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 要] 海南省小学科学课程存在课程标准落地难、完善的课程资料少,以及科学课程的相关研究少等发展困境。海南省小学科学教师存在专业成长难、科学教学投入、产出比例高等挑战。以上这些因素极大限制了海南省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双减”政策的落实是小学各个学科自我成长的关键时期。借此契机,可采取选拔合格教师,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优化课程资源,贯彻新课标理念;加强小学科学方面的相关研究;多方合力,促进科学课程正常开展;等等模式。
[关键词] 小学科学;“双减”政策;策略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地课题“海南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落地研究”(JD19-10);2021年度琼台师范学院校级课题“小学卓越教师全程化实践培养模式研究”(QTjg2021-15)
[作者简介] 吴小霞(1979—),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与科学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07-0041-04 [收稿日期] 2022-04-20
自2017年秋季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科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这表面繁荣的背后,是制约科学课发展的藩篱导致的困局。长久以来,限制小学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其“副科”的尴尬地位,科学课几乎不存在于小学设置的课表之中,即使课表中出现了,也不意味着科学课堂的呈现。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了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1]。“双减”政策既是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打破以往小学“唯分数”单一评价模式和“主副科”科目界限的重要契机。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就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2]。科学素养一直是海南省小学生的短板,这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不良后果。从长远来看,在当前“双减”政策落地时期,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是一种机遇。
一、海南省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困境
(一)科学课程标准的落地难
新课标将小学科学课程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及STSE(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将18个主要概念以学习进阶的方式分解成75个学习内容,并分布在三个学段的课程内容中。
将新课标真正落实到一线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科学教师需要对新课标的内容极为熟悉,并具备较为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可以将科学课四大领域的内容灵活切换,熟悉并掌握每一领域的主要概念,能以学习进阶的方式对其进行梳理,尤其是新加入的技术与工程领域。(2)科学教师需要全面了解1~6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将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贯穿科学教学。(3)教育相关部门对新课标的研究可细化为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帮助,即新课标应转化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
然而,新课标在海南省的落地极为困难。首先,小学科学师资队伍极为薄弱,專业的科学教师比例低,兼职的科学教师学历、层次差异大,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一位专职科学教师,新课标在这样的一支教师队伍下根本起不到相应的作用。新课标的解读到落地需要海南省教培院等教育相关部门的扶持,简单地培训也仅仅是听过而已,难以达到相关要求。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部门之一,对新课标的研究太少,对一线小学教育的关注度低。新课标作为指导一线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在海南省新课标的落地过程中,需要具体解读,并将其拆解为适应教师授课的指导性材料,才能真正起到对小学科学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这一系列的问题显示出新课标在海南省落地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二)完善的科学课程资料少
教材是新课标落实的重要载体。海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四面环海,既有航天城,也有火山口、海底世界、湿地和红树林等丰富的资源,将这些资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编制成为适应海南省小学科学教学的琼教版教材,对海南省科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除了通用于全国的科学教材外,海南省目前没有为科学教师提供较完善的课程资料,这是科学教师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
科学课与其他学科不同,科学探究既是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科学教学的教学目标。每一节有效的课堂都需要借助一些辅助的教学资料,仅仅是PPT课件的呈现或传统的讲述教学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让小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科学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辅助材料。小学科学涉及四大领域,每个领域又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对教师获取相关的资料形成了约束,导致备课的要求大大提高,这是制约海南省小学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科学课程的相关研究弱
科学课是在2000年后才开设的,相对语文、数学等学科,起步晚,发展慢。海南省的高等学校中只有一所学校设有科学教育专业,能为小学科学培养必要的师资。在中国知网输入海南省科学教育,仅有6篇文章,可见对海南省科学教育的思考较少。
学科的发展除了一线教师的执行外,更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撑。海南省从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研究的人员较少,对海南省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没有发展的强劲动力。教学与教研是不可分割的,教研为教学提供思路和发展方向,教学为教研提供实践途径,二者有机结合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极大提升。简言之,海南省的小学科学教育后劲不足,科学教研的支持力度不够。
二、海南省小学科学师资队伍的困境
(一)科学教师专业成长难
科学教师的职业要求较高,既要求其具有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又需要必要的科学教学技能,同时一专多能,这是保障科学教学质量的基础。而海南省科学教师队伍的学历参差不齐,专职教师少之又少,其所学专业只涉及四大领域的其中之一,这样的教师队伍从教后会感到力不从心,对新课标和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不到位,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职后的相关培训中,对四大领域的相关内容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科学教学技能是专业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尤其是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多数科学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一知半解,在授课中,无法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只能做到“形似”。科学教师在职后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有关科学探究的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另外,教師职称晋升是一线教师的核心问题。科学教师的晋升之路相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来说困难更大。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制约小学科学发展的因素。
(二)科学教学投入、产出比例高
从课程实施来看,一节普通的科学课需要准备很多的教学资料,才能保证课堂的正常实施。有些教学资料需要购买,有些教具需要自己制作;有些材料需要提前准备,有些实验需要教师先操作一遍;有些材料需要新鲜的,有些实验又需要较长的周期。这些因素使得科学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制订计划,既要准备上课的教学内容,又要提前做好材料的经费申报和购买安排。然而,前期的投入可能最后只能上一节课。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教师的准备工作除了写教案、备课、制作ppt课件外,还需要准备很多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等,而且每次上课都需要准备这些相关的材料。假设其他学科教师备1节课的投入是1课时,可以给1个班上课,那么这位教师的教学投入、产出比例为1∶1,而科学教师备1节课的投入是2课时,每个班在授课前都要进行备课,所以科学教师的教学投入、产出比例为2∶1。显然,科学教师的教学投入、产出比例更高。最重要的是,每一次的课前准备都需要教师亲力亲为,而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因此,这也是影响小学科学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科学发展策略
“双减”政策的落地,势必会影响小学当前的课程设置。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儿童的健康学习,将会开设一些适合儿童发展的新型课程,这是科学课程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选拔合格教师,提倡终身学习理念
学校是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小学科学教师是这一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合格的科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科学技能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双减”政策的落实促使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科学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提高其入职门槛,尤其要重视教师的学科背景,选拔合格的教师加入科学教师队伍。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电脑、手机等已成为生活中的日常物品,小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获取一些学习信息。小学生精力充沛,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现状。在当前师资匮乏的情况下,具有持续学习精神的教师,可以逐步培养其成为合格的科学教师。
(二)贯彻新课标理念,优化课程资源
按照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科学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鉴于此,控制班级人数在25~30人,可以将其分为6~8组,这样才能使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使得课程真正面向全体学生。3~4人一组分组探究,既可以保证独立思考,又兼顾了合作与分享;小班制授课更便于开展科学活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频繁,更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科学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引领者,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探究科学的奥秘,即学生主动解决发现的科学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具体而贴近其生活经验的素材更能激发儿童的学习潜能。海南省具有很多资源,如海洋、湿地、热带雨林、火山口、卫星发射中心等,这些都是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的,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优化,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开展教学。例如热带雨林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可以开展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达到新课标的授课目标。首先,在一二年级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识别海南省特有的生物资源;其次,追问为什么这些生物会生活在热带雨林,引起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思考;最后,追问这些生命如何实现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延续的思考。现在的教材一般都是将每一个内容零散地呈现,使课程内容较为片面,很多学生不善于总结归纳,知识结构依然是零散的。新课标强调学习进阶,在一个小学生熟悉的环境里,优化课程资源完全可以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三)加强小学科学方面的相关研究
在科学教学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当前“双减”政策下怎样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生科学作业形式,课堂教学中的课堂纪律问题,以及如何引领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等等。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未来教师的培养基地,应承担起一线教师职后相关问题的研究,为基础教育建言献策。高等师范院校应抓住师范教育的本质,认清自身的职业特征,服务基础教育,同时通过对基础教育的相关研究反哺自己的师范教育,对相关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等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深入研究也为大学教师的授课提供了素材。
“双减”政策的落地给一线科学教师带来了一些困扰,高等师范院校可以与小学教师共同研究,从学生、教师、学校等角度进行思考,对教学、课程设置、作业形式等方面进行思考,但是高等院校与小学教师之间如何实现关联,打破彼此之间的关系壁垒,也需要借助一定的契机,例如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等。一旦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了,就会实现双赢。
(四)多方合力,促进科学课程正常开展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科学课程的开设具有促进作用,教育相关部门应借此契机给科学教师相应的编制和待遇;小学校长也应重视科学教学,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学校的需要和困境;社会新闻媒体等应关注儿童的科学教育,向家长和学生宣讲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教师更应承担起自己的教学责任,上好每一堂科学课,真正让小学生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小学科学课程的正常开设需要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等多方支持。
21世纪的中国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基础科学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小学科学教师具有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海南省在新课标落地、科学课程资源和科学课程研究等课程实施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小学科学教师因学历背景和科学课的特点致使其發展陷入了困境,这些都是限制海南省小学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双减”政策的落实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契机,只有选拔合格的科学教师,才能有效开展科学教学;只有教师加入科学的教学研究中,才能主动去思考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从而使自身得以提升。因此,小学科学教育只有扎根到课程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2-03-14].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7/t20210724_546566.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4.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s in Hainan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WU Xiao-xiaa, b
(a. Faculty of Science,b. Key Laboratory Of Child Cognition & Behavior Development Of Hainan Province, Qiongtai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1127, China)
Abstract: Hainans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has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such as difficulty in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standards, lack of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materials, and weak scientific curriculum related research. Haina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have challenges such as difficulty in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high science teaching input/output ratios. These factors are extremely challenging. Great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in Hainan Prov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the self-growth of various disciplines in primary schools. Taking this opportunity,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can be adopted: select qualified teachers and promote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implement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optimize curriculum resources; strengthen relevant research in elementary science;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courses.
Key words: elementary scienc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strategy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