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艰难的突围:大学生“内卷”的多重效应*

时间:2024-05-04

杨秀芹 徐叶莹 汪 宇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扩张使得教育不平等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公平的改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维持不平等(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简称EMI)”,高等教育内部的不平衡仍然十分明显,竞争依然十分激烈。一方面,高校之间的差距较大,较高层次的大学更容易获得人才、经费和政策资源的支持,使得高校之间的差距因叠加效应而不断拉大,高校之间的竞争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另一方面,高校之间的竞争会呈现内部传递,使得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将进一步增强并更加公开化。高校的层次越高,入学机会等外部不均衡化程度越大,这种不平衡会在一定程度上扩散和蔓延,学生以竞争来实现发展诉求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群体之间的竞争也让他们意识到获得成功越来越难,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只要有示范效应出现,竞争就会变得身不由己,“内卷”逐渐成为这种竞争状态的标签,由此带来的现状是:考研、考公分数线越来越高,学生就业学历门槛越来越高,课程论文的字数越来越多,志愿活动的时间越来越长,四、六级考试的分数也被卷成了“麻花”,甚至是什么时候入党、参加什么学生组织、申报什么项目,大家的步调惊人相似,而且生怕掉队……显然,“内卷”已然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常态。“内卷”意味着竞争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混”大学的状况,但就学生自身而言,“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的盲目竞争心态和行为也加剧了“内卷”形势和内耗。故此,本文梳理了“内卷”的词源和教育领域的表征,试图通过“参与状态”“竞争程度”和“边际效率”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内卷”的根源、结构和特征,厘清“内卷”泛化下存在的积极、消极多重效应,从而合理引导大学生的理性竞争状态。

一、何来“内卷”:大学生内卷的渊源

“内卷”(Involution)最开始是康德用以区分人类进化中的不同过程,认为内卷是在“演化”(Evolution)基础之上充分进化,并达到某种稳定状态后仍使自身不断复杂的过程。“内卷”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在我国的迅速传播则要归功于历史学家黄宗智,他将“内卷”应用于我国小农经济的研究,并认为内卷化是“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而目前在学术界和公共领域随处可见的“内卷”实际上是“内卷”从农业经济领域破壁后的助推结果,最初用于“市场内卷”,而后外溢到教育领域形成“教育内卷”并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和时代共鸣。之所以在大学生群体被很快推广是因为大学生之间竞争、努力是校园常态,他们迫切地需要通过努力来获得未来更大回报。当这种努力变为同质化地服务于“超过同伴”这一目标时,当努力并不必然会带来预期回报时,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会变成缺乏规则下的无序竞争,进而带来时间和精力的无效或低效投入,这种“努力无效”逐渐成为“内卷”推波助澜的社会心理基础。在这种心理因素的驱动下,任何“努力”的局内人会通过“内卷”的归因实现压力的释放,任何“努力”的局外人会通过“内卷”的归因来释放“躺平”的内疚,这种应用很快被泛化为万物皆可“卷”。

“内卷”被泛化使用的原因是多元的。首先,大学生“内卷”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映射。当前社会处于经济转型的结构性失衡状态,社会市场的劳动力需求与大学生的素质供给错位,出现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直观体验是“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越来越难了”,这种就业不确定性的冲击会引发学生群体焦虑和不安,寄希望于不断积累自身优势以便在自己就业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出现“因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并陷入一种精力消耗的死循环。其次,大学生“内卷”源于竞争从单一向多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大学生“划水”也能顺利毕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竞争”也逐渐成为大学生的常态。在高中阶段,能考入理想的大学是竞争的唯一目标,学生全身心投入可以称之为“努力”“奋斗”,但是到了大学阶段,大家对成功、优秀的要求越来越多元,既要在学业成绩上足够优秀,又要在科研竞赛、社团活动中获得奖项,既要赢得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赞赏,又要获得任课老师的肯定,而每条道路上都有比之更努力、更优秀的人存在,因此,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得不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更加努力,他们也从而会发现在任何一条路径上,“努力-收益比”在下降,从而出现心理困境形成累积效应,呈现“内卷”的现状。最后,大学生“内卷”还源于大学生竞争模式的路径依赖。大学教育质量观长期受到“象牙塔”精神和传统文化中科举制度的束缚,过分注重以数量化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已经形成的“思维意识”的路径依赖会让他们不自觉地进入高度一体化的竞争,只有超越同辈才能争取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正是“内卷”思维最大的特点,即为了超越而竞争。学生在超越与被超越的裹挟中陷入无底线式的竞争,考试成绩、社团活动、工作就业、出国考级、入党争优……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愿望,也会因为“内卷”的无为消耗而丧失未来奋斗的动机。如果“内卷”可以让学生产生竞争的动力,帮助他们尽早做好生涯规划,具备“竞争意识”,这是值得推及的“内卷”;而如果大学生的竞争变成了无意义的消耗,变成盲目、被动、毫无准备的卷入,这会带来大学生时间、精力的无效投入,会极大瓦解大学生的斗志。如果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被“卷”得没有了斗志,这必然会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内卷”的三个关键指标来厘清其多重效用,进而帮助大学生理解什么是“内卷”?什么时候应该“卷”?什么时候不应该“卷”?如何去应对逃无可逃的“内卷”?厘清上述问题才能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努力和竞争方式。

二、如何“内卷”:大学生内卷的表征

厘清大学生“内卷”产生的根源离不开三个关键词:竞争、主动与有效。大学生“内卷”的很重要特征是“竞争”,而用以区分内卷与否的是竞争强度,有限适度的竞争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业和成长;第二个特征是否“主动”,大学生合理竞争和公平竞争的边界在于其是否“主动”选择,正如罗尔斯正义理论中强调的自我优先性的体现是“主体的目的来源于自我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参与”,如果参与意义不大,但不参与的成本又很高,必然会迫使学生参与其中;第三个特征是否“有效”,这里强调的是竞争结果,如黄宗智所言的“没有发展”的数量繁荣,只会让大学生在有限的资源上互相倾轧,努力投入却呈现边际效率递减。因此,综合以上三个特征,对大学生“内卷”的厘清不是不要竞争,而是不要高强度、被动、无效率的竞争。为了更好地区分“内卷”与否,本文以“参与状态”“竞争程度”和“边际效率”为参照变量,选择了象限分析法来划分“内卷”的边界,以此分析大学生“内卷”的表征(图1)。

图1 大学生竞争的象限分析图

(一)优势主义

图1所示的四个象限中,第一象限中的大学生竞争的参与状态主动,竞争的程度比较平缓,竞争的边际效率较高,只要付出保持优势的努力就可以实现预期目标,暂名“优势主义”。处于“优势主义”状态下的大学生在总体上积极向上,学生只要付出努力,其回报就会比较显著,因而是比较舒适的竞争状态。但同时“优势主义”又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受到情境和条件变化的影响。如果环境、条件发生变化,转入较强的竞争状态,一部分群体“主动”理解并参与竞争,就会转变为“奋斗主义”,也会因为“投机分子”的存在使竞争在较小的空间内倾轧,从而出现“剧场效应”,引发学生“内卷”。而另一部分群体已经习惯了与世无争的状态,无法接受情势和条件的变化,可能会使原有的主动状态转为回避状态,从而呈现“躺平主义”。因此,这部分大学生口中的“内卷”是一种“酸葡萄主义”。

这一部分群体的特征是,有积极向上的内驱力,熟悉规则并善于利用规则,且彼此之间存在反复博弈,能有效实现信息对称,这促使他们结合现有环境对自身进行理性分析和深入思考,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和布局大学生涯及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在多重发展渠道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进行最优选择,并且在参与过程中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性。为了保持自己的相对优势,他们会“理性谨慎”地选择要求低、分数高的课程,钻研教师的喜好并在课堂上表现出教师希望看到的形象;参与各类学生活动并同时承担多项事务和职责;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功利性交友,由于高年级学生对考评规则、相关经验更了解,因此这类群体往往会与高年级学生保持密切良好的关系,而与同级学生群体间形成高度竞争的紧张关系。虽然这类群体不稳定,但也会在学生群体中具有正向引领作用,其对学习参与的主动性和预期回报能够积极影响周围群体。

(二)奋斗主义

在第二象限中的大学生竞争的参与状态主动,竞争程度比较激烈,竞争的边际效率较高,表明大学生愿意主动参与竞争,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我发展,是大学生应有的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状态,暂名“奋斗主义”。处于“奋斗主义”状态的大学生适应并主动参与竞争,且能够在竞争中实现自我,且学习投入的边际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属于“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靠才华”,这部分群体是社会创新的主流,能积极进取,也会有较高的回报。持“奋斗主义”的大学生因为优势明显,可以有效地避免陷入“内卷”的旋涡,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渲染或者放大不竞争的后果,在客观上助推了大学生“内卷”行为的发生,这部分大学生口中的“内卷”更接近于“凡尔赛主义”。

这一部分群体的特征是,他们处于学校竞争规则的优势位置,“卷”或者“不卷”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影响,他们习惯于激烈的竞争状态和获得回报的优越感,因此,会不自觉变为竞争倾向的驱动者。他们一般具有较为成熟的生涯规划和较强的抗压能力,不太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敢于直面竞争并发起竞争,也能够在竞争中占取优势地位,因而容易产生积极的内循环。虽然会产生暂时焦虑和迷茫的状态,可以退回到“优势主义”状态进行自我调节,但是内心向上的驱动也会很快帮助其调整状态,更加注重对知识本身的追求和对自身兴趣的挖掘,更加激发出其竞争意识,坚定朝向预设目标而努力,专注于自身发展。在专业学习中,他们对知识本身具有较高的热情和兴趣,能够遵从本心选择感兴趣或难度较大但适合个体生涯发展的课程,注重自我认知能力的建构和内在修养的潜心塑造;在课外能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寻求自身发展增量。因此,这部分群体具有很强的个体特征,也会引领周围群体学习保持毅力、持久性,并且能够与他人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突破内卷化重围走向良性竞争的“榜样力量”。

(三)内卷

第三象限中的大学生竞争的参与状态被动,竞争程度激烈,且边际效率下降到零或者为负,表明大学生的竞争是防御式的低水平重复投入,竞争的边际效率降低,乃至最终没有任何参与者获益,这就是真正的“内卷”。处于“内卷”状态的大学生因为退出成本高,从而导致参与竞争状态的被动卷入;由于“规则”的不明确,参与主体会选择“自主地”放大公认的规则(提交作业会比不提交更容易获得老师认可,5000字的课程论文会比3000字的课程论文更容易赢得老师的积分奖励),从而导致付出的回报越来越小,更有甚至为零或者负数(考虑投入成本),演变为“低层次的复杂化”;而因为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客观存在,竞争的程度愈演愈烈,获得比较优势越来越难。又因为参与状态的被动、竞争的高强度和预期回报的不确定性带来大学生心理困境的累积效应,使学生主观上想逃避,但客观上又不得不被裹挟,这部分大学生口中的“内卷”近乎是一种“写实主义”。

这一部分群体的特征是,受到激烈竞争环境影响较大但是属于被迫或者“被自愿”参与,这类群体往往缺乏生涯规划,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准备状态不充分,学习动机较弱。他们虽不满于“内卷化”倾向的环境和现状,但面对群体裹挟以及对自身不自信又不甘于平庸的心态,在焦虑驱动下就会被卷入这场非理性竞争。

学生群体普遍囿于固化的评价体系,陷入“绩点”“综测”的陷阱,高年级学生通过实践获得高分的“捷径”成为他们盲目跟风的理由,他们甚至根本不了解相关活动的意义与作用,试图利用充实的假象来掩盖自己的迷茫与焦虑。由于缺乏内在驱动力,这类大学生在学习卷入和活动参与时往往试图通过数量换质量来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当每个人都这样做的时候,预期目标可能很难实现,或者必须付之新一轮的投入才能够获得,因此大量的投入转变为“沉默成本”,大量的投入成为“无效投入”,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就学生个体而言,由于对原有竞争模式的依赖无形中会强化当前拘泥于“绩点排名”的狭隘发展轨道,既不能拥有较高的“努力-收益比”,也难以尝试新路径,导致身心俱疲且一无所得,陷入个体发展的僵局,如同掉进沼泽,越努力会陷地越深,这种被卷入行为既是一种对现行制度的无奈默认,也是缺乏自我反思的无谓进取。

(四)躺平主义

第四象限中的大学生不主动、不竞争、无效率,是一种典型的“躺平主义”。处于“躺平主义”状态的大学生的心境是“我不满意但又不想努力”,他们拒绝竞争,放弃回报,停留在自我麻醉的舒适区,但是很显然,这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大学生学习的状态。而在实际中,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严进宽出,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给自己贴上“佛系”的标签,不争不抢,无欲无求,最后也能顺利毕业,而这一部分群体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而被挤压,因此,“躺平主义”的空间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政策导向而越来越小。为避免其陷入“内卷”的状态,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势的判断和对竞争的理解逐渐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过渡到“优势主义”,进而向“奋斗主义”推进。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内卷”是一种“自我麻醉主义”,他们用反“内卷”来对抗自己躺平的内疚。

这一部分群体的特征是,受竞争环境影响小且参与程度低,无论是学习或活动参与都处于一种消极状态,并且十分抗拒外界竞争环境。“躺平主义”又可以分成“主动躺平”和“被动躺平”两种类型,前者是个体行为的主动选择,这类群体在家庭资本和社会资本上已经占据优势地位,父母对其期望不高,因此他们无意卷入竞争环境获取校内的优势资源,参与程度也较低。后者是在面对外部环境压力下所表现出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是对于“内卷”状态的消极应对,也是由于既有价值的崩坏而丧失前进动力的“被动虚无主义”的生存方式。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容错度”有限,呈现“单通道”的向上竞争体制,缺少相应的退出或转换保障机制,一旦学生错过发展的关键节点,就可能会丧失某些机会或发展受到限制,从而使学生无奈选择“躺平”。此外,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的评价过于频繁,容易导致学习者产生挫败感,会逐渐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安全范围内,丧失学习动机和对自我提升的追求,是一种介于主动和被动之间的“躺平”,他们的行为和心态转变为对竞争激烈现状的不满,以消极放任的态度面对学业和社交活动。

三、“卷”或“不卷”:大学生内卷的应对策略

“内卷”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及无限放大,一方面让公众能充分地了解大学生内部激烈竞争的现状,认识到“内卷”会让大学生在竞争中成功压倒成长,促使在外部条件和政策上做出调整,能够及时引导大学生的竞争模式和导向,避免高投入低回报的“内卷”。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泛“内卷”化的倾向,把“工作量大”“内部竞争”等都等同于“内卷”,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不努力投入寻找道德慰藉,借以停留在自己舒适的区域。且如上文的分析,大学生竞争的状态不是封闭的,可通过主体与资源配置进行相应的动态调整。因此既不能简单将“内卷”等同于“进化论”,也不可认定其为完全无意义的自我复制。

(一)“内卷”的积极进化 :奋斗主义

如前文所述,虽然大学生群体在竞争中有不同的样态,但是每个群体都存在将“内卷”推而广之的理由,这也是为什么“内卷”被泛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在现实条件下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坐落于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在“内卷”和“奋斗主义”来回徘徊,也就是说两者的边界是模糊不清的,都覆盖“内卷”的部分内涵。一方面,“奋斗主义”的大学生乐于竞争、推动竞争,需要通过竞争来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未来发展的合理无知,很容易被裹挟卷入竞争,很明显后者是一种被动的状态,缺少竞争的目标,因而学习准备和学习动机都较弱,是“内卷”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内卷”的积极进化就是要形成大学生要“卷”的群体激励,并在制度和规范上助推“内卷”朝向“奋斗主义”。

1.大学生要“卷”的群体激励

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成长”和“人际交往”的双重困境中,尤其是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心理适应性普遍较差,缺乏主体性和主体意识,尚不能获得对自我发展的认知定位,即便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也往往出现动力缺乏、行动滞后的情况。因此,一定程度的竞争和紧张状态是保持学习张力的重要手段,紧张激烈的竞争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竞争意识,推动其走出舒适圈,促使学生效仿同辈学习经历,在“卷”入过程逐渐探索自我发展路径。开始的复制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也能够使他们在既定空间和时间域中为后期找寻和实现目标奠定能力基础、拓展发展空间,不仅能够快速获得成长,同时也是一种“试误”的学习体验。此外,激烈的竞争环境也能够提升群体的积极参与程度,强化同伴效应,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

2.大学生要“卷”的制度规范

大学生“内卷”的一部分原因来源于“一刀切”的评价标准,使大学生真正的优势没有办法在竞争中变现,而现行的考核指标又会导致高投入低产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体会到学生被“内卷”的无奈。因此,为避免学生竞争行为朝向“内卷”发展,一方面要增加和丰富“竞争标的”的供给,以减少“精英指标”的竞争价值;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状态,减少对量化指标的倚重,关注对学生的定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采取标准和常模参照相结合的评价范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和应用能力,防止出现以数量补质量的现象。这样也可以鼓励大学生多元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均值”的提升,缩小学生发展之间的“标准差”。除此之外,涉及到微观层次的分项的竞争,建议教师限定规则,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质量,譬如,课程论文,建议教师限定字数上限,避免学生在字数上互相“内卷”;评优评先关注论文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避免学生陷入“论文锦标赛”,以粗制滥造的论文数量来博取优势;关注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证书的炫技……

3.大学生要“卷”的主体意识

从历史逻辑上讲,只要高等教育中有筛选,一定有竞争,一定会带来“内卷”,这种“内卷”的氛围就是高等教育工具性价值的外溢效应,况且“内卷”已经体现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国外的很多顶尖高校已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过程,越是一流的大学,“内卷”的氛围就越强烈,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只录取不到5%的申请者,名校的博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学求职,等等。因此,大学生要意识到激烈竞争带来的“内卷”氛围不可回避,“内卷”的泛化会淹没竞争带来的“实质创新”。需要引导学生对不同层次的竞争形成合理的认知,在竞争全方位的包裹下,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个体的发展自觉,进而厘清自己的发展目标,针对此目标制定合理的生涯规划,从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视角有针对性的选择“卷”与否,既然要“卷”,何不“奋斗”?

(二)“内卷”的消极规避:努力无效

之所以大学生言必谈“内卷”,主要在于“内卷”的目标不是为了发展和创新,只是实现相对优势,超过“同伴”,实际上是竞争的无序和非理性状态下的表现,这种相对优势最终变成“内向演化”,最终模糊了努力的边界。

1.“内卷”状态下的危机传导效应

“内卷”会带来个体与组织双重效率低下。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由于学校所提供的优质资源是稀缺的,学生为了获得资源就会不断增加投入,而如果每个人都如此操作,就意味着个体就要不断的投入来保持优势,从而带来“努力-收益比”的下降,即边际收益递减,逐渐形成了“内卷”的环境。对于高校而言,学校因为资源配置和评价体系的问题带来大学生群体的过度竞争,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致使学生本该用于发展其个体其他能力和兴趣特长的时间用在毫无意义的“精细化”产出上,从而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内卷”会导致人际关系上的“零和博弈”。所谓“零和博弈”,也称作非合作博弈,是指在一个团体内,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故博弈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在高校的各类竞赛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获利,其余竞争者陪跑,因此存在个体之间的竞争关系,譬如评奖评优、保研资格等;在许多团体项目比赛或者竞赛中,需要个体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然而评比活动往往在同级之间开展,学生在合作时就会产生心理动摇,对同伴产生不信任心理,并期望了解对方的选择,通过获取其他参与者的信息和行动进而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从而会导致人际关系上的“零和博弈”,给团队合作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也不利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关系的培养。

“内卷”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舍本逐末”。由于奖学金、绩点、各种证书成为标志“优秀”学生的硬性指标,忽略了个性发展和对于知识的真正热爱与追求,学生对于知识本身的兴趣和追求与学习功利性目标之间产生巨大割裂。因此长期的“内卷”会促使学生受到功利心态的驱使,过于注重外在评价和短期的物质奖励,难以坚守本心,忽略知识本身的学习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2.大学生跳出“内卷”的应对策略

构建共同体中心的学习环境,达成“协商合作”的正和博弈。以共同体为中心的环境对学生学习十分重要,尤其是群体在相互学习过程中对于学习标准的不断改进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这个共同体可以是班级、学校,包含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与之相联系的成员。在以共同体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和管理者在培养方式上由外部注入模式转向互动互助角色,拉近师生、生生群体的空间距离,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由于优质资源稀缺性所造成的竞争弊端,积极营造合作博弈的环境,形成团体合力和内聚力,促进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最终实现共同体的合作共赢。扩大发展外延,鼓励学生分流发展。 大学生“内卷”现象之所以引发社会争议不断甚至遭至诟病,关键在于这一“内卷”评价导向催生出高度一体化竞争模式。面对学校评价的单一目标导向,大学生群体只能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以争取群体中的相对优势位置,造成在“卷”环境中加剧“内卷”的恶性循环。因此,学校的政策引导和评价方案要开放、多元,引导学生多元创新发展,要走出既有“舒适圈”,勇于试错和创新,即便“内卷”瓶颈依旧存在,身处“内卷”中心的大学生也能够从其他渠道寻求自身禀赋与外部增量空间。

①剧场效应是指由于个体成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引发其他成员效仿而导致集体秩序失衡,整体利益受损的现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