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

时间:2024-05-04

张冰++白华

摘 要:内涵的科学界定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学界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得出多种结论,形成了广义狭义说、量变质变说、个体本位说、社会本位说等多种“内涵释义”。内涵解读的泛化、异化造成了实践的种种误区。科学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辩证分析内涵之中各要素的关系,厘清核心概念,是指导并规范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研究成果做简要评述和思辨的基础上,溯本求源,从教育哲学、教育价值双维度对具有中国特色内涵的创新创业概念做出新的解读,并对如何建构本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模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内涵;思辨

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及其作为整体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学界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得出多种释义,核心内涵界定不清导致了实践的混乱。科学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辩证分析内涵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指导并规范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研究成果做简要评述和思辨的基础上,溯本求源,从教育哲学、教育价值双维度对具有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概念内涵做出新的解读,并对如何建构本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模式提出建议。

一、泛化与异化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学者们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学界对其定义,简要说来,分为以下几种。

1.广义狭义说。广义上有学者把创业教育的内涵定义为“培养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人,这在实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 [1];狭义上认为“为那些贫困和不利人口提供急需的技能、技巧和资源教育,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2]。也有学者把狭义的创业教育认为“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3]。创新教育的广义内涵,有学者认为“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精神,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4];狭义上则 “是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5]。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学者在广义上把内涵定为“关于创造一种新的伟大事业的教育实践活动”;狭义上是“创造一种新的职业工作岗位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真正解决当代大学生走上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之路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6]。

2.质变量变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大多受国外理论的影响,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创业指开创新的事业的教育”[7];创新创业则是技术或理论等方面的创新,而且这些创新使某一领域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和社会发展。

3.个体本位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受教育者“事业心与开拓技能的培养,是一个人的‘开创性形成的教育”[8]。个体本位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9]。

4.社会本位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从社会需求出发,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新的教育理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在为王革等著的《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作序中指出,“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多样化的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与社会教育活动双重作用的结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0]

由上可知,学界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解读有多种释义,甚至有学者干脆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高度模糊的概念”,内涵界定的泛化、异化造成了实践层面的种种误区。

二、偏颇与错解

·理论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

囿于学界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多样释读,在执行层面出现了认识和实践的偏颇和错解,使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走入了误区,这些负面影响,值得学界和实践工作者深思。

一种误区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11],把岗位职业培训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把就业率的多少作为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成败的标杆。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被严重泛化,这种短视将“很难真正理解其人才素质培养价值,因而不可能在教学层面实施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

第二种误区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生产新的函数,把学生的创新创业认同为科学家、发明家等的创造或发明,这些创造或发明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从而不把学生在个体成长中思想或行为具有质变的首创行为视为“创新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窄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

第三种误区是把创新理解为“科技创新”,而把思想创新、意识创新等理念创新排除在创新之外。例如高校创办“科技园”、举行“挑战杯”大赛等等,活动举办得如火如荼,参加的学生热情很高,但当激情散去,不难看到,参与这种活动的学生数量毕竟是少数,而具有科技创新潜质的学生也不在多数。以“第二课堂”为重心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呈现出激情有余、后劲不足、覆盖人数少等劣态,就连学校拆巨资建设的科技园也呈现冷清之态,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种误区是把创新创业教育游离在专业教育、知识教育之外,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包含于多学科之中,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教育体系,脱离了专业教育、知识教育,没有相应的文化氛围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就像无水之鱼,会慢慢枯竭至死。这是“因为人的创造性是不能像具体技能和技巧那样教授和传授的,它必须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12]。

以上误区主要是因为核心内涵界定紊乱导致实践上的误区,一方面使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浅表层的操作和技能层面,另一方面又人为地抬高了创新的门槛,这样的教育实践会把创新创业教育拖入泥沼,误入歧途,从而难以真正把目光投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提高的这种深层次培养视角上。

那么,什么是创新创业的本质内涵呢?其核心要素是什么,要素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要找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必须首先明确其内涵的本质含义,正确解读内在关系,从而解开束缚于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桎梏,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开辟路径。

三、溯本与求源

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内容,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从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来源来看, 创业教育的界定,来自于国外,其内涵为“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13]。中国的创业教育,拓展了教育内涵,把创业行为由经济延伸至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并加入“创新”的要素,“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理念上和内容上实现了对创新或创业教育的超越”,它的核心内涵“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4]。

从教育哲学维度分析,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是知行统一观的体现。“创新为‘表,创业为‘里”,“创业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开创新的事业、新的企业或者新的岗位,强调行动层面的创造;创新是不拘现状、勇于开拓、乐于尝试、善于变化的精神和态度,包含更多的思维层面的创造” [15],强调“创业核心与本质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创业是创新行动化和体现形式”,创新创业教育把教与学、学与做、做与能力转化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知行统一的哲学思想。

从教育价值的维度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是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知识价值的辩证统一。个体价值是基础,教育的对象是“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在本质上是激发人的创造天性的教育活动”,因此,个体价值是创新创业教育价值的基础;同时个体离不开社会。创新创业教育急迫性来自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等等社会因素的威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必须加快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步伐,从思维、意识和行为等方面改变学生被动就业的理念。“大力鼓励自主创业以及灵活就业;创新就业模式,开辟多元化就业渠道。”[16]个体价值又离不开社会价值;知识价值在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中,起“媒介”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所传授的,已不是传统中书本可编撰的知识,而是“人类对过去认识积累的经验、教训,隐藏在大脑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知识价值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产生效应的催化剂,三者相互依存,辩证统一。

质言之,创新创业教育适应信息知识时代的要求,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力的新内涵,突出素质教育的新境界,是中国教育理念的升华;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扩展了知识领域的内涵和外延,突破高校以传授“能够用语言和图形进行系统处理的传统和现代”的显性知识为主的制约,把传授人类积累的经验、教训及开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等隐形知识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知识领域的深层变革;再者,反“继承本位”倡“创造本位”、 以培养学生事业心与开拓技能为核心内涵的创新创业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点,是中国教育价值观的革新。

四、前瞻与透视

梳理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会发现目前认识和实践层面的诸多问题,透视问题的要旨,分析内在原因,前瞻教育发展的渐进和多元特性,从内涵的要素、外生指向等维度思辨创新创业教育的合理定位,为构建中国本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提供思路。

从内涵本质看,创新创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新路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它是就业教育的拓展。

其一,教育离不开现实,创新创业教育更不是脱离现实的独特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是催生创新创业教育之要素,因此,在其初级阶段,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倾向于创业技能和方式的培养,这也是在特定时期产生的必然现象。大量学生毕生即失业的严酷现实,就业率的低下不仅令家长们担忧,也与学校专业的存亡相联,更与国家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相关。正如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所说:“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服务于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促进青年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17]因此,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符合客观情况的现实选择,同时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差异性和层次性。高校中不乏有从商和技术创新内在潜能的学生,只要因势利导,授之于创业的技能,培养其发现商机和技术创新的敏锐性,将会事半功倍,自我创业便能获得成功。

其二,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了就业教育的内涵。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将转变,岗位就业等被动聘用的就业模式不再成为主流,自我聘用、自我就业将成为就业新路径。

其三,在教育过程中,要防止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只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潜质的学生开展的技能性教育”的片面观点,它“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其宗旨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18]学生的类型大致有三种:学术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也应因材施教。应用型和技能型学生适用于侧重实践层面的教育,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但是,究其根本,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素质教育,“无论是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都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去武装,只不过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类型和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19]。

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之一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应竭力避免一种倾向,就是把“摆地摊”、开网吧等技术含量低、经营套路老化的生存型创业视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部分。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其创新与创业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创业的核心与本质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20]。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教学生简单复制、模仿别人的商业思路和行为,更要“突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的根本性要求”[21]。

从内涵的教育指向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指向育人,关键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富有远见、勇于面对挫折、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造能力。教育的指向及本质属性决定了它的渐进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受教育者创新思维的开发,创业能力的锤炼,需要一个循序而进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就不是简单的大学生创业实体的数量判断,当然也不是创业项目成功与否的质量评判,而应该是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所获得的、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精神培育的高等教育人才质量判断。”[22]

从内涵内容看,创新创业教育是多学科参与的交叉体系。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它是一个集知识、专业和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范式。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游离在专业教育和知识教育之外的独立教育,主要由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组织开展工作,工作的要点大多围绕着大学生的各种创业竞赛、邀请几个企业家举行创业讲座等等进行。缺少了专业教育、知识教育的渗透,表面上轰轰烈烈的创新创业教育呈现激情有余后劲不足的态势。正如中国高教学会会长曹胜利所说:“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因为人的创造性是不能像具体技能和技巧那样教授和传授的,它必须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长。”[23]“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性反映。现代化教育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24]在教育实施层面,创新创业教育应是融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中,第二课堂应包括各种创业大赛、科技园和创业园等实践性强、生动活泼的活动,同时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模式,从单纯的输入变成知识和能力的互动,把创新创业知识内化为能力,升华为素质,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而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从内涵的外生性看,创新创业教育应构建多元型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外生性,表现在它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它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与学生、学校、局域经济等方面紧密联系,因此多元教育模式是建立本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我国现有五类教育模式:以清华大学为主的注重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模式,以黑龙江大学为主以建立实践基地增长学生创业实战经验为重点的教育模式,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主以提高学生创业技能为重点的教育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主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模式,以宁波大学为代表整合第二课堂为重点的教育模式。这五类教育模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思路。但仅仅如此,还远远不能体现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性。结合高校的特点,根据区域经济的差异,创建多元、动态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助于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创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研讨会综述[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

[2]彭钢.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施冠群,刘林青,陈晓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6).

[4]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

[5]周志成.高等教育哲学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3).

[6]曹胜利,雷家啸.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R].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5-6.

[7]周志成.高等教育哲学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8]曹胜利.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关于“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几个认识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9]曾水英.创新创业教育: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关系理论争论状况分析[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

[10][21]王革,刘乔斐.高等学校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述评[J].中国高教研究,2009(9).

[11][24]王丽娟,高志宏.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2(5).

[12][23]曹胜利,雷家啸.中国需要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01-13(005).

[13]施冠群,刘林青,陈晓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6).

[14]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15][20]张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辨析与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

[16]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创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研讨会综述[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

[17]沈祖芸,董少校.全国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04-2(001).

[18]杨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渐趋理性[N]. 人民政协报,2009-08-26(002).

[19]郭广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教研究,2011(5).

[22]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2010(12).

(责任编辑 陈志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