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罗斯,李媛,雷鸣
[摘 要] 研究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新生力量,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向社会输送符合当前农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是地方性农业院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肩负的使命。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调研分析当前地方性农业院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农业科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结合地方农业发展特色创造产学研融合共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为完善和优化学校研究生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农业院校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新农科;地方性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地方性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与实践”(2020JGYB114)
[作者简介] 罗 斯(1985—),女,湖南浏阳人,理学博士,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李 媛(1982—),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农业资源利用研究;雷 鸣(1975—),男,湖南郴州人,理学博士,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1-0173-04 [收稿日期] 2022-05-23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在我国,农业型人才的培养、农业科学的研究、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以及农业产业的开发都要以农学教育为基础。作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农业院校对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大责任。在几十年的教育发展变革中,高等教育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农业院校的变化尤为明显。地方性农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本省、本地区培养高级农业人才,它们主要的发展方向是朝着综合性大学转变,服务地方的农业发展和建设,以及为地方培养高层次农业人才[1]。因此,基于乡村振兴对人才迫切需求的现实和新农科人才培养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新时代要求,认清农业科学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建立具有“三农”情怀的高质量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地方性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背景
(一)乡村振兴与新农科建设的时代要求
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稳步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的农业高素质人才是当下尤为重要的事[2]。2018年11月1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新时代云南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9年2月,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在谈到新农科建设时指出,重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3]。2019年6月,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安吉共识》从根本上回答了涉农高校“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4]。
关于新农科概念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新农科的诞生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新材料、新能源及社会科學等方面的融合,丰富传统农业的内涵[5-6]。还有作者指出,比起传统农业,新农科的针对方向更加广阔,更符合国家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发展需求,以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区域协调发展为重大使命,主张强化学科创新与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符合未来“三农”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目前,国内部分涉农高校已如火如荼地开展研讨和实践,积极更新思想观念,主动适应,积极求变,谋划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融入新农科建设,不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农学类研究生培养现状
新时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来的研究生非常抢手。研究生在应用能力和创新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王海霞等[8]研究认为,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创新教育的路上有正确的方向;(2)加快推动学科交叉,丰富教学模式,促进全面发展;(3)帮助并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知道实践的重要性;(4)加强对外学术交流;(5)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农学类研究生提供更大的平台;(6)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等。徐菊芬等[9]表示,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农业,促使农科研究生不仅在知识结构的储备上要更加丰富,更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郭永霞等[10]指出,高级别人才的培养不只体现在课堂上,还要建立创新基地,与其他单位如科研院所、企业等发展合作,充分运用社会资源。
(三)地方性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面临的现实挑战
新农科农业新型高级人才培养是国家为适应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农业发展速度加快、农村产业升级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提出的教育转型的目标与要求[10]。当前,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培养应主要面向农业生产一线和市场实际需求。当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以实践为基础培养研究生非常迫切。长期以来,农业院校秉持行业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农业环保高级专门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级农业人才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短板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目前,许多地方性农业院校的研究生部门不顾自身所处环境,偏离实际,甚至是超越现实,在研究生招生中盲目开办新专业、热门专业,无目标扩大规模状态,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上不明确自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2)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缺乏特色。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有些地方性农业院校没有体现出农业特色,缺乏农业研究生风采,或者没有紧跟社会变化、继承学校精神、传承学校文化,培养的研究生没有深入进行专业知识的拓展与实践,往往忽略了农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忽视了当前急需能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难题的人才诉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需人才还有一定的差距。(3)农业院校培养的研究生依然是重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过于简单,仅以其他院校的标准,如发表论文数量、学位论文审查结果等,来判断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否达标,缺乏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体系,没有真正将产教融合发展理念贯穿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而且在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上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二、新农科背景下地方性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的重任,但目前我国农科类专业仍存在发展模式固化、学生知识面单一、应用能力欠缺等问题[12]。采用产学研合作方式培养人才,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对培养过程诸要素构成标准与运行方式所做的规划与安排,也是一种有效解决农业科学类研究生培养瓶颈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知农爱农教育
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对其进行爱农村、爱农民、爱农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开展就业引导,强化服务基层、服务农业的责任感;弘扬涉农榜样,树立专业自豪感;开展涉农实践,增强乡村振兴使命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强知农爱农教育。
(二)培养目标体现社会需求
地方性农业院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为了培育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新型农科高级人才,因此,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培养农科类研究生的目标和导向,注重其在专业基础知识应用和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实现产学研共同育人的教育目标,各方必须在需求态度与认知上保持一致,共同规划培育目标与方向,转移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有效的学习途径。
(三)培养体系适应农业发展
农业科学是一个宽口径、覆盖面广的应用科学领域,其理论源于对实践的归纳与总结。农业科学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一方面打通学科内的主干课程,推动学科内部交叉;另一方面,打破传统意义的学科边界,科学设计多学科交叉融合且符合生产需求的课程体系。此外,还应加强实践性课程学习,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理论应用能力,确保研究生既能扎实掌握农业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拥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综合能力,毕业后能够成为承担农业科学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3]。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优化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应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的评价考核体系,推动导师自身素质与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在选择方式和指导方式上,尽可能实行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制度和双导师制度,两位导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分工明确、配合密切,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此外,整合农业科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信息科学、资源与环境等学科资源,充分发挥各学科背景优势,建立跨专业导师团队,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五)结合地方农业发展特色
作为地方性农业院校,应加强地方和高校优势资源的整合,推动科技与农业特色产业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因此,地方性农业院校应做好充分的社会调研,认真分析地方农业发展形势,采用院校与政府、院校与企业合作等方式联合培养人才,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建立多样化、全方位的实践基地,或者与政府、企业联合创办项目,构建学科与社会力量优势互补的开放型培养模式,培养能够解决地方区域农业发展实际问题的高层次科学人才。
(六)完善質量监督评估体系
在意识形态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导师队伍强化、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等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通过研究生自我评价、师生互评、不同院系之间相互评价、咨询教育行业专家、农业企事业单位实习检验等手段,对新型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此外,构建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改进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创新项目的评审方案,并考虑在学院层面设立研究生创新奖励基金。优化研究生津贴/酬劳构成及发放依据。丰富研究生奖励手段和形式,除物质奖励外,精神奖励同样重要,通过发放证书、加强宣传、邀请校报或地方媒体对特别优秀的研究生进行采访和报道,为其他研究生树立榜样。
结语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本科教育,属于个性化教育。地方性农业院校农科类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地方与区域农业发展输送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完整知识背景、懂技术、能应用、会创新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目前,地方性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尚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合理、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轨等问题。本文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对地方性农业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展开研究,以培养“卓越农业新才”为重要使命,探索以“跨专业、跨学科、多维度”为特色,以提升服务农业的意识形态、助力农村产业发展的知识技能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创造能力为目标任务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以期为提升我国农业科学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勇,陈艳慧,李博,等.地方农业院校在顶层设计视域下的研究生人才培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3):239-242.
[2]韩天琪.新农科:新在“农”,也新在“科”[N].中国科学报,2019-08-13(005).
[3]教育部:大力发展新工科 新医科 新农科 新文科[EB/OL].(2019-02-26)[2022-05-13].https://news.cri.cn/20190226/1b4cd451-6058-3f06-5ee1-7edd8fb75126.html.
[4]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安吉共识》[EB/OL].(2019-06-28)[2021-12-01].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628/c1006-31202615.html.
[5]刘竹青.“新农科”:历史演进、内涵与建设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18(1):15-21+92.
[6]郝婷,苏红伟,王军维,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8(3):55-59+94.
[7]雷東阳,旷浩源.面向新农科的高校农学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100):5-7.
[8]王海霞,周顺.农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价值工程,2012,31(36):213-214.
[9]徐菊芬,阮秀梅.浅谈农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1(S1):85-86+98.
[10]郭永霞,鹿保鑫,阮洪生.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体系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6):81-83.
[11]许艺娜.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海峡科学,2020(1):92-94.
[12]雷东阳,旷浩源.面向新农科的高校农学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100):5-7.
[13]许星.“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农科类院校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12):48-51.
Post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Model in Loc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LUO Si, LI Yuan, LEI Ming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China)
Abstract: Postgraduates are the new force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the mission of post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of loc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to reform the training model and deliver qualified talents wh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deep-seated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of loc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actively explores the training model that adapts to the new era and serv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l that integrates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s established by clarifying clear training objectives, perfe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tutor team construction an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and optimizing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Key words: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loc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postgraduates; training model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