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育人视野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时间:2024-05-04

吴跃赛

(南京艺术学院 监督检查处,江苏 南京 210013)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强化形势教育、纪法意识、警示震慑、示范引领[1]。高校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容忽视,更不可或缺。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育廉工作会被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但其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始终是稳固的。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从育人视角探究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廉政文化的育人内涵

复兴大业,以人为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高校作为传承和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地方,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造就大批红专并进的人才,这是新时代高校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从育人角度看,开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可以从源头有效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发生,引领年轻一代更好地投身伟大奋斗目标的实践中去。

(一)文化传承涵养“尚廉”品格

人类先进文化并非自然生成,需要通过日积月累劳动实践、不断提炼和改进,才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淘洗出来的智慧结晶,既呈现于浩如烟海、灿烂辉煌的文化成果,更集中体现为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3]。“树人”之要,首在“尚德”。“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历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朝历代官民相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更是当前高校开展廉洁教育重要的文化来源。“两袖清风”“台阁生风”“明镜高悬”“羊续悬鱼”等典故流传至今,历史上涌现的子产、包拯、海瑞、于成龙等诸多可歌可泣清廉人物,仍被颂咏传唱。高校育廉以史为鉴,传承先辈崇廉尚洁的优秀品德,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的“尚廉”品格,引导他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

(二)文化整合引领“前进”方向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于“地球村”的各国人民交往日益密切,各式各样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彼此碰撞、融合。近年来,以“认知作战”为代表的文化软实力,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表现得异常激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源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因此,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于“廉”文化整合功能的重视。《易经·贲卦》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4]高校廉政文化整合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于在人才培养中厚植廉荣贪耻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文化氛围,助力学生“明世”,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发展方向,将个人理想寄予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进而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政治认同。

(三)文化塑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5]。高校“廉”文化对人的塑造性集中体现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个体要使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可能,就必须与他人完成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交换,进行分工与合作,担负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如《礼记·大学》里对大学功能的描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6]”。这里的德,包含着理想信念、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民主法治观念的教育等。大学生在校习得各种技能、技巧和高深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身心发展,特别是获得精神上强大的力量。通过将精神力量转化为行动力量,正确地处理个人和集体、公利和私利的关系,正确树立勤俭观、义利观和法治观,最终将自身塑造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可用之才。

二、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育人”认识上不够深入

***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7]。2009年中央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领导干部、公民和社会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可以看出,除了高校领导干部之外,大学生应该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育廉对象上明显存在重干部、轻师生现象,不重视学生育廉工作。究其根本原因,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往往由高校纪委一肩挑起,高校党委未承担起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未把育人育廉统筹落实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大思政格局之中。再者,教育部举办多届的全国高校廉洁教育活动,经常以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或廉政知识问答的形式展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以廉政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这种刻板的印象。

(二)“育人”内容上不够融入

当前大多数高校育人育廉仅仅停留在警示教育和法治观念教育上,并没有将廉洁教育融入大学生“三观”教育之中,尤其是对廉洁修身教育涉及的较少。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看,育人育廉工作缺少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融入,短期刺激效果明显,但长远教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加之,高校与其他社会机构相比,物理空间相对封闭,算是一个内部循环型的“小社会”,其中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权力事项多集中在招生录取、成绩管理、学术诚信、评优评奖、创业就业、推优保送等方面,但是很多高校较少融入育人育廉内容。科研、教务、学工、财务、招标采购、图书馆、后勤等服务主管部门,往往就是一纸红头文件写总结、报计划,口头强调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操作层面并无实际举措。

(三)“育人”形式上不够切入

首先,当前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方式难以匹配学生接受的兴趣点,“听报告、拉横幅、贴海报”几乎还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老三样”,学生参与度不高,基本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参加。其次,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并未形成有效的合力,在面对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各类负面信息源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未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校园廉政宣传阵地失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价值异化现象仍然有生存空间。最后,课堂思政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通畅,一些专业教师只注重自身专业的“一亩三分地”,把“两耳不闻窗外事”当作自己学术自由的标签,认为越界讲“过头话”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刻意与育人育廉保持距离,未充分发挥教书育人者责任。

三、育人视野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高校育人,需要充分利用廉政文化这一先进资源,做到夯实主体责任、丰富内容构成、创新载体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夯实主体责任

高质量开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重点在于明确主体责任。廉政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高校做好育廉工作,关键在党。高校党委要抓牢廉政文化建设主体责任,统筹协调纪检监察机关、教务处、学工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将廉政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面向管理干部、学生群体、教师队伍和工勤技能人员不同需求的廉政文化建设大格局。其次,在落实好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总要求下,明确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责任主体。按照高校人员序列和工作性质,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工勤技能人员廉洁服务的引导、示范和保障作用。按照部门职责和工作业态,把廉洁教育融入科研、教务、学工、财务等管理服务的具体业务之中,从宏观到微观构建学校引导、教师引领、学生自律的育廉合力体系。

(二)丰富内容构成

大学生育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毕业生质量的重要途径。内容设计上,首先,理想信念是规约个人品行举止最厚实、最稳定的力量,也是对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有力武器。因此,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先导,以法制纪律教育为基础,把培养廉洁修身文化和廉洁自律意识作为重要抓手。其次,发挥课堂思政主战场和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化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重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公民基本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在思政工作中弘扬赓续使命、信守承诺、尊重劳动、主敬存诚、慎独自律等廉洁修身文化。再次,加强廉洁自律意识培养,强化职业认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做实大学“三风一训”入脑入心,做到德育、智育、法育有效衔接。最后,充分关注涉腐年轻化现象,加强对相关反腐倡廉的形势政策教育。

(三)创新载体形式

新时代年轻人独立自信,个性张扬,他们排斥传统“灌输式”的说教,对各色信息的收集、获取和接受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和见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摆脱传统说教,在形式设计上需要新颖独特、注重实效。一是打造育廉实践平台,让大学生从育廉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积极的参与者,由学生自主组织、实施各类廉政文化活动,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廉洁要义和崇廉之美。可以在校园活动中适度纳入监督、审计等相关内容,让参与者感受“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作用,明白无论是公权力还是私权力、大权力抑或是小权利,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信马由缰、不受控制,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化适应程度。二是争夺网络育廉阵地,对网上未经甄别且极易蛊惑人心的负面信息,对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价值异化现象,要敢于主动出击、坚决抵制,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潮,积极引导各种学生群组守住纪法底线,对各类突发事件坚持全面、客观的评价。

四、“一院一品”:艺术院校廉政文化建设创新实践探索

南京艺术学院育人育廉立足艺术院校特色,坚持“美的教育”育人理念,结合美术、音乐、设计、舞蹈、影视、传媒等特色专业教学与创作展演,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一院一品”活动,积极构建富有特色的育人活动板块和阵地。

美术育廉。南京艺术院校利用书法、简笔画、手抄报、文化剪纸、警示语、农民画、人物典故等形式开展廉政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文学院举办的谢才华廉政剪纸作品展,汇集了浙江省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谢才华60余幅作品。该展览以“廉”为纽带,创造性地将剪纸艺术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形成剪纸廉政教育的新形式,用艺术展览的方式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廉政教育党课。美术学院注重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结合党史学习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手绘校园、手绘家乡、手绘党史等,实现艺术与思政的同频共振。

设计育廉。设计学院立足学科特点、专业特色和学生特质,突出“实验性”的教学理念,强化“艺术+思政”育人模式,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诚信主题海报展、《手绘开山岛》主题展览、爱国主题海报设计大赛和“大国重器”“以艺战‘疫’”“国家公祭日”等一系列主旋律主题创作成果,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学生创作的廉政海报《清正廉洁》,该作品利用莲花背景预示“出淤泥而不染”的思想,以手铐来代表贪污受贿后对自由的禁锢,表达了一种钱是因,失去自由是果的必然联系。

舞蹈育廉。舞蹈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红色主题教育与师生的艺术专长有机结合,鼓励引导师生积极参与重大历史和现实主义题材创作。近年来陆续推出了《雨花石的等待》《峥嵘岁月》《仰望苍穹》《南京轶事》《承艺热巴》《奋斗之路》《秋熟》等一系列红色原创舞蹈作品。师生共同创作的廉政题材女子群舞《青莲》,以表现睡莲独特的形态美为主题,传达了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气节和宝贵品质。

新媒体育廉。传媒学院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廉洁教育活动。其中,学生创作的网络短片《暗处有什么》,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廉洁教育活动网络新媒体类精品项目奖。该作品摄影镜头以桌子作为遮挡物,塑造了一种暗处窥视的独特视角,即从上方看是上帝对金钱欲望的嘲讽,从下方看是一种对人性恶行在黑暗中不断放大和扭曲的过程,而当片中主人公贪婪欲望达到极致时,处于暗中观察审视的那双眼终将他“伏法”。短片《气球》运用气球不断被充气越发膨胀而最终炸裂的现象,揭示了贪欲不断膨胀终将自取灭亡的后果,凸显出腐败必将走向灭亡的主题。

结语

“大学生廉洁意识教育已成为新的反腐败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反腐倡廉面向全社会的重要领域”[8]。新时代高校做好廉政文化建设,需要主动认清当前育人工作存在的短板,优化校内廉政教育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从主观认识、内容设计和实践形式上统筹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构建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发挥廉政文化育人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