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打造公选课成为产教融合第二课堂的改革探析

时间:2024-05-04

李 祥,翟 卿,赵晨晨

(河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引言

社会的持续发展必然会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向受教育者传达出需求信号,这种信号最终将影响高校专业结构与教学模式的调整和优化。经过数十年的完善,到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数量达到771个,分为12个门类92个专业类别[1]。专业的有机分类体现了高校职能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匹配,也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专业细化推动学生在其领域内不断精进的同时,也忽略了对其他学科的涉猎,有可能造成学生思维局限、综合素质偏低、知识体系单一等问题。尤其是当前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更加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入,知识面的狭窄限制了学生在交叉领域和创新领域的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表现不足,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逐渐脱节。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与企业对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长。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相匹配,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现代化迈进。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容和学生人数的普遍上涨,教育资源(尤其是科研平台和实训基地等实践资源)明显不足,一些高校表现出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与生产实践相脱节,不能准确把握当前生产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甚至在毕业后难以快速有效地投入岗位,无形中抬高了学生的适应成本和企业的用工成本。尽管高校学生在就业时具有明显的学历优势,但是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企业的用工满意度都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应对高校学生知识面狭窄、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通过“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等具体改革措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2]。《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提出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发展、更加注重融合发展[3]。公选课,即公共选修课,是本科高等院校实施学分制教学模式以来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推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迎合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对社会和工作适应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公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规定学生毕业时必须修满一定比例的公选课学分,尤其要求本科生必须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或艺术类课程中进行跨学科选修,旨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完善其知识体系,提升其综合素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

二、公选课需要教学改革也适于教学改革

公选课受众广泛,内容涉及经济、管理、法律、人文与艺术、文学与语言、科学与技术等六大门类。内容丰富的公选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个人兴趣的基础上能够对其他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进行了解。公选课生源的知识背景复杂,授课内容以学生兴趣为基础,兼具趣味性和科普性,以引导和启发为目的,需要教师对所授知识做到全面涉猎、深入浅出。相应地,公选课的考核方式也较为灵活,常常以能力考查代替试卷考试,如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课题汇报展示或提交实物作业等形式。轻松的课堂氛围和考核要求,使一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出现课堂纪律涣散、出勤率低、管理困难等不良风气。自由度高且人数偏多的公选课课堂也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公选课同样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这包括教学规模、授课方法和考核制度的优化。

作为教学改革的对象,公选课有其独特的优势。学生通常因为兴趣才会选择某一公选课,对课程的认可程度较高,这会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教学过程的新形式、新方法,便于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推广。相比于基础课或专业课,通常公选课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较低,更注重其科普性、趣味性和启发意义,大大降低了教师传道授业的教学压力。有了良好的师生基础,公选课还可以适当控制授课人数,根据课程性质进行小班重点教学或大班授课。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可以压缩班级人数,进行分组授课,以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此外,灵活的考核机制也是公选课适于教学改革的优势之一,在遵循把握公选课的内涵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对考试的范围、形式、内容进行改善。

三、打造公选课成为产教融合的第二课堂

(一)以项目教学法为基础的公选课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法是高等学校锻炼理工科学生专业能力常用的教学手段。这要求教师设置若干具体的任务或目标,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其中的议题或实操某个细化的具体工程。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跨越理论和实践的鸿沟,将书本和课堂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环境中去,帮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1.明确目标,践行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与项目教学法近年来在高校逐渐流行和普及,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阻碍。不同于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他们要求牢记并掌握烦琐的公式和原则,公选课的教学目标更多是在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这也是践行产教融合的重要表现。在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专业课的基础知识背景单一,学生对于分配的任务难以取得创新性或突破性的进展,而且限制于专业课的大纲要求,项目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也不够,让学生缺乏完成项目的兴趣。此外,在高校课程学时普遍压缩的情况下,课时分配捉襟见肘,很多课程仅能基本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无力执行多样的教学活动。而公选课教学目标灵活多样,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灵活,课时量相对充裕,为执行形式多样的教学任务和改革提供了便利。

2.注重实操,锻炼业务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手段,是以案例作为基本教学材料,通过案例介绍、分析、总结讨论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但是案例通常只聚焦于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有限的知识点,难以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案例并非真实场景,实际情况往往会遇见更多更复杂的问题。项目教学法讲究实操,强调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项目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分析问题、明确目标、制订计划、分工完成、整理结果、重点汇报,这要求学生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基于兴趣而开设的公选课在学生兴趣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也是能够促进项目启动和维持项目进行的重要保证。项目教学法不仅仅是督促学生完成项目,更重要的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迫使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做到学以致用。这是从“鱼”到“渔”的过程,也是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内涵。

3.分工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公选课的授课对象是来自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多样且互补的知识背景。在以项目法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保持小组成员的多元性,避免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有利于具有不同专长的学生相互协作,更出色地完成任务。例如,项目要求学生在黄河滩区规划一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园,这需要园林专业的学生设计出园区规划,农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作物栽培管理,以及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提供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提供气象和水文知识,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成本控制,甚至需要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汇报展示。来自不同专业或学院的学生在平时很难聚集在一起共事,以公选课项目为引导将这些人才进行有机融合,既能够检验他们的专业所学,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

(二)考核体制的协同改革

公选课是基于兴趣的课程,学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践行项目教学法时,应注意考核体系的协同改革。项目教学法(尤其是基于公选课的项目教学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协作共赢的意识和攻坚克难的勇气。锻炼健全的人格对于解决今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也是一次精神层面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进展,对于好的要予以鼓励,对于不足的要及时指出。在考核时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结合项目的完成/展示情况、出勤情况、线上学习情况和期末的考核等综合评价,让学生明白积极投入即可获得高分。用过程化的多次考核方式代替考勤,既可以缓解逃课现象、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又减轻了学生在期末时突击学习的压力,在执行时也具备了较高的可行性。项目的考核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共同考核,让其在完成过程中承担各自的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重点考核学生的投入程度,而不是单一的结果评价。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并彼此勉励,可以提升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公选课教学也要立德树人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这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践行“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打造公选课成为产教融合第二课堂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教育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根本目标。因此,大学既要开展对知识和技能的显性教育,又要进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隐性教育。讲授公选课时,要保证思政元素的普遍性、新鲜性、启发性和时效性,注重融入的策略和技巧,用“如盐入汤”“春风化雨”的方式实现“教”与“育”的有机统一[5]。

公选课不仅需要落实立德树人,也可以很好地实现立德树人,但需要注意把握正确的内涵和掌握合理的形式。“立德”可以是树立一种信念、塑造一种品德、传递一种精神、植入一种情怀,又或者是培养一份信仰。只要讲述的内容积极向上,能够通过正能量去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便是很好的“立德”。而“树人”则是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保持端正、挺拔、坚韧的姿态。树木成材有多种表现形式,而人才的培养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进一步推进公选课的产教融合,除了优良品德的塑造外,应更多植入务实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抱负,这也是社会主义人才建设的重要任务。例如“昆虫与人类”这门课,在传授学生基本业务能力的同时,应注意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论述昆虫与人类关系时,会以生态系统为全局,从唯物辩证的角度论述昆虫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引出害虫的定义,使学生懂得敬畏自然。而多种昆虫在人类食用、药用、工业、文化、科研等方面被合理开发和利用,又培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通过讲述害虫综合治理策略的提出背景与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学者为此做出的努力,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躬身实践,引领害虫治理的创新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介绍作物育种的方法时,通过袁隆平院士提出的“禾下乘凉梦”,讲述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利弊及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投身“三农”、躬身“三农”的艰苦奋斗精神;讲述以吴孔明院士为代表的转基因抗虫棉和以张启发院士为代表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在世界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两位科学家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培养学生敢为人先、潜心研究、团结协作、永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

结语

高等教育应以社会发展为导向,务必重视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应大力推行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公选课作为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是践行“三全育人”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打造公选课成为产教融合的第二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真正做到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点、痛点,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