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宋 俊,钱 星,陈佳纯,夏珍珍
(华中科技大学 a.学生工作部;b.管理学院;c.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本举措,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全面推进学生资助精准化,切实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效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方向[1]。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完善精准资助育人,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2]。为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和国家人才发展新需求,做好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是各地高校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和构建新时代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核心和重点[3]。本课题组以所在工作单位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式,围绕精准认定和资助育人两方面调研我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和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对策,从而完善我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推动困难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高校构建切实可行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高校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4]。华中科技大学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勤工助学为主要手段,以多元化的奖助学金为激励,以困难补助和学费代偿为补充的多元化帮困助学体系。为推动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构建和落实,学校围绕精准认定和育人成才两方面进行政策革新。
学生资助工作中最关键的是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认定。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经济困难认定标准不够客观的问题:一方面,学生提供的个人信息与其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出入;另一方面,资助工作者执行中存在主观性较强、标准不统一等问题[5]。鉴于此,我校采取了基于学生“基础资料+综合数据”的家庭困难认定模式进行“四级认定”,即个人提交申请材料—学院依据学生资料做出困难等级初步判断—以学院副书记为核心的院系认定评议小组复核认定结果—学校资助中心组织校级资助评议小组结合学生校园卡大数据确定复核把关。学生校园卡大数据对每位学生的在校消费、出入校园等指标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画像,并将画像结果与初步认定名单进行比对,最后反馈至院系,再次核查之后确定家庭困难学生名单。
发展型资助是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不足集中体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追求美好生活、渴望改变家庭命运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之间的矛盾[6]。在此背景下,我校通过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各类奖助学金+困难补助”,设立“三助一辅”勤工助学岗位,“一人一策”精准提供就业帮扶,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以及定期对全校学生进行“诚信·励志·感恩”主题教育等措施,积极从物质帮助、能力拓展、就业帮扶、心理辅导和道德引领等方面推动经济困难学子发展成才的工作。
为具体掌握我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认定和资助育人的政策效果,本文基于我校2016—2020年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名单的数据分析和全校研究生资助情况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和评价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设计与落实情况。
1.“四级认定”模式需要不同层级的参与,目前存在资助工作者培训监督机制缺位情况。困难认定各环节中,困难等级修正率的变化能反映不同层级的资助工作落实情况。根据比对分析,从辅导员到学院的认定环节,等级修正率仅为3.44%,而从学院到学校资助中心的认定环节,等级修正率为22.86%。不难发现,辅导员到学院环节的困难等级修正基本不变,但是在学院到学校环节的困难等级修正却急剧增加,突出表现为特别困难等级的调整。
2.运用大数据技术辅助认定工作,有效提高了认定精度。数据显示,初步困难认定名单和最终困难认定名单的等级修正率为35.98%,并且等级修正主要集中在困难等级到一般困难等级的调整上,表明将学生校园大数据融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调查显示,64.90%的学生认为当前学校采用“学生个人材料+校园卡大数据”的家庭困难学生认定模式是科学、准确、有效的,82.15%的学生赞同当前学校采用“四级认定”的家庭困难认定程序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以上调研结果说明,基于学生校园卡消费的综合数据有效补充了学生信息,有助于识别学生经济困难程度,区分“假困”和“真困”,进而提高困难认定精度。
3.相较于困难认定审核工作,我校需强化困难认定的事前宣传普及和事后的监督反馈工作。根据问卷调查:一方面,高达48.73%的学生声称不太了解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66.21%的学生认为家庭困难学生未认定是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另一方面,43.63%的困难学生会出于种种顾虑而选择不对院系评定的结果提出意见。调查结果反映出我校困难资助政策的宣传普及工作不到位和意见反馈渠道受阻的问题。
1.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帮助效果显著,资助深度仍需进一步加强。经济需求始终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础需要。调查显示,超90%的困难学生表示目前获得的各项资助可以基本或完全维持日常开销。但从学生个体需求和资助育人的角度看,经济困难学生还需要一些更好的保障。课题组调研了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当下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需求,发现设立专项奖助学金以切实满足学生生活和学习需要、拓展勤工俭学渠道为学生提供受助机会、资助贫困生参加实践锻炼以提高综合能力是经济困难学生对当下改善学校资助工作提出的前三大需求。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困难学生对资助的需求不仅是简单的经济资助,他们需要更为多元化的资助方式来帮助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2.“三助一辅”岗位有助于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对自身能力拓展有更多需求。相对而言,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有较多资源,经济困难学生要改变自身现状,更多地要靠自身的奋斗。面对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要求,加之锻炼机会较少,经济困难学生更加迫切地需要能力锻炼。根据困难学生对“三助一辅”岗位评价的调查结果,认为“三助一辅”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方面素质能力的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对能力拓展还有更多的需求,超半数的经济困难学生希望学校能够资助其参加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超三分之一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资助具参加出国出境交流活动,以拓宽学术视野。
3.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不对称,但资助育人理念和活动得到广泛认可。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发展至今,相较如何增加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资助,对如何解决因为贫困而产生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则较少。调查结果显示,36.78%的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资助存在物质与精神方面不平衡的问题。对此,学校也尝试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资助育人活动,注重学生精神需求的满足,以期为学生提供心理关怀和精神支持。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超九成的学生认同发展型资助体系的“学校资助—学生自助—学生助他”育人理念,超八成的学生认可资助育人活动的重要性。
1.畅通资助者与受助者的双向“发声”渠道。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政策的事前宣传和普及是资助者对受助者的“发声”,认定结果的事后监督和反馈是受助者对资助者的“发声”。“发声”渠道的畅通是做好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开局之要,也是完善困难认定工作的关键。为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大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调查,64.55%的学生支持“辅导员向新生宣讲资助政策”的宣传途径,46.11%的学生同意通过“加强校园新媒体建设,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加强宣传。基于学生反馈,学校可增加资助宣讲人员,拓展新媒体宣传渠道,要求院系进行新生资助宣讲等。另一方面,学校应提供学生意见反馈渠道。学校可通过拓展网络工作平台、线上问卷调研和线下院系考察等方式获取学生意见,针对学生意见及时展开摸底调查,以发挥学生群体对资助工作的监督作用。
2.加强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性。首先,应配备充足的专职专业的资助工作队伍。从学校层面而言,要增加专业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提升资助人员的专业性。从院系层面而言,目前各院系的学生资助工作主要由辅导员负责,其精力投入和专业能力与资助工作的要求往往存在一定差距,学院应根据现实情况通过增加专职工作人员和合理分配资助工作以解决资助工作“紧凑”的问题。其次,学校应加强工作队伍的日常培训。在工作实践中,资助工作者常常面临指标和政策把握不全面的问题,常结合人生履历和工作经验开展经济困难认定工作,进而导致基础环节的认定工作缺乏科学性。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学校和学院层面的资助工作培训,促进学院间、学院和学校间资助工作的交流与联系,从而促进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和提高学校整体资助工作水平。最后,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资助工作监督机制,通过建立资助项目数据档案和资助工作者数据档案等加大对资助工作的监督力度。
3.灵活融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和技术变革的背景下,资助工作者应积极灵活地把握校园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完善学生资助服务。一方面,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识别平台。学校应全面采集学生信息,如个人信息、学科背景、生活轨迹和奖贷助记录等,构建受助学生认定和量化资助模型,如消费位置参数、致贫因素分析等,进而为学生全息精准“画像”,准确识别经济困难学生,确保资助标准与经济困难学生当下需求和未来潜力相适应。另一方面,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动态帮扶平台。发展型资助体系落实成效低的一大原因是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因素。因此,学校可尝试运用大数据的追踪和分析技术,动态了解和管理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需求。
1.拓展资助深度,多元化扩展资助资金来源,建立协同资助育人机制。资助育人不只是高校的责任,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积极参与资助育人工作。一是政府要合理分配教育经费,引导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建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监督与奖励机制,激励高校积极践行资助育人理念。二是政府和高校通过向社会宣传,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引进社会资助资金支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如引进企业、社会公益基金及私人等多方力量。三是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要积极配合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并自觉承担教育和影响学生发展的责任。多元主体的积极广泛参与,有利于构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协同资助育人机制,进一步拓展资助的深度和广度。
2.完善资助内容,切实关注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求。为支撑人才培养体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前我校资助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资助内容,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助项目和资助平台,从物质帮助、心理引导、能力拓展和精神激励等方面帮扶经济困难学生,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和持续的成才与发展。一是在提供资助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受助学生的内心感受,尊重受助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恰当的形式及时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精神支持。二是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帮助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个体的发展需求。资助体系应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机制,设置多元化的资助项目和资助平台,如与企业合作,提供更多种类的助学岗位等,注重对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
3.强化资助传播和解释工作,并与责任教育相结合。有效传播资助工作理念是高校资助工作发挥全方位育人作用的重要途径。当前,部分学生对资助理念存在片面的认识,认为政府和高校应当给予资助以帮助其完成学业,存在感恩与责任意识薄弱的问题。对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资助育人功效,参与资助的多元主体应强化对资助政策的传播和解释工作,让资助工作更加透明化,以促进教育公平。资助的传播和解释工作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资助政策、资助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以及资助育人相关的教育理论准备等,其目标是使受助者充分理解资助工作的育人理念,促进资助育人功效的发挥。同时,责任教育也至关重要。个人不能仅关注自身的发展,还要承担起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因此,应当将资助传播和解释工作与责任教育相结合,促进资助政策全面覆盖,培养受助者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