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郑明达
区域性学科研修活动一般由区域内学科教研员牵头,借用一定场所,安排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讲座等学科性研修活动,人数在几十人到一百人左右,每学期安排1~2次。如何提高这项常规性研修活动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程实施质量,一直是活动组织者在不断思考并力求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活动的组织,我们认为,活动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动参与程度,因此,提高活动质量的策略之一就是要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调动参与教师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很重要的是活动的设计。
听课:带着设计听课
听课,是区域性学科研修活动中最常见的活动形式之一,也是教师认为最有价值的教研活动。不少教师认为从听课中能学到一些可直接利用的教学经验与技巧,因此,提高听课活动的效率无疑是学科集中研修活动的重要环节。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听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带着自己的设计走进课堂,通过对比、反思来提高这一活动的效率。通过不断反思与探索,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活动设计方案。下面从听课准备和上课准备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听课准备:集体课前设计
听课准备,是指参加活动的教师在正式听课前需要做的准备,这是提高听课活动效果的重要一环。在设计活动方式上,我们经历了从集体到个体再到集体的发展过程。在活动之初,我们要求各校教研组在听课前提供一份教学设计,后来发现,这项活动并不能让每个教师做出认真的思考,多数由教研组长或由教研组长指定人员完成后大家集体共享,没有达到通过集体共同研究来确定设计的效果。为此,我们改变了活动设计形式,在听课前,由每位听课者当场书写教学设计。这样每位教师通过近一个小时的思考与书写,就可以带着自己的教学设计走进课堂听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听课质量,同时也为后续的评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几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当场书写的教学设计质量普遍不高,这可能源于时间较短、思考不深。为此,我们又重新调整设计,再次回到集体提前设计中来,强调每位教师必须参与且熟悉教学设计,并做好上课准备。这样,教师必须对教学设计深入研究,同时也为抽签上课做好了准备。
2.上课准备:多课型、多方法、适度超前
上课准备是指上示范课、研讨课的执教教师的准备,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创新设计。
一是开课由单一到多样。这有两层含义,第一,课型由新授课调整为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多种课型,一次活动根据实际需要有意安排两种课型。第二,实施同课异构,一个内容由不同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授课,一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另一方面进行学习效果的对比,进而研究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师的基本执教能力。
二是课的进度由正常到超前。原来安排活动时,一般根据教学自然进度安排教学内容。为了能让更多的教师获得更大的收益,我们选择将教学内容适当超前。这样活动后,教师在执教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更好地实践,提高活动的效益。
三是上课人员由指定到指定与抽签相结合。指定上课执教人员是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抽签确定执教人员,是为了充分调动活动者的深度参与。
评课:强调对比与反思、交流与共享、理解与升华
评课是听课的延续。在早期的活动设计中,我们一般请部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对执教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点,再由学科教研员进行综合评价,大多数教师只是被动地听,效果不好。为此,我们对活动方式进行了重新设计,侧重于三个环节,即听课教师个别评价、分小组交流与汇总评价、集体点评。强调听课人员在个别评价中对比与反思,在小组评价中交流与共享,在集体点评中理解与升华。
1.在个别评价中对比与反思
听课结束后,执教教师首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对执教过程的反思,再由听课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与反思,主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执教教师哪些方面做得好?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执教者的设计有什么区别?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将对比与反思的结果形成书面材料,一方面可提高教师对课堂的评价与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小组交流与共享做好准备。
2.在小组评价中交流与共享
我们根据参加活动教师的数量,一般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通过交流与讨论来形成小组意见。为确保小组活动的效果,一方面要明确小组负责人,组织好小组内的讨论;另一方面,将讨论过程形成书面记录,为集体点评做好准备。为保证共享的效果,要求小组成员达成共识,每位教师都有可能在集体点评中发言,而不仅是小组组长。这样可以从制度层面,保证活动的效果。另外,还可将一些问题分散在各个小组中,让小组成员结合听课情况进行专题讨论,形成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从而提升活动的价值。如前一次活动中,将教师分成五个小组,设计了五个专题,要求小组结合学习内容讨论:如何设计有效的情境?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如何设计分层次练习?如何设计并落实过程性评价?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当然,问题的设计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做适当调整。
3.在集体点评中理解与升华
以往的集体点评活动一般由学科教研员或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唱主角,我们调整了这一环节设计。点评人员由各小组推荐或分小组随机确定发言人员,这样对每位参加活动的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参与者,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执教者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熟悉和理解小组的讨论意见,才能更好地完成点评任务。同时,学科教研员也要善于从各小组的发言中,结合执教者的授课情况,进行引领性点评,从而提高教师对课堂的认知程度,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
讲座:由被动到主动
区域性学科研修活动中的讲座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专家和权威的引领性、指导性讲座,如教学理念、技术原理、操作策略等;另一类是学科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的问题解决式讲座。对于第一类讲座,我们鼓励教师主动参与,通过与讲座专家交流、提问等方式提高参与讲座活动的效率;对于第二类讲座,我们从问题来源和活动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
1.问题来源:由主讲人自由确定改为自下而上征集问题后确定
影响讲座活动的效率之一是研讨什么样的问题。以往问题一般由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与了解确定。这样的问题,有些是教师所关心的,但有些与一线教师的期望难免存在距离,这自然会影响活动效果。为此,我在活动前一个月,主动向参与活动教师征集研讨的问题,让讲座涉及的问题通过自下而上的顺序确定,从而能更好地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在问题征集时,首先列举出主讲人认为可以交流的问题供教师选择。其次,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比较关心的问题。这样,通过问题征集活动,使讲座与研讨更有针对性。
2.活动形式:变被动听为主动参与式研讨
问题确定后,我们会在活动前半个月向全体教师公布研讨的问题,让各位教师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同时,还布置一些学校有侧重地研讨其中的1~2个问题,并做好交流准备。这样,讲座的形式发生了较大改变,由教师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式研讨。主讲人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可以与教师交换意见,提高对问题研讨的深度与广度。实践证明,这样安排活动的效果较好,尤其是对于操作层面问题的解决,有不少教师提出了较好的方法。如教师在资料收集与评价上也提出了一些好的方法,如屏幕录像收集信息、评价中强化“三个一”的要求(一个优点、一点不足、一条建议),使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工作能更好地落实。
参考文献
[1]范谊.区域性学科集体备课的规划与实施[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7-8).
[2]卢丽虹.英国职业院校听课和评课制度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6(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