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耀荣
摘 要:2017年5月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举办了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主题为“培养创新人才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与会代表或发表见解,或介绍经验。引起与会代表共鸣的一些观点是:培养创新人才,大学形态要创新,教学要创新,管理要创新;应用型大学要面向地方,依托行业,植根企业;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与通识能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协同创新。
关键词:粤台;高教论坛;创新人才
2017年5月22-23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举行。此次论坛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和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并由台湾公立科技大学校院协会、台湾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协办。广东省教育厅和省台办作为论坛指导单位。
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自2005年起,已举办了十一届,效果显著,成绩斐然。论坛的宗旨是建立海峡两岸高等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和模式,提升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水平,借鉴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和经验,推动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近年来,论坛的重点逐步由以学术交流为主转入学术交流与教育多方面合作并重,尤其是推动教师培训、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已成为粤台两地教育交流合作的品牌项目。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培养创新人才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主要议题包括:国内外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和模式;两岸高校创新发展的模式;两岸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粤台高校深化合作创新发展的政策和路径;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能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人才应具备的关键能力等。
来自台湾师范大学、中州科技大学、文藻外语大学及台湾高等教育学会、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等22所台湾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9名校长及专家代表,同广东省60余所高校230多名代表共同参加论坛。两岸代表共提供61篇交流论文。作为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中的一项活动,2017年“高校创新电子综合素养技能邀请赛”同期举行,邀请赛分高校组、中职组,来自中国广东、江西、黑龙江、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的学校电子电机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比赛。
5月23日,论坛举行了开幕式和专题研讨。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维廷,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校长徐建华,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暨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叶宏灯分别致词。论坛开幕式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刘惠坚主持。国台办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湘伟等相关同志出席会议。
王创充分肯定了论坛取得的成效。他表示,经过多次交流互访,双方已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培育了深厚的友谊。两地教育各有特点和优势,互补性强。广东省教育厅将继续积极推动粤台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各自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落实论坛合作建议,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与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签订了粤台技职教育合作联盟成立备忘录,为推进粤台职业教育合作建立了长效机制。广东、台湾两地分别有20多所学校互相签署了合作协议。
台湾代表团团长、佛光大学总校长、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荣誉董事长杨朝祥,华南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彭新一分别作了题为“大学创新、教学创新、人才创新”“应用型大学办学探索与思考”的主旨演讲。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校长吴坚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春旭、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建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曾峥分别作了题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实践中求创新,创新中求发展——中山火炬职院承载华南职教产学研合作实验基地的思考”“‘镇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高水平应用型理工科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发言,给与会者带来了启迪与思考。下午设两个分论坛,两岸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一)关于合作发展问题
杨朝祥认为,大学创新是历史的必然,从古希腊大学、古印度大学、古中国太学,到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再到当代各国的大学无一不在改革创新,大学思潮的丰富性和变革的多样性,推动大学创新发展。他指出,當前大学出现多种“异化”现象。“异化”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本质的偏离、背离甚至否定的趋势和倾向。大学“异化”表现在:重研究轻教学,重学术轻专业;重视教师的教学,轻视学生的学习成就;重视当前校内的学习,轻视学生未来的发展;重视制式化的教学,轻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轻视学生的品格陶塑;重视量化的办学指标,轻视质性的教学改善;重视有形的硬件建设,轻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他提出大学形态创新的多种模式:社区大学——与地方链结;无校园大学——与网络链结;无疆界大学(Minerva University)——与世界链结;创业孵化大学——与未来链结;产业大学——与产业链结;社会企业大学——与社会链结。他提出大学教学创新多元化:自我学习;翻转教育;个性化(客制化)教学;网络、数字教学;创新、创业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缩写PBL);基于解决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缩写PBL);职业现场的学习;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他提出创新人才的多元化:具有创意、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跨领域人才;具有自我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为此,要推动大学全球化:学生的全球化、教师的全球化、课程的全球化、研究的全球化、人才培育的全球化、产出品质的全球化。相应的对策是:教学、研究的全球化;海外学习、海外招生;设立海外分校、卫星校园;远距离教学、研究;建立国际联盟、合作办学;数字学习、网络教学;参照国际指标、世界评比。
彭新一阐述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大学是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教育理念:大学要搭建一流的综合育人“舞台”,积极创建优质教育资源,高起点建校、高标准办学;选配一流的高水平师资并使之成为“导演”,把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聚焦素质教育和专长培养,尊重学生个人发展,发展学生职业能力,让学生在“舞台”上演绎精彩。他介绍了该校的做法:一是面向地方,瞄准区域产业发展,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围绕珠三角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进行学科专业布局,推进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二是依托行业,将专业建设的根扎在行业的土壤里,提升专业发展生命力。学校突出地方性和行业性,将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抓住包括南方电网公司在内的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依托电力行业资源成立电气工程学院。三是植根企业,与企业协同育人。与中兴通讯公司深度合作,创办中兴通信工程学院。四是强调实践,以“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练就应用型人才培养“真功夫”。2014年启动了“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搭建“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习实训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无缝对接,更好地服务师生。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工程”,开创性地提出了“个人拓展计划”概念,专门设置“专长拓展模块”,用15个学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吴坚强作题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发言。他介绍了本校的做法: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校政行企共建育人平台、共建专业,管理学院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联合举办CIMA班,计算机学院与中兴通信共建NC通信综合系统实训项目。引入国家专业标准,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引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中华工程教育学会(IEET)的专业认证,解决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保障和质量持续改进问题。打造“一院一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学院“项目+工作室”模式,经贸学院和管理学院“跨专业综合实训”模式,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研项目+社会调查”模式,材料与食品学院“一体化、多阶段、阶梯式”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机电学院“校内外一体化实习实训体系”,计算机学院“产学研一体化、订单式”模式,“三电”学院“2+2联合培养”模式。创立校政行企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孵化模式,理念是“立足专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体系是“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措施是“建设创新训练、创业见习、创业体验、创业孵化四类实践基地”。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王春旭以《学院在“项目+工作室”模式实践中求创新 创新中求发展》为题发言。该校特点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探索院园融合“火炬模式”。学院组建了以学院、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及其区属十大总公司三方参与的董事会,管委会主任兼董事长,学院主要领导兼副董事长,十大总公司负责人兼董事,集聚开发园区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学院对接区属总公司、教学系对接工业园区、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的合作关系。2011年,合作三方共建了12万平方米的生产性实训校区。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了10个研究机构,10个教师工作室。与金晖(中山)金属制造公司共建“金晖工作室”,成功研发了自动化水磨机,并获得专利授权。二是以园区为立足点,创新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发展模式。高职院校在聚合多方资源,促进技术市场化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第一,高职院校具有“在地优势”,有利于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充分聚合资源,促进技术市场化。2015年,大陆高职院校约51%分布在二、三线城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且多为当地最高学府,成为区域产学研资源聚集的载体。第二,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技术转化为商品的有力保障。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承载着科学与工程技术开发的主要责任,但是应用技术转化及技术应用环节主体缺位,应用型本科院校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产学研合作的技术转化过程,由于技术转化人才的短缺,使研究成果停留在中试环节。高职院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供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三,高职院校的包容性、开放性为资源聚集提供了可能。高职院校与当地产业共生共荣,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使学校获得无尽的生机活力。这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重要条件。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吴建新以《“镇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为题作了发言。该校基于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依托学校重点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与专业镇(区)政府、企业、行业合作,以镇区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有效整合政府行政资源、行业信息资源、企业生产资源、校内教学科研资源,在专业镇产业园区创建多所产业学院。依托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与南区政府合作共建南区电梯学院;依托灯饰设计与工艺专业,与古镇镇政府合作共建古镇灯饰学院;依托服装设计专业,与沙溪镇政府合作共建沙溪纺织服装学院;依托营销与策划专业,与小榄镇政府合作共建小榄学院。产业学院建设紧紧抓住专业镇“一镇一品”的产业特色,将教育资源、办学空间延伸至镇(区),将专业办到产业园区,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术研发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在企业门口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并提供多种服务。镇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为加快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打造灯饰、家电等千亿元级,家具、五金制品、纺织服装等百亿元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向“营销中心、技术中心、创意中心”等高端延伸,发挥了积极作用。产业学院探索在校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产业学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重大决策,保证办学方向,坚守立德树人宗旨;董事会指导、评议、监督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改革等重大事项。行业、企业参与产业学院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等重大事项决策,建立起人才共育、专业共建、师资共培、实习就业共推、共同创新、资源共享的“六共”协同育人机制、专业共建机制、人才共育机制、师资共培机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