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柴乖强,王小林,封文佳
(榆林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全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涉农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育优秀农业人才的使命,农业现代化要求高校在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同时,也对高层次懂技术的农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然而,农学类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需要在艰苦的基层单位从事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因此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应在加强知识学习的同时磨炼学生的艰苦奋斗意志,培养其奉献“三农”的爱国主义情怀。
地方应用型高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由地方教育局或行业办学发展而来,具有地方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行业背景,着力为地方行业产业培养急需的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从多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包括历史名人、革命先烈、身边的英雄等,其中,校史文化中的一些思政元素也可为学校在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过程提供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素材[2]。
因此,本研究以地方本科院校——榆林学院为例,挖掘校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并结合专业课程“设施作物育种学”,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相融合,通过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为指导地方涉农高校校史文化中思政元素的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高校校史文化是每所学校的特色文化形态和重要物质资源,是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物质、精神的文化类型,包括建筑物、奖杯、教学器具、教师及学生的生活记录影像资料等物质方面,也包括奉献精神、艰苦奋斗、人民情怀和理想信念等精神方面[3]。
榆林学院地处我国毛乌素沙漠南缘,其前身为1923年由李子洲先生创办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2003年,教育部批准榆林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2023年是榆林学院建校100周年,在100年里,学校涌现过很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从李子洲提出的“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到毛泽东同志为学校师生题词“奋斗”;再到从陕北放羊娃博士毕业,放弃国外高薪工作,回到榆林为当地农民解决羊产业问题的知名学者屈雷教授;再到为陕北的父老乡亲建设温室大棚的榆林学院著名校友郝哲研究员,这些不胜枚举的人和事,成为榆林学院校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色基因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含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等[4]。榆林学院校史文化中最重要的红色基因来源于西北革命播火者李子洲先生,他在榆林创建了陕北第一个党团组织,发展了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将那些在国家富强、民族独立过程中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范例引入专业课程思政中,可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
榆林学院是一所建在沙漠上的大学。20世纪80年代,学校搬迁到榆林西沙后,面对恶劣的生活与教学条件,全校师生艰苦奋斗,通过参加劳动实践,将荒芜的校园建设成美丽的花园。面对粮食短缺和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等问题,学校师生与当地农民一道,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在沙漠上修建农田,将一片片沙漠变成了绿洲。经过100年的奋斗,已经将学校建设成服务陕甘宁蒙晋、产学研一体的综合性本科院校。
“六老汉”治沙造林精神、榆林补浪河女子治沙精神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榆林学院人,学院师生和榆林当地的人民一道,植树造林、战天斗地,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终于将昔日“狂风一起,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已满目清幽、绿富同兴的塞上江南。
榆林地处我国毛乌素沙漠南缘,常年干旱少雨,水资源是限制此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榆林农业专科学校成立后,农业专家通过研发抗旱保水技术,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研发出农作物抗旱保水技术四十余项、培育抗旱作物品种100多个,并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让农民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魅力。
对于专业课而言,单纯知识点的讲述有时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懂并理解所学内容。课程思政元素恰到好处的嵌入能产生较好的知识共鸣[5]。因此,以知识目标为载体的高校校史文化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为培养新时代具有“知农、爱农”情怀的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在农学专业的“设施作物育种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构建“设施作物育种学”课程思政体系(见表1),为后期的课程思政实践提供前提基础。
表1 校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与“设施作物育种学”课程知识目标的融合
校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与课程融合过程既要贴合章节讲课实际,也要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1.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基于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教育格局,专业课课程设置应当将校史文化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设施作物育种学”课程包括课程、实验和实践三门教学大纲。将校史中的思政元素写入教学大纲,赋予专业课更多的地域文化特色。
比如,在课程教学大纲第十章《营养系杂交育种》中,课程思政板块这样写“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树立热爱生活、团结同学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科研精神”。在实践教学大纲《有性杂交育种及其后代的选择》中,思想政治内容为通过在榆林大地种业公司为期一周的实践教学,熟悉杂交育种的整个流程,明白育种工作者在科技发展和生产实践中做出的重大贡献,使学生养成耐心、细心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磨炼意志、增强责任心。
2.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首先,结合课程实际,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在讲述我国植物育种学辉煌的发展史时,引入我校校长李子洲先生在绥德创办师范学校和成立党组织的故事,让学生感知没有革命先贤,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将奋斗精神与工匠精神纳入课程思政的全过程。新时代的奋斗精神诸如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以及“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也应该包括举全校之力、团结奋进、追赶超越的榆林大学精神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比如在讲述《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这一节时,教师通过讲述榆林学院陕北白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榆林好人屈雷教授从陕北放羊娃到博士毕业,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榆林为家乡解决白绒山羊养殖问题的先进事迹,进而引出本节课要讲述的主要内容。然后,坚持将论文写在黄土地上的吃苦精神。教学内容将育种学专业知识与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相结合,用榜样人物的成长经历激励学生成长,重在引导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勇于创新。如在讲述有性杂交育种时,给学生讲述楷模事迹——我校“三秦”学者张雄老师,20年如一日地钻研抗旱节水技术,研发出适合陕北地区农作物增产增效的膜际栽培技术,为陕北地区农作物增产提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案例必将激励学生养成不怕困难、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最后,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于课程思政。在讲述种质资源及品种鉴定与良种繁育时,引入***总书记2021年在榆林高西沟的调研视频及我校师生在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的实践活动,然后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出课程要讲解的知识点。
涉农高校应以是否培养出“有情怀、有知识、有能力、留得住、用得上”的“三农”人才作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标准。通过近四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对“设施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效果以及课堂督导教师、实习就业单位的反馈(见表2),近四年的综合评教平均分为85.4分,说明专业课程与校史文化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近四年来用人单位对学生业务能力的评价均值为91.7分,说明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且认可度较高。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随着教师任课时间的增长,综合评价从第一届毕业生的83.2分到最新一届毕业生的86.9分,呈现出良好态势,表明校史文化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为地方院校校史文化在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中的应用提供了方法借鉴。
表2 思政元素与“设施作物育种学”课程融合后的教学效果评价
地方涉农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农业产业的光荣历史使命,因此,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掘地方院校特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终生学农、爱农的兴趣[6]。校史文化在高校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人才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价值。因此,本研究通过挖掘地方涉农高校校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专业课程,并通过课程实践与课后调研等方法,评价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择业情况,为涉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参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