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新波,李小丽,黄富明
(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航空机械工程与指挥系,山东 青岛 266041)
教材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基础工程。《“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推动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的新形态教材。这有利于弥补和解决当前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升教材的匹配度。针对当前教材建设存在的岗位指向性不强、形式与功能单一、内容更新周期长等实际问题,编写组以“瞄准装备、紧贴岗位、任务牵引、突出技能、理论够用”为原则,提出了“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项目任务式教材建设模式,按照专业技能形成规律构建了项目任务式内容体系,对涉及的主要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与整合,形成若干学习任务,力求叙述简洁,通俗易懂,具体实用,既贴近部队岗位实际,又便于教学组织实施。本文以军士职业技术教育岗位任职课程“超声检测技术”的项目式教材开发为例,阐述了对项目式教材建设的各个要素的认识和具体做法,探索了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改革模式。
项目式教学法是指围绕一个实践型和接近实际工作的活动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尽可能完美地自行完成确定目标、设计和实施工作过程及评价工作效果等环节[1]。项目式教材是推动项目式教学有效实施的要素之一,是一种典型的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工学结合”式教材,其多以典型产品或任务为载体,使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掌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2]。
近年来,项目式教材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者的关注,尤其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学习诸多项目式教材的建设经验,笔者认为在岗位任职课程中项目式教材一般具有以下特点[3-4]:(1)岗位适应性,即教材在内容设计上要突出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并紧密契合岗位工作需求和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内容开发设计;(2)任务驱动性,即在遵循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合理设定工作任务和教学项目,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项目;(3)可操作性,即以岗位要求和实际工作流程组织实施教学活动,项目式教材的内容体系要兼顾工作实施流程,符合实际工作规律。
为了使项目式教材更好地满足学习者职业岗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拓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编写组以岗位职业能力生成为核心,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和教学训练大纲进行教材设计与开发,既要以“适度、够用”为标准涵盖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反映课程的特点。
在教材建设过程中,编写组按照“剖析岗位需求—明确学习目标—细化知识要点—精选教学案例—重构知识体系—搭建项目任务框架—实施智慧化升级”的步骤,形成了“基于任职岗位工作任务”的教材建设思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训练目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材设计开发:(1)在教材框架设计方面,以人的认知规律为基础,结合岗位工作流程,采取模块化设计和项目任务式编排方式,从理论知识到岗位技能和实践应用,渐进式挖掘教学内容,发挥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2)在教材内容的整合方面,在分析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工作需要什么,教学中就讲授什么”的思想,将专业知识体系与任职岗位需求相互融合,通过设置项目任务,将知识与技能学习元素分解为多个知识点,融入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具体的项目任务,突出教材内容的岗位指向性;(3)在教材的呈现形式方面,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搭建“图文教材+模拟训练平台+VR虚拟训练平台”三位一体的智慧化教材形态,发挥教材的可读、可听、可视、可实操功能。
例如,在任职岗位课程“超声检测技术”的项目式教材建设过程中,编写组以“为战育人、立德树人”为思想引领,在内容设置上兼顾完整性、专业性、实用性、为战性、铸魂性,在形式设计上兼顾信息化、立体化、新颖性,在调研分析部队无损检测岗位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项目任务式改造,将超声检测技术的理论、设备、工艺、应用案例以及新技术融入与无损检测岗位工作紧密相关的具体任务,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注重“做中学、学中做”,从而为学习者构建任职岗位必备的超声检测知识和技能体系,使学习者具备航空装备超声检测的理论基础,形成运用超声检测技术解决航空装备保障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塑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机务作风,以及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项目式教材的内容应以岗位能力生成为核心,依据岗位职业的需求设置教材内容。其中,教学项目的设置是项目式教材的关键环节,起到对知识和技能的承载作用。在设置教学项目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教学项目要具有典型性,选用的项目案例既要具有教学功能,又要契合工作实际,大部分教学项目可来源于真实岗位工作,与实际工作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复杂或简单,要对其进行加工和提炼;(2)教学项目要具有进阶性,项目式教材中的各个项目之间要符合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任务,同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项目设计往往以能力形成为出发点,以能力形成为落脚点;(3)教学项目要具有实用性,设计的项目任务应与当前实际工作具有直接联系,能够实现课堂与岗位的无缝对接,达到毕业就能上岗的要求;(4)教学项目要具有拓展性,设计的项目任务应既能反映当前的工作需求,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期性,能够对今后岗位任务的拓展起到启发和引领作用。
以《超声检测技术》教材为例,编写组按照“基于任职岗位工作任务”的教材建设思路,以超声检测技术的岗位应用为主线,以培养无损检测岗位任职能力为目标,以加强技能训练和方法应用的岗位能力生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分“任务提取—知识点划分—程序化整合”三个环节开展教学项目设计。(1)任务提取。编写组赴部队与一线保障专家一起开展岗位能力分析,梳理无损检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并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训练大纲对工作任务进行分类、整合,提取典型工作任务。(2)知识点划分。将原有的课程知识框架细化为具体的知识点,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划分知识点,形成以“典型任务为牵引的知识点体系”。(3)程序化整合。无损检测工作有固定的检测工序,涉及的学科领域多、知识面广,是一项综合型学科。因此,教材编写过程中需要根据岗位能力生成规律,按照程序整合项目,形成能力渐进式内容体系。
从教材的具体内容上看,本教材按照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再到新技术拓展的认知规律,将超声检测技术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划分为“原理—设备—工艺—应用—新技术”5大篇章。其中“入门篇”主要阐述学生必备的超声检测技术理论知识,为学习者后续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在内容的设计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结合后续的知识拓展,选取必需的理论知识,弱化了对公式的推导和计算;“设备篇”部分采用了理论阐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的编写方式,主要阐述超声检测的各类检测设备的功用、组成、操作与维护方法以及性能测试方法,该部分内容既有利于学习者理解设备原理,又能使其掌握设备操作,具备正确选用、使用和操作设备的能力;“工艺篇”部分采用任务引导的方式,主要阐述航空构件超声检测方法的操作流程,是技能训练的基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掌握超声检测的工艺流程,具备基本检测能力,尤其是缺陷识别能力;“岗位篇”部分以典型航空构件检测案例为任务引导,以飞机维护规程和无损检测工艺手册为依据,阐述超声检测技术在航空装备保障工作中的应用,是岗位能力最终生成的关键环节,可促进学习者具备运用超声检测知识分析和解决航空构件及特种装置的损伤检测问题,以及独立开展超声检测工作的能力;“新技术篇”主要阐述目前超声检测新技术及其应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岗位需求,选择性地开展学习,使学习者具备自主开展技术革新的能力。
从教材的呈现形式上看,为了发挥教材在教学全过程中的知识引领作用,拓展教学渠道,实现教材的“可读、可听、可视、可实操”功能,本教材还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了智慧化升级,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下载教材的电子资源,包括教材文稿、PPT讲解、微课视频、MOOC等。
1.在教材内容设计上,体现了体系性、岗位性和铸魂性。为实现“为战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教材在内容设计方面兼顾了内容的完整性、专业性、实用性、岗位性、铸魂性,在分析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以“适度、够用;实用、管用”为原则,将超声检测技术知识体系划分为5个模块,分解为与无损检测岗位紧密相关的5个篇章22个项目69个典型任务。通过任务的实现引导学习者学习,让学习者不但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知道如何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任职岗位工作,发挥教材内容的岗位性,达到“为战育人”的目的。同时,根据每一个篇章的内容特点,设计了航空机务工作的思想政治金句,使学习者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体会机务精神、战斗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引领,发挥教材的铸魂性,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2.在教材形态设计上,体现了信息化、立体化、可读性和新颖性。为突出“以学为中心”的技能导向教学理念,本教材在形态设计方面兼顾教材的“信息化、立体化、可读性和新颖性”,致力于为学习者打造一部“爱学、便学、好学”的教材。采用“项目任务式”的教材形态,将岗位要求划分为具体的项目任务,通过任务的实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提高本教材的适用性。同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文字教材+模拟训练平台+VR虚拟训练平台”三位一体的智慧化教材形态,为课程的教与学提供了灵活、开放的教学资源和方法途径,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1.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教材建设,发挥了课程教材的思政育人作用。为了发挥课程育人作用,编写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教材思政一体化设计,通过撰写系列航空机务思想政治金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材,发挥课程教材在培养“通原理、懂设备、精工艺、熟操作、勇质疑、爱岗位、甘奉献”的德才兼备岗位合格探伤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2.将岗位工作任务融入教材建设,开发了项目任务式新形态教材模式。编写组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剖析部队无损检测岗位需求,依据岗位分工及工作要求,将无损检测专业岗位中从事超声检测工作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划分成项目与任务,形成了“项目任务式”教材建设模式。
3.将信息技术融入教材建设,创新了“新形态纸质教材+模拟训练平台+VR虚拟训练平台”三位一体的智慧化教材建设模式。
编写组在研究智慧教材内涵的基础上,按照“剖析岗位需求—明确学习目标—重构知识体系—细化知识要点”的编写思路,采用二维码、手机App、沉浸式虚拟现实等技术,搭建具有交互学习功能的网络学习平台、实操技能模拟训练平台,形成集“纸质教材+网络学习平台+技能实训平台”的可读、可听、可视、可实操的三位一体智慧化教材,为学习者提供多途径集中学习或碎片化学习的方式。
项目式教材的使用通常都配合“以学为中心”的项目式教学的开展。由于教材在建设之初就已经考虑了内容的岗位性、进阶性和适用性,因此对于教师来讲,可以按照教材内容安排教学进度,针对不同项目要求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比如设计教学任务、准备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编写教案、完善教学文书等;对于学生来讲,可以在工作任务的引领下,制订任务实施方案,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职业情境的熏陶,体验工作过程,掌握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教材经过智慧化升级后,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智慧教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开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练习。
军士职业教育的基本指向就是部队岗位需求,笔者认为项目式教学是课堂对接岗位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而好的项目式教材能够充分发挥其在项目式教学中的推进作用。开发的项目式教材经过两年的应用,促进了“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教材内容精练,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突出了实操技能和岗位能力的训练,与传统教材相比,该教材的可读性更强,学习效果更好。后续课程组将持续优化完善教材的任务设置以及信息化内容更新,将课程教材与新形态教学模式相融合,更好地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