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毛智++文雅
摘要:为了提高当代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高校教育一直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很多研究高等教育体制的学者,逐渐关注到高校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方面的内容。本文结合高校英语教师发展中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相关内容,对高校英语教育中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应用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对高校英语教学有一些启发。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高校英语教师;研究探讨
一、前言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教师的专业化特征愈加明显,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教师的专业具有其独特性,和其他专业工作相比,教师要非常了解其工作对象的知识内容,即学科知识;也要对如何教学操作有深刻的认知,即教学知识。教师的专业性重点体现在其需要应用科学操作的知识,去对学科知识实施操作,教学知识和学科知识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英语教学当中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并且进行协同式发展。上世纪70年代末,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开始注重学科教学知识概念,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的提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舒尔曼在1986年,针对美国的教师考核制度存在缺陷的这个现象,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概念,期望对美国教育体制进行有效的纠正。他认为,当时美国对教师在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两部分的考评制度不完善。在学科知识方面的考核形式往往是通过纸笔测验的成绩,最终考核测出的仅仅是教师对这些事实的记忆程度,而对教师在教学知识方面的考核,仅仅是考核教师准备的课堂教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管理等实际内容,不能体现学科的特点。教师考核制度中既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知识的考核,同时也要重视学科知识方面的内容。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应当包含学科知识内容和具体教学方面的知识。舒尔曼定义的学科教学知识,包括了教师对受教者的了解,相关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以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内容的教学是如何进行有效组织来适应学生的素质基础和学习能力。学科教学知识应当与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给教师提供讲解相关课题方面的内容的科学方法。
三、学科教学知识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舒尔曼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研究,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学科教学知识是一种将教师和学科理论专业人士进行区分的专业知识,与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领域有区别的理论体系。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要求,改变了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教师仅需加强学科知识水平的错误认知,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既要求掌握他们所要传授给学生的学科相关知识,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方法,将之视为一门艺术。从学科教学知识的视角看待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础
教育学界一直对教师在专业领域具备的知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教育家舒尔曼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十分具体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并且教育学界也不断在探索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的衡量标准,希望以此推进教师自主提高专业水准,充分体现教师专业属性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因此学科教学知識正符合要求教师应当具备的相应知识,而且是能明确将学科专家和教师进行区分的一类知识。
(二)学科教学知识为理解教师专业知识提供了新视角
学科教学知识和一般教学的学科知识领域有着较大的差别。学科教学知识不是简单的综合学科、课程、评价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它属于独立的知识结构体系。舒尔曼等教育学家分离了混合的教学知识内容,仅是对指导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实践具体方面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高校教师可以直接运用学科教学知识于指导的教学实践中,为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打下理论基础。
(三)学科教学知识直接影响专业化进程中教师自我的发展
英语教学知识是教学中的各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要求英语教师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将多方面的学科知识、课程知识、评价制度、教学方法等灵活地进行有机的整合。在进行知识整合的过程中,会无形地融入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特征、专业素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对于所授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授课习惯,并会被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所影响。可见学科教学知识不是教师被动接受而形成的,而是教师主观的知识体系构建组合而形成的,因此这个过程是一个创造、创新的过程,也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
四、现代高校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特征
(一)跨越语际的特征
虽然在国内,汉语学习和英语学习皆为语言教学的重点内容,但两者有根本性的差别。汉语毕竟是属于母语,国内学生从小时开始学习,会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自然地完成语言规则的整体建构;而英语的学习是建立在母语语言系统的基础之上,因此英语学习的本质是语言规则跨语际进行重新的建构,并且这种语言规则的重构过程无形中必然会受到母语规则习惯的影响。语言学研究中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语言迁移”,认为这种跨语际的影响是由于学习的语种和学习主体已经学会的语种之间在语言规则上存在相似点和差别。语言学研究学者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母语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无法避免母语中介的迁移性,因为母语学习的长期习惯的作用会成为学习新语言的重要基础。”语言学习中的迁移分为正向的迁移和反向的迁移:正向的迁移可以有利于学语言知识技能的迁移;反向的语言迁移,会不自觉地出现错误或者违背其他语种的语言规则的形式。语言迁移现象会在英语学习中有明显的作用,使得英语学习具有和母语学习之间的跨语际特征。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汉语和英语的跨语际学习特征,在音标、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避免由于语种差异导致的反向的语言迁移而尽量发挥两个语种之间的正方向的迁移关系,充分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二)跨文化交际特征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多个语种的交际中突出的是深度的跨文化特征。马克思认为语言对人类而言是思想的体现,语言既能反映文化的深刻内涵,又构建人类去感知文化的模式;马林洛夫斯基认为语言就是精神文化的一个部分。思想家、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深入探讨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也十分深刻,欧洲的跨文化交际学和语言学,都十分注重对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特征的研究。学生会感受到通过英语进行交流时出现语言障碍的浅层次原因是由于发音、词汇、语法规则方面的知识没有掌握,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东西方在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不同的价值观、思维习惯等文化方面的因素可能使得学生在社交中难以灵活转换。因此,学习一种语言最重要的是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社会文化。高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应当包含对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异同的认知,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以及跨文化的交流能力。endprint
(三)跨多学科特征
语言的形成是由于人类对精神、心理、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很多现象的反应,因此语言学习可以借助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种学科来构建学习的体系。这也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深度和层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语言作为一项交流工具,高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需要满足社会对语言交际人才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当今中国向国际开放的社会体系下对英语提出了更为多样的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跨学科特征,不仅仅是表现在语言规则方法方面,还有语言的内容和使用的功能性方面,在社会多元化的应用需求下,探索和其他学科应用的交叉点和拓展的空间,在跨学科的灵活应用实践中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外语人才。
(四)多元整合特征
对知识的整合是學科教学知识的基本目标和要求。高校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要注意将知识进行整合,以突出高校英语教育的特征。第一,高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要包含对多元的文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处理模式,从而减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语言、文化、学科思维的种种障碍,促进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文化理解交际能力、跨学科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第二,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应当注意英语教学的跨语际特征,跨文化交际特征以及跨学科特征,发挥高校英语教师在汉英两种语言,以及语言代表的文化,以及交叉学科方面的转换和对比能力的优势,将这些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第三,高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要结合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经验以及教师自身的价值判断和专业认知,引导并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语言整合应用能力。语言表达方式是多元化的,并且由于语境的多样,会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整合也会由于教师的个性特征和风格特点而表现出情境性、差异性以及多元性。
五、高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现状
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其他的专业授课教师的工作性质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英语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具有沟通工具和交际技能的应用性特征,也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现象,因此不能仅以一门学科的视角来研究英语教学的特征。作为英语专业教师必须对本学科涵盖的内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和认识,还要具备较高使用英语的能力,更要懂得科学的英语授课方法。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掌握全面的学科教学知识,并体现语言教学的特征,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与其他专业的教师相比也有相当大的特殊性。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现状,和教育家舒尔曼理论要求的“学科教学知识”标准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一)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没有有机整合
高校的英语教师的学历来看,进行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是英语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少数教师接受了专业的教育理论培训或者教学实习。由于高校对教师进行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培训都是独立进行的,一般由两个机构实施学科知识思维和教育知识理论的组织培训,这两种培训将两种理论进行明显的界定,并没有进行有机的灵活整合,更没有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学习参考。这些教学理论的独立发展,形成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的具体细分,而且没有关于英语教学的专业方法进行实践性的指导。很多英语教师并非英语专业师范生出身,缺乏全面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他们专注于语言学的科研工作,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并没有多大的热情,这种明显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分离现象,使得我国“分离式”高校教学体制的教学质量存在相当大问题和弊端,没有将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往往造成高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教学方法没有注重英语学科知识的深层次内涵
很多英语教师的英语科研仅仅是局限在狭义的英语语言应用方面的内容,比如英语语言学、英语翻译、英语文章书写等,他们的英语教学能力提高也仅仅追求在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多数是从事公共英语方面的教学,总是单纯地将以语言应用技巧这些语言表面向学生进行传授,在进行考核也基本是以发音、词汇、语法作为主要的考核内容,但是英语作为文化载体,其包涵的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这些内容并没有很好向学生进行教授,学生难以达到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带动语言水平和能力提高的目的。
六、构建英语特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体系
(一)对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进行整合
提高高校英语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水平,需要在进行入职前培训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知识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培训过程中有效贯彻学科教学知识理念。可以邀请师范院校的教学理论专家和专业的英语教学机构协同合作,一起进行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并通过成功的教学案例体现英语语言教学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整体性。将传统的内容单一的教育课程,如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教学方法这些具体的学科内容,以及英语专业教学的特征,进行新的有机整合,构建英语教育课程的科学模式,以提高高校英语教师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教师自我提升学科教学知识水平
学科教学知识需要高校英语教师主动进行自我提升,鼓励英语教师积极参加高校英语教育、教育调查、培训等多种活动,结合真实的案例和教学情境提高其自身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高校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往往受到教学情境等因素的影响,为教师搭建经验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或者接收教学过程学生反馈的渠道,主动进行学科教学知识体系的调整,以适应英语教学的实践需要。
(三)成立英语教师入职前专业培训机构
结合当前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水平的现状,针对入职前培训制度的缺陷,学校可以采取成立英语教师专业培训机构的措施,搭建一个帮助高校教师实现提升学科教学知识水平的平台。英语教师专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分享学科教学知识的相关经验,教学资源和成果,通过实际的案例进行学科教学知识应用的指导,以启发高校教师自主进行研究和实践,不断创新和改进相应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促进高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实际应用效果的提高。
七、结束语
现代高等教育体制下,教师的专业化特征十分明显。针对当前高校教育中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没有实现有机整合,高校英语中教学方法没有注重学科知识的深层次内涵,高校英语教师入职培训缺乏专业特点这些现状,本文提出了对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进行整合的有效方法,鼓励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知识方面的自我提升,并成立相应的英语教师入职前专业培训机构这些方法。高校教育一直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结合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将高校英语教学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并加强学科教学知识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2]周先进.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是什么[J].天中学刊,2008(3).
[3]吕朝阳.后现代课程观下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J].物理通报,2007(11).
[4]吕朝阳.后现代课程观对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评论,2009(1).
[5]孙彩平,蒋海晖.知识的道德意义——兼论学科教学中道德意义的挖掘[J].中小学德育,2012(10).
[6]孙彩平,王惠颖.全面发展与深层发展——让学科教学成为文化与意义的获得过程[J].人民教育,2013(23).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8]邹晓玲.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J].高等建筑教育,2010,(3):25-27.
(责任编辑黄佳锐)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