教育片面服从学校需要,这都会导致家长在家校互动中出现主体参与度低、积极性较差等现象。
3.学校的家校互动活动质量偏低
学校和教师在家校合作中发挥作用不足,导致活动质量不高,难以收获实际效果,并使家长、教师和学生逐渐失去耐心和信心。一是活动组织不完善,在活动内容、形式和合作深度等方面不能满足家长需求。二是缺乏有效互动,缺少家长发声的制度化渠道,并且对于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反馈不及时,从而打消了家长的积极性。三是缺乏对家长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有效培训。四是学校对此项工作的激励措施不健全,教师认为家校互动的收益较小,徒然增加了工作负担。
4.学生在家校互动中较为消极
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家校互动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反而对家校互动存在畏惧和抵触心理,害怕教师将自己在校的实际情况反映给家长,从而遭到家长的斥责。有的学生甚至指责教师破坏其亲子关系。由于学生是家校互动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他们的消极态度对家校互动的开展造成较大的消极影响。
新时代开展家校互动的有效途径
上述分析表明,当前学校在开展家校互动时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我们需要在新时代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特别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以便在现有条件下推动家校互动深入开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1.政府部门重视用网络技术支持开展家校互动,并给予物质和制度保障
政府部门人员应正确认识网络媒介与时俱进的发展,充分认识到新时代网络环境应用能够为家校合作打造平台、拓宽渠道,促使教师和家长平等高效地交流。因此,政府部门应给予学校专项资金投入,以解决硬件设施和人员经费不足的问题,并结合地方特点打造网络家校互动的制度体系,为学校提供规范化的指导意见,还可以将网络家校互动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评奖评优和职称评定工作中,以保障教师的参与热情。
2.打造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体系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在立足新时代网络环境情境下开展家校互动方面,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
一是建立多媒体融合的网络互动平台。在新的网络环境时代,各媒体之间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态势。学校也应充分发挥 QQ 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博客、微博、短信平台、校讯通、人人通等各种媒介的优势,形成多元互动平台。学校可以在短信平台发布通知和消息,在博客分享教育心得和案例分析,在 QQ 群、微信群进行实时互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人机互动,使家长可以随时有针对性地获取教育信息,通过教育美文的欣赏,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
二是通过培训提升家长媒介素养。家长受到教育经历影响,面对新技术往往望而却步,学校应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培训,既为家长系统学习相关知识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便利,又可以随时解答家长面临的问题。为切实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培训内容应充分征求家长意见。
3.开发移动终端 APP,促进资源共享
学校可以开发移动终端 APP,使教师、学生和家长能够登录移动终端。该 APP 不仅应满足学校信息发布、成绩查询、出勤情况查询、奖惩情况查询等基本需要,还应具有学生自主学习辅助功能,学生可以输入自己的基本情况或者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便可以快速查找到教育资源库中相关学科的微课资源,通过人机互动进行自主学习和查漏补缺。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 APP 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长和进度,达到实时跟踪学生自主学习进度的目的,教师或者家长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学业困难或行为习惯问题,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将开发的移动终端 APP 通过学校的摄像设备连通网络,实时直播班级课堂,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参与课堂讨论。例如初二青春期教育主题班会课,传统教学形式是班主任在讲台上讲,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的特征,然后让学生讨论,谈谈看法。而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可以让家长在手机 APP 或电脑上观看班会直播。家长通过手机 APP 运用文字、语音或视频的形式说说自己青春期时的趣事与困惑,教师挑选有代表意义的经历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起分析。因为家长也是“过来人”,学生肯定有兴趣了解父母的青春期经历,从而消除了学生对青春期难以言说的困惑。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更乐于坦言自己的青春期困惑,在潜移默化中解决青春期情感烦恼,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教师能在亲子之间创造有效的教育时机。
另外,利用网络技术,在手机 APP 上还可以转播学生进饭堂就餐、课间活动、宿舍生活等实况,家长能随时通过 APP 了解孩子生活的情况。家长还可以面对面地与教师、孩子进行三方对话,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同家长足不出户便可以进行家访,取得家校互动的良好效果。
4.家长合理参与家校互动
家长是良好家校互动的重要参与者,家校互动促使家长将社会上对学校教育的一些建议带到学校,避免学校与社会脱轨,并监督学校不断完善。因此,必须保障家长的参与率。网络媒介的介入,可以有效提升家长的参与水平和质量,使他们在家校互动中处于更加平等的地位。此外,家长一方面要明确自身与学校间的权利义务,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既吸收校方的合理建议,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自我提升,不断提高教育素质和媒介素养,以适应新时代网络环境条件下开展家庭教育和家校互动的需要。
5.让学生全程参与其中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在开展网络家校互动时,也不能跳过学生本人而谈教育,而应该吸引他们积极参与互动,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并调动学生智慧为开展教育活动服务。要让新时代网络环境平台成为反映学生心声的舞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表达真实声音,在平等交流中敞开心扉,当他们意识到网络沟通的益处后,就会更加拥护这种教育方式。
区域家校合作平台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无锡将构建新型家校关系作为学校教育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搭建了无锡网上家长学堂,以云服务跨平台模式,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不同终端同步使用。
平台集家庭教育内容资源、直播工具、线上班级、沟通交流、专家互动等功能于一体,包括音频直播、视频直播、调查问卷、互动问答、笔记上传、签到、留言、打卡、提醒等功能。从2018年9月以来,无锡网上家长学堂累计听课人数约450万,评论数超过120万条,发放调查问卷50余次。无锡网上家长学堂汇聚了多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从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出发,研发了涵盖健康安全、性格习惯、兴趣爱好、学习方法、人际关系和情绪情感六大主题的课程,形成了系统化的直播讲座内容。
无锡网上家长学堂将信息技术与家庭教育相融合,提供整套基于问题的家庭教育指导解决方案和基于数据分析的家长学习报告。网上家长学堂符合新一代家长的学习特点,通过专业的课程、便捷的互动和强大的功能等服务,有效地解决家长们的不同需求。同时,平台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学习内容、互动记录等数据,又能够对家长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荐。这样,教育局或学校通过掌握家长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数据,也可以更加有效和精准地开展德育工作。通过网上家长学堂,无锡的家长开始从“旁观者”转变为教育的“参与者”,教师也从“指挥者”转变为家长的“同盟者”,有力地助推着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
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的有效开展,是全员育人工作的实际需求,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是具有很好效果的教育形式。通过网络媒体的使用,学校、家长、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行交流和协商,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此外,新时代网络环境的应用还有广泛的空间有待挖掘,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将在家校互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黄河清. 马恒懿. 家校合作价值论新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
申江婴. 新时代网络环境傳播推动时代转变[J].科普研究,2011(Z2): 29-32.
刘翠兰. 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06(20): 13-16.
霍国强. 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困境及其归因[J]. 现代教育科学,2014(4): 14-15.
苏雷. 网络条件下家校互动对德育教育的影响[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