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赵蕃诗法与高校诗词创作教学研究

时间:2024-05-04

王晶晶

摘要:高校文学类专业设有诗歌创作课程,高校诗歌创作课程如何指导学生“创作”,值得研究。南宋诗人赵蕃诗名远播,学问文章影响深远,在诗歌创作上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创作方法和规律。其诗法主要有“学问本深基,学诗重神似;端养以炼气,自然阔波澜;炼文可达辞,以诗来为学;穷而能后工,穷而未必工;参禅与悟诗,活法自结融”几个方面。赵蕃诗法契合当下高校诗歌创作课程教学。

关键词:赵蕃诗法; 诗词创作; 研究

诗歌创作课程是高校文学类专业的基础课,高校诗歌创作课程应该落实到指导学生诗歌“创作”上。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古典诗歌創作苦于不知如何入门。南宋诗人赵蕃在诗歌创作上有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创作方法和规律,其诗法理论广为流传,虽不以师者自居,然诗名远播,学问文章影响深远,慕名学诗者获益良多。赵蕃的诗学观念和诗学倾向对当今高校诗歌创作教学有所启示,值得学诗者参考和借鉴。

一、赵蕃与赵蕃诗法

南宋诗人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自号晏叟,本郑州人,南渡后,居江西玉山,学者称为章泉先生。赵蕃与当时文人学者书笺往复,多以诗代,援笔立成,不甚经意,闲远自得,浩歌长吟,有风浴咏归之风。黄宗羲《宋元学案》中“故是时(乾淳间)学道而工诗者惟先生(按,指赵蕃)”[1](卷59),赞扬赵蕃诗歌以及创作技巧。《宋诗话考》中提到“案昔人不言蕃有《诗法》,魏庆之《诗人玉屑》引其语甚多,但不言有《诗法》。惟蔡正孙《诗林广记》论王维《南山遣兴》诗中‘水穷云起一联与杜甫《江亭》诗‘水流云在一联,谓出赵章泉《诗法》。案章泉《诗法诗》,见《诗人玉屑》。是否章泉别有《诗法》之著,不可考知,姑志于此也。”[2](第215页)可见赵蕃是有诗法的,虽然已经不可考证,不过从其创作来看,诗法散录在其诗歌以及当时和后来的文人笔记中。

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五十九《文节赵章泉先生蕃》记载:“先生(赵蕃)最谦退,不敢以师道自居。晚而诸儒雕谢,惟先生归然无恙,门人负笈从之者益多,则勉以师友之源流。理宗即位,于时先生书祠官之考三十有一,朝臣争荐。”[1]赵宰《章泉赵先生墓表》曰:“厥初,诸老先生师友渊源,有以系学者之望,天下学者翕然而景从之。闽、湘、江、浙,师道并建,凡异时孔、孟之所传,周、程、张、邵之所讲,思之益精,语之益详,炳然斯文,万世攸赖。比年天不憖遗,诸老沦谢,文献之家,典刑之彦,岿然独存,犹有以系学者之望者,章泉先生一人而已。故先生虽退然不敢以师道自任,而天下学者凡有一介之善,片文只字之长皆裹粮负笈,就正函丈。其限以地、屈于力而不能至者,诗筒书函,左右旁午,往往以一酬酢为荣。及先生之殁,而文献典刑尽矣,后生晩进欲求师友之益,而伥伥然无所之矣,可不为大哀乎!”[3](第300册,第319页)可见,南宋时期,赵蕃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慕名而来的学诗者,赵蕃与当时学者亦师亦友,讲授诗法,以系学者之望,且有所成。

二、诗法与诗歌创作

从有诗起,诗歌的创作渐渐从无法到有诗法,对诗法的关注和研究到宋代更盛。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诗法》中记载姜夔言:“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4](卷1,第13页)诗法是诗人诗学思想的重点表述,为初学作诗者提供具体的学诗、创作的门径,研究诗法能够了解诗人的诗学观念和诗学倾向性,并可为学诗者提供参考、借鉴。

诗歌创作课程在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名称,但是各个高校的人文学科都会涉及这一块的知识。如何将诗歌创作落地,高校学生应如何入手呢?针对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储备,可以借鉴赵蕃诗法。赵蕃诗法主要有“学问本深基,学诗重神似;端养以炼气,自然阔波澜;炼文可达辞,以诗来为学;穷而能后工,穷而未必工;参禅与悟诗,活法自结融”等几个方面。

(一)学问本深基,学诗重神似

宋诗学流行“物感”一说,认为作诗须有“江山之助”。宋代诗人较为看重大自然对人格的陶冶和诗情激发,认为自然的馈赠能够增进创作者的学识经验。赵蕃《题沈弟所作短轴》“作诗政欲江山助,老矣东西南北人”[5](卷37)中描述亲近自然,遍涉山水能够让诗人获得创作灵感。其在《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中感叹“万里江山助,千年苏李师”。[5](卷10)赵蕃本人也有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描摹自然山水,记录行域奇闻,抒发羁旅情感,这些诗歌的创作得益于山水风景的帮助。那么,读书与江山之助,哪一个更有利于诗歌创作呢?赵蕃提出“江山真末助,学问本深基”(《读旧诗作》[5]卷12),认为在作诗上,读万卷书为根本,行万里路为枝末。

大自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历代文人都从中汲取无数营养,获得灵感。赵蕃《呈陆严州五首》载:“江山不因人,何以相发挥。人而非江山,兴亦无所归。” [5](卷1)他认为,没有一定的学问修养,再美的江山也不过是物而也,没有感情,谈不上作诗,更谈不上学问。赵蕃在《二十日同官相约过水乡蕃雨中先至偶成二诗》中就描述了这种情况:“约客客来至,寻诗诗偶生。秋如惊柳色,雨未改荷声。渺渺江湖趣,悠悠鸥鹭盟。意虽能浩荡,笔乃欠纵横。”[5](卷7)诗人寻诗,置身秋日雨荷的自然美景之中,可惜心中纵有无限浩荡的翰墨情思,下笔捕捉自然旨趣时也难免觉得力有不逮。当学诗者不断积累学问文章,饱览群书,汲取营养之后,山不只是山,水也不只是水,山水景色再也不仅仅只是物象,而是能承载诗人感情,镀上了文化印记,言诗人之志的物,“辞”方可达“意”。赵蕃《辰阳待岳祠之命舟发武陵回寄从游诸公》中“洪文学问方筑基,基成可保无倾欹”[5](卷5)也阐释了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根基不扎实,高楼大厦就随时会有倾覆的可能,夯实了根基,做足了学问,方可一步步进入诗歌殿堂。学诗的第一步就是要大量熟读前人的作品。“若欲波澜阔,规模须放弘”(《赵章泉谓规模既大波澜自阔》)[4](卷1),赵蕃告之后学,文人的学术功底是作诗的基石。饱读前人优秀作品,博览群书,从中汲取营养,夯实根基,“壮时根本先培固,老去波澜重卷收”(《赠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识》[5]卷13)才能根深叶茂,放弘规模,源浚流长。endprint

宋人作诗论诗均不离“学古”二字,赵蕃特别注意这一规律,在师法黄庭坚打好学问根基的同时,提出了模仿的标准“神似”。结合其诗论观之,他认为学诗首先应该模仿,效法前人,师法古人,理性继承前人的诗学主张;其次,学诗并非仅限于纯粹模仿某一诗派的诗风,而是将自然旨趣融入诗中,重“神似”胜于“形似”,博采众家之长,将转益多师与自成一家巧妙结合。赵蕃提出:“似耶不似耶?学诗者不可以不辨。”[4](卷1)即要求学诗者领会其中精妙,通变性地传承前人之精髓,启创作之灵感,得作诗之要妙,以求得更大突破。

高校学生若学诗,也要遵循“学问本深基,学诗重神似”。打好基础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好诗作为范本,选择优秀的诗歌进行广泛阅读。接下来就是要模仿,历代学者甚为关注文艺发展中的模仿与创造,继承与革新的关系。然后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用心体悟。也就是说,既要学究古制,借鉴前人,注重创作规则,又要脱离模仿,革故鼎新,出奇制胜,达到神似的境界。

(二)端养以炼气,自然阔波澜

“养”是保护修养的意思,“气”与人的精神密不可分,是诗歌的本体,是作诗的本源。“养气”对于诗人而言极为重要,是作诗的基本途径、原则和方法。学诗与学道有相似之处,二者的关系是宋人关注的命题,如赵蕃在《论诗寄硕父五首》中就对诗道关系进行如下阐述:“学诗如学道,先须养其气。植苗无它术,务在除荒秽。滔滔江汉流,源从滥觞至。要作千里行,无为半涂滞。”[5](卷4)这个“道”字,实际上是指顺应自然、了悟生死之理的人生观,是一种任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自然真率的人格理想。这不僅是学诗者对自身的人格旨趣的培养,更是保持神思敏捷,注重内在修养的体现。

《赵章泉诗法》记载:“或问诗法于晏叟,因以五十六字答之云:‘问诗端合如何作?待欲学耶毋用学。今一秃翁曾总角,学竟无方作无略。欲从鄙律恐坐缚,力若不加还病弱。眼前草树聊渠若,子结成阴花自落。”[4](卷1)

有人向赵蕃请教如何作诗,其归结了两点:一是不要刻意去使用什么方法和技巧,注重积累,如孩童到老翁,顺应自然;二是说作诗的方法很多,如果都遵循创作方法和原则,力若不加有可能事与愿违,得不偿失,不如自悟自解,落地生根,方可成诗。作诗的规律与参禅悟道相同,认为诗是天地元气的体现,是文章精华的结晶,是人格精神的显现。诗道融合,写出好诗的第一步就是要端养炼气,这是作诗的根本,是诗人的修养。如同植苗,要循序渐进,积小成大,培育内在修养,不可拔苗助长,急功近利;要根除荒秽,浚源疏流,才能高逸清远,养成浩然正气。赵蕃主张“作诗匪雕琢,气质先忠厚”[5](《挽宋柳州绶》卷1),“气质忠厚”的表现就是作诗要浑然天成,顺应自然,不可过分的雕章伤气,注重内在气质的修养,注重人格旨趣的培养,诗歌才能援笔立成,不经意而平淡有趣。

魏庆之《诗人玉屑》记载了一则《赵章泉谓规模既大波澜自阔》:“赣川曾文清公题吴郡所刊东莱吕居仁公诗后语云:‘诗卷熟读,治择工夫已胜,而波澜尚未阔;欲波澜之阔,须令规模宏放,以涵养吾气而后可,规模既大,波澜自阔;少加治择,功已倍于古矣。蕃尝苦人来问诗,答之费辞,一日阅东莱诗,以此语为四十字,异日有来问者,当誊以示之云:‘若欲波澜阔,规模须放弘。端由吾气养,匪自历阶升。勿漫工夫觅,况于治择能!斯言谁语汝,吕昔告于曾。” [4](卷1)

赵蕃诗名远播,常常有人来向他讨教作诗的方法,其苦于反复回答较费口舌。一日赵蕃阅读吕本中教诲曾几的话,把这话写成四十字的论诗诗,异日又有来问诗的人,便抄录给他们。“端由吾气养”指从自身的修养练气开始,加强人文底蕴,重视文学修为,倡言忠节,高扬心灵,重视人本,崇尚理性。气质忠厚,胸怀博大,人格高尚,知善恶美丑,明辨是非真伪,这个“气”是有着高尚人格与理想道德之气,如此基础夯实了,之后的创作才能谋划全篇,波澜壮阔、气势如虹。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养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内在修养,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品格,明辨是非,陶冶情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学习生活中,注重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注重积累,合理取舍,科学利用。这样,才能提升诗歌气质品味,摒弃私心杂念和执拗偏见,对诗材的选择和运用就会更恰当准确,达到“匪自历阶升”的效果。

(三)炼文可达辞,以诗来为学

宋代理学盛行,“以学为诗”。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与诗歌特征, “以学为诗” 多指以学问、以前人故事、典故入诗。宋代大部分诗人认为这是诗之正脉。学问与诗歌创作是否有关系呢?赵蕃在《呈邢叔三首》中梳理了诗与学问的关系:“问学本日用,文章先达辞。从兹得夷步,不复困多歧。”[5](卷7)并在承接宋人论诗和江西诗派诗法的同时,提出了与“以学为诗”不一样的观点,那就是“以诗为学”。清人潘德兴《养一斋诗话》中记载:

刘梦得“瀼西春水縠纹生”句,晏同叔谓作生熟之“生”解乃健。予思之不得其义,殆宋人炼字之法,力求峭健,多拗曲而不明,并以此忖度唐贤欤?赵昌父谓“古人以学为诗,今人以诗为学”。炼字之法传,即“以诗为学”之一端也。[6](卷1)

何谓“以诗为学”?这与宋人普遍认同的“以学为诗”是有区别的。“以诗为学”即用诗歌的形式来阐述学术观点。诗之所以作为一种艺术的实践而称之为学,其在艺术实践上有一种可以积累、可以学习的共性,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种规律越来越多地得到理论的体认和阐述,“以诗为学”更强调的是把作诗当成做学问,不断摸索,还要不断总结和反思,找出一定的规律和经验。赵蕃说“智凿空奇字,天成在达辞”[5](《读旧诗作》卷12),要想诗歌的语言达到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就必须千锤百炼。从炼意、炼句到炼字,炼到炉火纯青,方能下笔有神。否则,学诗就会陷入到“青衿诗学为,白发步乃却。茫茫悟中入,了了难边觉”[5](《呈尤运使袤延之五首》卷1)的尴尬境地。通过“炼”,模仿前人的作品,慢慢可将前人艰辛创作积累而成的技巧化为己有。endprint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首先要在具备基础储备的条件下进行诗歌创作。初学作诗可以模仿,通过不断模仿与对比熟悉作诗技巧。要注重“炼”,要神似,要继承,又要学会通变。也就是说,创作之前注意收集整理,潜心钻研,弄清命题旨趣、揣摩造句用语,然后是熟读成诵,体味其中的神理气韵、声音节奏,将技巧化为直觉,诗境与自然之境达成共识,以诗为学,炼文达辞,最终作诗才能自成一家。

(四)穷而能后工,穷而未必工

“穷而后工”作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命题,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曾被广泛应用。穷主要指诗人多不得意,生活坎坷,由此产生的焦虑愤懑、抑郁不平的各种情感体验,尤其是政治苦闷。

纵观赵蕃的一生安于贫苦,疾病缠身常常处于“穷”的状态。赵蕃曾在诗中多次论证穷与工的关系,如:“君不见少陵一生穷到死,亦有诗能驱瘧鬼”[5](《呈齐之二首》卷5);“愦闷长凭酒,穷愁更有诗”[5](《寓舍遭雨漏甚》卷10); “何能辛苦叹人穷,况复经行觅句工”[5](《次韵李子永见贻》卷15)。赵蕃认为“穷”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促使诗“工”的,但“穷”是不是一定能“工”呢?其在《近乏笔托二张求之于市殊不堪也作长句以资一笑》中更进一步进行阐述:“诗老作诗穷欲死,序诗乃得欧阳氏。序言人穷诗乃工,此语不疑如信史。少陵流落白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是知造物恶镌鑱,故遣饥寒被其体。嗟我少小不解事,失身偶落翰墨里。年来百念已灰灭,只有宿心犹在此。后来不作诸老亡,冥行恐堕涧谷底。……” [7](卷上)

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赵蕃认为“穷”未必“工”。首先赵蕃自身长期处于“穷”的状态,也曾调侃“诗成资遣闷,文就返招穷”[5](《冬日杂兴》卷11),但却常常自谦认为其诗并不“工”,如“我诗不工空自欺,天意岂欲警戒之”[5](《二日晚得少空偶阅杜集无何坠火焚者数叶谨成》卷5);其次赵蕃认为诗欲“工”并不一定非要“穷”,“工”的途径有很多,如“诗忽来堕我侧,句法沈稳字亦工”[5](《次韵徐审知寄赠古句》卷5),加强诗歌技巧,如句法的锤炼等也能使诗歌“工”,“穷”并不一定是“工”的唯一途径。

赵蕃认为学诗不必执着于“穷而后工”,“工”的途径多种,诗法的奥妙需不断探索,所以赵蕃提出“文字何关达与穷,怅君一尉已龙钟”[8](《阎伯善以孟东野集见惠二首》之一卷4)。赵蕃认为“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诗歌“工”,但诗工有很多途径。对于当今高校学生来讲,尽管仍有一些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存在,但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勤工俭学或者获得国家奖学金或社会资助。故高校学生创作诗歌,谈不上“穷而后工”,重点应该放在“工”上。不论经历“穷”这个阶段与否,让其成长起来的,定是不断的思考、琢磨、练习、总结与反思。只要加强诗歌技巧和句法的锤炼,通过阅读、模仿、练习等诗歌素质的修炼,不断地积累,不断地练习,不断地锤炼,也会写出脍炙人口的诗篇。

三、结语

赵蕃诗法较之前人诗法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既有继承,又有开拓。一是赵蕃认可学诗要打好根基,重视学问的积累,从“学古”开始,提出学诗需“神似”的标准。与师法古人不同的是,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在宋人创作共性的基础上获得个性。二是在认同宋人作诗都需端养练气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诗人与诗歌的自然发展,不苛责不强求,诗歌渐渐在自然之中显真淳。三是在宋人都习惯于“以学为诗”,诗歌趋于艰涩难懂,创作模式较一致,赵蕃提出“以诗为学”,把作诗当成做学问,不断摸索,还要不断总结和反思,找出一定的规律和经验,将前人艰辛创作积累而成的技巧化为己有。四是赵蕃也认同在一定程度上“穷”能促进诗“工”,然而“穷”未必是“工”必然的途径,通过练习、模仿、阅读等诗歌素质的修养都能促使诗工,甚至过分的“穷”会摧毁诗人的一生,所以学诗者希望诗“工”,不一定非要经历“穷”。五是赵蕃认为参禅与作诗相通,在继承江西诗派“活法”的原则下,通过一定的创作技法,但是又不拘泥于这些创作技法,提出诗歌创作的目标,最终达到“自结融”的理想状态。

简言之,对于高校学诗者而言,学问基深、端养炼气、以学为诗是自身内在的修炼,江山之助是外在因素的吸取和促成,在艺术实践上是一种共同性的东西,完全有规律可循。作诗更应以诗为学、力求神似、波澜开阔、力致于工、活法结融,也就是不能完全拘泥于古法,应富于变化,具有创新,自然流淌,独具特色。在表达技术技巧上,既要有炼字、章法的严谨,又要有自然、圆融通脱的洋洒。总之,赵蕃诗法对高校诗歌创作教学有新的启示,值得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清)黄宗羲.宋元学案[M].中华书局,1990.

[2]郭绍虞.宋诗话考[M].中华书局,1979.

[3]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全宋文[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4](宋)魏庆之.诗人玉屑[M].中华书局,2007.

[5](宋)赵蕃.淳熙稿[M].《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

[6](清)潘德兴.养一斋诗话[M].中华书局,2010.

[7](宋)趙蕃.乾道稿[M].《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

[8](宋)赵蕃.章泉稿[M].《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

[9](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10](宋)惠洪.林间录(浙江巡抚采进本)[M].商务印书馆,2013.

(责任编辑黄佳锐)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