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徐 翘,王 伟
(合肥工业大学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协同育人理念要求高校所有教师都要把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将育人自觉融入教育工作,将教书和育人视为一体,将专业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起来,培养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以专业课程为教育载体,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和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德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思想精神等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德育元素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于学科特色课程积极推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课堂主渠道功能,加强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文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水力学”为载体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水力学”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前修课程是“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后续课程是“泵与泵站”“城市管网系统”等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水力学”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水力学既有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有鲜明的工程应用特征。在“水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工程案例的引入一直是重要部分,通过案例引入将水力学教学与给排水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水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并通过对给排水专业工作内容与意义的了解,逐步树立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我国水力学历史悠久,大禹治水,以及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三大水利工程,说明当时对明渠水流和堰流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通过对我国水力学悠久发展历史的了解与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水力学发展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为科学事业奉献一生的精神,同样值得广大学生学习。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派生出环境水力学、生态水力学等分支,显示出该学科旺盛的生命力。水力学(流体力学)相关工程案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飞机汽车设计、体育运动等方方面面。在“水力学”课程教学设计中,可结合历史人物、典型工程,以及对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哲学思考,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水力学”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探索具有先天优势。
教师要做正能量的传递者,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通过党员活动、学习先进教师案例、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素质。通过组织党员教师参与各级课程思政学习培训、组织教师定期充分交流探讨、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做专题讲座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让教师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
水力学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充分挖掘“水力学”课程各知识点的思政元素,重新规划“水力学”课程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表1列举了“水力学”部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
表1 “水力学”课程部分思政元素融入点
水力学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和讨论,梳理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规划,根据不同知识点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用空间换时间,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良好的学时和内容安排基础。
1.在沿程水头损失系数的求解中,理论与实验联系紧密,知识点多,但逻辑关联性偏弱。在本章教学中,重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逻辑上梳理该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对部分知识点进行自学。
2.在量纲分析原理的教学中,其知识点比较抽象,因此采用教师板书推导为主,并结合沿程水头损失系数推导为例题进一步讲解。通过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量纲分析原理,学会应用量纲分析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简单有压管道水力计算是能量方程和水头损失在有压管道中的应用,相关知识点已经学习完毕,本章以学生慕课自学为主,教师通过智慧教学软件进行管理,并通过测试方式进行学习效果检测。
在教学中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讨论、课堂演讲、知识讲解等方式实现课堂翻转,同时在学生准备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将课程学习地点拓展到教室外、学习内容拓展到课本外,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局部水头损失教学中,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结合节能减排,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生活中利用相关知识降低能量损失的案例。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深入分析相关案例的机理,并形成报告,在课堂完成演讲和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讲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水力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讲解明渠流和堰流时,以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为例,教师重点讲解相关水力学原理,完成基本知识传授。要求感兴趣的学生分小组深入了解这三个工程,通过书籍文献查阅的方式,拓展学习课本外的水力学相关知识,拓展学习的宽度,并形成报告完成课堂演讲。通过对三大工程的深入了解,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明渠流和堰流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在管网计算基础的教学中,教师结合相关工程将管网计算水力学基础讲解清楚,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相关知识点和给排水专业相关计算软件,进一步深化对水力学相关知识的了解。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城市给排水管网”课程将在下一个学期进行学习。将“水力学”课程学习与给排水专业主干课程“城市给排水管网”课程相结合,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认识到水力学学习的意义。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实现“水力学”课程的课堂翻转,将学习地点从课堂拓展到课外、学习内容从课本拓展到课本外、从基础课拓展到专业课,拓展水力学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在翻转课堂实现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小组配合学会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逐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对“水力学”进行了课程思政改革和探索,从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同时对“水力学”课程考核方式也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更好地检验教书育人的效果。从“水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角度,从学生课堂主动性、作业完成独立性、线上课程完成度、课程论文深度、课程测试成绩、水力学实验课程完成的独立性、创新实验参与度、课后学生问卷调查、后续泵站课程设计、敬业态度等方面来对“水力学”课程思政效果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不断对“水力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修正。同时,课程思政效果的检验不局限于课程本身,而是跟踪到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中。合肥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年来一直保持对历届毕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并针对毕业生建立给排水大群。交流平台的建立有效加强了学生与教师及各届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可以不断跟踪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从整体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走向,不断修正课程思政体系。
水力学教学团队适应时代要求,响应***总书记的号召,进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力学”课程思政改革和探索。通过调查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水力学教学考核方式等,使得课堂主渠道的功能实现最大化;通过课堂演讲讨论、课程实验等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前途的交汇点上思考人生,把准人生航向,构建“水力学”课程思政体系,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爱岗敬业,进而提升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生的决心,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