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李 爽
(上海杉达学院管理学院,上海 201207)
关于民办高校兴建产业园区的思考
——以上海市为例
李 爽
(上海杉达学院管理学院,上海 201207)
以上海市民办高校为例,提出了在民办高校兴建产业园区的设想和策略。概述了民办高校和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在民办高校兴建产业园区的必要性、可行性;从找准定位、利用优势、调动资源等方面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民办高校;大学产业园区;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民办教育兴起的30年,国家对民办高校也一直执行“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政策。民办高校的出现一方面弥补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公办院校培养的空白,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质量欠佳、学生素质不高、办学经费不足、缺乏社会认可等等。综合来看,民办高校总体发展情况良好,已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民办高校,即民办高等学校,是指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依照国家和本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高等学校的设置标准,面向社会举办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学校或实施高等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至2010年7月,上海民办高校已达21所,占全市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校学生9.58万人,占全市本、专科在校生的18.6%。如下表1所示,其中已经被国家批准成为专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14所,本科层次的高校7所,除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两所学校以外其他5所属于普通高校下属的独立学院,即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带有公办民助的性质。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
民办高校虽然在师资力量、教学科研水平上与国家的一类、二类大学相比还有差距,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差距正在慢慢地缩小。
表1 上海市2010年民办高校名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要求大学不仅仅具有教育功能,而且还要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大学产业园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费雷德里克·特曼教授创建的斯坦福研究园,标志着这种现代大学为社会服务新模式的问世,其随后很快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硅谷”,大学产业园区也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创办了波士顿128号公路两侧高科技产业区内70%的科技企业;剑桥大学与邻近城市彼得伯格连接成长达48公里的“高技术走廊”,被誉为“剑桥现象”等,大学产业园区从而使世界一流大学以多种形式服务社会,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并直接催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国的大学产业园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功能不断演进而产生的,是在高校科研体制改革、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大学产业园区,又称为大学科技园,一般是指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体为依托,利用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它是高校技术创新的基地、高科技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的基地。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共有9所公办高校的产业园区通过认定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电力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这些兴办园区的高校均为公办院校。
我国现有的大学产业园区都是由公办院校主导兴办的,还没有民办高校进行尝试,但是,民办高校兴办产业园区是非常必要的。
现有大学产业园区的定位一般都是以所依托的重点高校专业优势为依据,多集中在高科技产业,如上海交通大学产业园区就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光机电一体化、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而缺乏与现代服务业及延伸产业相关的定位,而这恰与民办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可以达成共识。
产业园区的管理需要相应的机构和公司进行运作,可以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便于学生在毕业后与工作岗位的更好衔接,同时,可以通过考评机制,在实习的学生中择优选拔留用,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另外,民办高校的一些学生也会选择在毕业后进行创业,缺乏经验和阅历的大学生在社会中创业成功的几率很低,而产业园区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孵化平台,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为他们的创业提供扶持。
目前,我国很多民办高校已经意识到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也在采取一些措施加以改善,如上海市的杉达学院、建桥学院、东海学院、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和中侨职业技术学院6所民办院校与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5所公办高校就通过签订对口合作协议书,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学科发展等多方面进行资源共享。上海杉达学院也多次与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培养教师队伍。但是,师资队伍的培养不只局限于学历的提高,还应增强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将理论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反哺课堂,提高教学水平,产业园区的兴办就为教师的实践提供了平台。
民办高校办学的难点很大程度是集中在办学资金困难,经费来源单一。维持学校运转的主要开支主要依靠学生所缴纳的学杂费,即“以学养学”。一旦出现生源不足,计划中的后续投资难以兑现,学校承担的风险就会加重。而民办高校要向银行贷款也存在诸多困难,从现实情况来看,民办高校能获得国家拨款、社会捐赠或银行贷款的机会极少。另外,由于生源质量问题,民办高校的平均收费水平一般比普通高校稍高。而我国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民办高校不享受学校收益权和财产所有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育投资者的积极性,堵塞了民办高校融资的渠道。产业园区的兴办可以为民办高校办学开拓一条新的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产养学,学以促产”的良性循环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兴办产业园区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是很必要的,但民办高校本身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再办好产业园区就更加具有难度,根据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大学产业园区的建设经验和民办大学自身的特点,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现有高校产业园区的定位多集中在高科技产业,民办高校要在这些产业园区中差异化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民办高校的科研水平比较低,特别是高科技产业方面的成果微乎其微,走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路肯定行不通。因此,我们的定位就要选择社会最紧缺的同时也是民办高校优势的产业加以介入。另外,可以从民办高校产业延伸的领域入手,让产业园区也起到为民办高校相关工作服务的作用,比如,上海杉达学院很多同学在大学期间就参加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参加培训和考试有时难免要耽误正常的学业,既不利于同学的学习也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如果在产业园区引入正规的驾校资源,可以将驾驶培训作为学校公共选修课让学生自行选择,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和学校的难题,也给民办高校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出路。
民办高校跟公办高校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办学主体和体制结构的不同,虽然民办高校在资金来源上不及公办高校,规模较小,资历尚也不够,但是,民办高校在管理效率上要优于公办高校,因为民办采用公司式的管理模式。通过对我国现存的产业园区的分析了解,我国目前存在的公办高校产业园区虽然大多都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公司进行运营管理,但由于历史原因,多数都属于政府主导、大学主办型,主要以国家和政府给与的优惠政策和投资支持为依托,经营权和所有权没有完全分离,在实际中往往停留于事业单位的运行模式,效率不高,对入驻企业的配套服务不够完善;而民办高校在管理上的优势恰好可以弥补这个问题。我们也应该走出产业园区应该是大学直接进入经济领域,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甚至直接对一个经济区域实施管理的误区。
现在,我们大多数高校产业园区过分强调产业园“为大学的师生提供创业服务,为原有的校办企业通过改制和重组进入科技园提供条件”,较少或忽视吸引国内外企业入园或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合作,以致造成目前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多为校内企业的局面,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民办高校产业园区应建成以大学为依托的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科技园,必须建立起一个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环境。
总之,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兴办自己的产业园区,非常必要,而且可行。由于民办高校有其特殊性,其产业园区的建设必须从自身情况出发,找准定位、利用优势、调动资源、走出一条独特的差异化的道路。民办高校产业园区将会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产业园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公办院校产业园区的补充。让我们憧憬未来,期待着民办高校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
[1]丁云龙,关士续.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认知理路[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151):43-52.
[2]李成坤.民办高校发展的若干思考[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19(6):68-70.
[3]李林,曹文华.中国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5):143 -148.
[4]薛菲,魏志耕.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2):182-185.
[5]阳剑兰,马军.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J].科学与管理,2005,25(3):38-40.
[6]曾建国,陈光.浅议大学与科技园的关系[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5):31-38.
[7]张璐,张雯,秦淑真.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之道[J].网络财富,2010(8):19-21.
[8]朱佳生.当前上海民办高校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1999(7):39-41.
(责任编辑周江川)
G648.7
A
1007-7111(2011)01-0064-03
2010-11-30
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09017)
李爽(1983—),女,硕士,研究方向:房地产经营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