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 涛,黄 葵,王彦凯
(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山东 青岛 266041)
一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清晰,直接影响课程建设的开展,也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教学目标是对学员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上的具体体现,主要阐述学员通过课程学习,在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应达到的预期效果。课程教学目标可进一步细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对这三个目标都要进行详细的阐述。其中,能力目标是最抽象的,往往也是最难分析的[1-3]。军队院校的装备课程往往是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装备课程能力目标的分析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也是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步。
2020年7月,***主席在视察空军航空大学时指出,院校同部队对接越精准,课堂同战场衔接越紧密,培养的人才越对路子[4]。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了“为战育人”,军队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想满足部队的需求,装备课程就必须要紧贴部队、紧贴装备、紧贴保障。分析装备课程能力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是梳理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有哪些,再从这些岗位中确定与装备课程强相关的岗位,进一步分析这些岗位对应的工作领域有哪些,也就是工作岗位所对应的工作可以分为几大类。在此基础上,再对每一个工作领域划分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保证所分析的部队岗位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这部分工作建议由部队专家、装备操作使用人员和院校专家进行共同分析确定[5-6]。例如,“光学助降装置”课程是军士职业技术教育舰面航空保障技术(引导指管)专业的一门任职岗位课程。本专业对应的部队岗位有8个,但这门课程对应的部队岗位主要有3个。再根据《军事训练大纲》和《舰员级维修工程范围》可将这3个工作岗位所对应的工作领域分为装备检查、操作使用、维护保养、装备测量、部件更换、特情处置、故障排除和组训管理8类。进一步细分每一类的工作领域,最终得到了58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如,“组训管理”工作领域可分为填写管理文书、编制检修计划、制订训练计划和组织班进行战位训练等4个工作任务。
按照先梳理工作岗位,再确定工作领域,最后划分工作任务的方法,可以确定与装备课程紧密相关的工作任务,课程能力目标要从这些具体的工作任务中进行提取和整合。
课程的培养目标必须结合特定的培训层次,脱离培训层次讨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没有意义的。即使是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的培训层次,教学目标也会不同。尤其是能力目标,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对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培训层次中的学时会不同,教学方法、手段和侧重点也不同。对于同一门装备课程,对于生长军官高等教育层次,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对学员指挥能力的培养;对于军士职业技术教育层次,更侧重于装备的特情处置和对故障排查能力的培养;对于军士升级培训层次,更侧重于组训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初级预选军士层次,更侧重于装备基本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能力的培养。
虽然确定了与装备课程相关的全部工作任务,但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并不是全部都由本培训层次来完成。尤其对于部队的军士来说,对于不同等级的军士有不同的能力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筛选出与本培训层次相吻合的工作任务。先对前期确定的工作任务进行能力分解和描述,完成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需要哪几项能力,然后借鉴欧盟资历框架的等级构建方法,参照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纵向上按照5个等级(C1~C5)划分工作任务类别。具体划分标准见表1,本标准对C1、C2、C3、C4和C5等级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表1 工作任务技能等级划分标准
按照上述技能等级划分标准对前述的工作任务进行分级处理,其中“装备测量”和“部件更换”两个工作领域对应能力的技能等级大部分为C1级和C2级,“特情处置”和“故障排查”两个工作领域大部分为C3级和C4级,而“组训管理”工作领域全部为C5级。
针对军士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学员培训起点差异以及毕业后的定位,筛选出以C3级任务为主体,以C4级为重点和难点,以少量C1、C2级为补充的课程目标任务集,最终筛选出与军士层次相吻合的“装备检查”“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特情处置”和“故障排除”5类工作领域30个工作任务71项能力,作为课程目标任务集。
按照能力分解、确定能力等级、选择筛选标准的方法可得到对应培训层次课程的最终目标任务集。通过这个筛选过程可进一步缩小课程对应工作任务的范围,使课程能力目标的描述更加精准。
筛选出的每个工作任务都对应着1个或多个能力来支撑,这些能力都是针对具体工作任务,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能力。一方面,由于这些能力太具体,还不能直接用来描述课程的能力目标;另一方面,这些能力的分类或界定还不是很清晰,有的是与装备本身密切相关,离开装备就不存在,有的与长期职业发展相关,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在这个装备上可以用,在那个装备上也同样适用。因此,有必要对分解的各项能力进行一定的分类,便于总结和归纳。
将工作任务所分解的能力分为专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两大类。其中,专业岗位能力是指与装备关联度较高的能力,比如装备检测能力、部件更换能力等,都必须以装备为载体;职业核心能力则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比如发现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改进创新能力等,都是军士长期服役所必需的,而又不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所学的能力,需要在工作生活中长期积累[7]。职业核心能力虽然不是完全由一门课程来支撑,但也是课程能力目标所必须考虑的。
每一类工作领域所对应的专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比较相似,最终将“光学助降装置”课程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分解归纳为机械检拭能力、通电检查能力、工具设备使用能力、维护保养能力、特情处置能力、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部件更换能力、装备检测能力、故障排除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等10类专业岗位能力,以及法规意识、安全意识、发现问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运用能力、工作计划能力、改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10类职业核心能力,在每一类工作领域中抽取1个典型工作任务,得到的专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见表2。
通过对具体能力的合并,实现能力由分到总的转变,结合区分专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方法,可将能力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课程能力目标的整合提供基础。
通过对能力的合并,以及区分专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描述,已经初步得到了课程全部的能力目标。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背景,应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选取需要重点突出的能力,作为课程最终的能力教学目标。
“光学助降装置”是一型舰载机近程着舰引导装备,是航母作战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技术状态直接决定舰载机能否安全着舰,确保其完好及快速恢复完好状态是执掌该装备军士人才的重要职责。
随着海军战略转型持续深入,航母远海长航时战备、训练逐渐成为常态,舰员的职责要求逐渐从近海训练的保障装备向远海实战化训练的保障打仗转变,装备的保障方式也从工业部门为主的伴随式保障向舰员自主保障转变。这“两个转变”对舰员在起降保障期间快速处置故障确保舰载机安全着舰、有限备件和技术支持下自主排故的“快保、自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保、自修”能力需要一定的原理运用、逻辑分析和排故决策能力作为支撑。
鉴于上述背景,军士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光学助降装置”课程确定了以特情处置、故障排除能力为重点,辅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为课程能力教学目标,具体描述为初步形成光学助降装置的操作、检修、排故和特情处置能力,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先确定装备岗位工作,在纵向上通过划分技能等级筛选工作任务,在横向上区分专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来进一步细化能力标准,最后结合课程特点,整合归纳课程能力目标的思路,详细论述了装备课程能力目标的分析方法,并以军士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光学助降装置”课程为例,进行了不同阶段的举例说明,可为军队院校装备课程开展能力目标分析提供借鉴与参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