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黄泽华,黄元盛
(1.泰国先皇理工大学 工业教育与技术学院,泰国 曼谷 10520;2.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材料与食品学院,广东 江门 529090)
工匠一词来源于古代,进入21世纪后,工匠的范畴被扩大到了各行各业的拥有优秀技能或技术的工人。工匠精神是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具有跨时空、跨国界性,比如中国春秋时期的鲁班、德国机械工业、日本电子工业、瑞士钟表业工人的工匠精神等,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学习[1]。现代工匠精神来源于产业,反过来又促进产业的发展。现在全球政治经济界、学术界都在研究工匠精神[2]。到目前为止,工匠精神的挖掘与传承已经从行业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比如瑞士工匠精神,瑞士在19世纪就实行学徒制,并且形成了制度化[3]。当前高校都在探索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探索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工匠精神培养相结合的方式[4]。现代工匠精神与古代工匠精神会有所不同,这也表明工匠精神是随着经济发展、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本文正是基于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对现代企业的工匠进行定义及分类,并对现代工匠精神的成因进行分析。
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爱岗、精益、专致、创新等方面,是个人职业道德、职业品质、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行为的综合表现[2,5]。工匠精神是工作者内在精神品质的表现,由其内在需求驱动实现。虽然不同时代的工匠精神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内涵是一致的。其一,爱岗。爱岗指的是工作者极其热爱自己的岗位和职业[2],把这份职业当作自己生活或生命的一部分来热爱,从而对自己的职业产生独特的感情,对外表现出为这个职业岗位而自豪和陶醉,因专注而将这个职业岗位当作自己的终生追求,不因任何的外在因素而改变。其二,精益。精益指的是工作者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对每一个产品或服务、每一道工序的每一细节都孜孜不倦,精心琢磨,追求极致,达到完美无瑕[5]。其三,专致。专致指的是工作者态度严肃谨慎,陶醉于个人的工作[2];行动上执着、着眼于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持之以恒,形成了几十年如一日的追求完美的精神。在爱岗、精益、专致、创新等工匠精神的内涵中,严谨专致比其他三方面更注重在时间上的体现。如果一个工作者没有超过十年以上的工作积累,很难体现严谨专致的工匠精神。其四,创新。创新是指工作者在追求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对认为比较完美的产品再寻找缺点,突破自我,从技术、工艺、品质等各方面追求完美、再突破、再创新的螺旋式循环上升过程。
随着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分工的细化,工匠概念的含义范围和层次越来越广,近年各行各业评选出的工匠,无论是行业种类、人员层次,都已经不是单一的基层工人,这种评选不是将工匠界定位为基层工人再进行评选,而是依据现代工匠精神的核心“爱岗、精益、专注、创新”[5]的含义界定参评人员的范围。工匠精神在越来越多的职业岗位中产生,工匠精神的作用越来越广。为了进一步发挥工匠精神在各个行业的作用,必须根据现代工匠精神对行业工作人员进行分类,确定工匠种类。
根据现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制造行业的工匠可分为操作技能型工匠、技术技能型工匠、管理技能型工匠三种。在这种工匠分类中,三种类型的工匠的知识、技能和技术是相互交叉的,将某岗位归入其中一类,只表明该岗位对某方面的要求更高。操作技能型工匠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也有相应的要求,但该类工匠更注重个人操作技能,技术技能型工匠是技术和技能并重的岗位工匠,而管理技能型工匠则是以管理技能为中心的岗位工匠。为了对制造业的各个岗位的工匠进行分类,本文选取制造行业企业作为研究平台,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根据各个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术,对生产制造企业的岗位进行如下细分:公司的总经理(正、副),中层管理部门经理包括研发部、技术部、生产部、品质部、财务部、仓管部、人事行政部、统计部等部门的经理;研发部包括研发工程师、研发助理;技术部包括工程师和制图员、工艺员;生产车间包括车间主任、生产工人、维修工、跟单员、质量检测工;财务部包括会计、出纳;仓管部主要是仓管员;行政人事部主要是行政文员;统计部则主要有统计员。其中培养操作技能型工匠的岗位有生产工人、维修工、质量检测工、制图员、工艺员。培养技术技能型工匠的岗位有车间主任、研发助理、生产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培养管理技能型工匠的岗位有跟单员、出纳、仓管员、统计员、行政文员。
工匠精神的形成有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工匠精神是工作者内在精神品质的表现,由其内在需求驱动实现,这种内在需求就是内因。工匠精神形成的外因主要是外在环境。工匠精神形成的内因和外因符合唯物辩证法关系,即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对内因具有促进作用。
工匠天生的内在精神需求是工匠精神形成的内因,内因对外的表现形式是个人的特长、兴趣和爱好,这种兴趣爱好是推动人自主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力。一个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符合其兴趣爱好,就能激发出其潜在的工匠精神,使其为了专注完成岗位的工作而废寝忘食。该兴趣爱好是先天性的,是推动工匠精神形成的内因。动手能力强是工匠人才的明显特征,很多例子表明工匠人才生来就不喜欢搞纯理论学习。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周浩就是典型案例之一,2011年,还是大学生的周浩从北京大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因为他从小的爱好就是拆卸组装机械,对北京大学生物专业偏理论的学习极不适应,考试成绩也比较普通,而当他转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后,在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毕业后留校任教,在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上又获得机械类比赛一等奖[6]。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多样化,人们可能会经历多种教育模式,最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才模式,特别是工匠型人才成才之路可能会更加崎岖。
一个人工匠精神的表现,除了个人兴趣爱好等内因,外部因素也促进了其工匠精神的形成。外部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等。环境因素主要指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促进了一个人的爱好的形成,比如,瑞士在全国倡导钟表业的工匠精神,瑞士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就会激发那些有动手天赋的人的工匠精神。经济因素主要表现为金钱激励作用,为了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人们会努力工作,而工匠的作品价值越高,其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合理提高,客观上促进其提高自己的技能,坚持出精品,有效推动其工匠精神的形成。
一个产业工作者能否成为工匠主要取决于内因,但其成长过程也需要外部的教育培养。工匠培养的实质是职业教育范畴,古代的工匠培养主要是以师带徒形式的培养,学徒这种古老的工匠培养模式仍然非常有效。现代的工匠培养已经上升为国家大事,使用了从古代到现代所有的教育技术。现代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工匠,国家通过政策制度支持全社会培养工匠,采用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教育方式和教育技术,将工匠精神培养作为行业振兴、产业提升的重要途径。
1.以师带徒。言传身教,有效提高工匠技能。工匠的培养都是从最基层的生产技能学习开始的。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匠育成方式就是师父带徒弟,即老工匠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的工匠精神传递给徒弟。现代工匠的培养一般从学校开始,在学校学完理论知识再到企业跟着师父正式学习技能。所以现代学徒进入企业后的学习和古代学徒相似,师父在生产过程中把生产技能传授给学徒,在这一过程中,学徒除了听师父的讲解,接受演示等示范性教育,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动手练习。因为现代学徒已经有了理论基础,学习效率会高于古代学徒,现代的以师带徒的言传身教的时间少于古代学徒。现代学徒跟随师父学习三年左右,掌握了生产的基本技能,但距离成为工匠仍任重道远,所以学徒在离开师父自立之后,最终能否成为工匠还要看学徒后继的努力和坚持。以师带徒,言传身教的模式更适合操作型工种,所以此模式更适合三类工匠中的操作技能型工匠的培养。
2.视听教育。使知识与技能形象化,有效提高工匠的技术技能。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教育阶段,但是视听教育仍然是学徒、工匠教育培养的重要教育技术。视听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多种媒体,形象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利用视听感官的功能,提高教育活动效果的教育模式[7]。教学手段主要有图片、模型、标本、幻灯片、投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电影等,教学活动形式主要有实验、实训、展览、参观、表演、旅行等[7]。人类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般抽象思维强的人容易成为理论家或科学家,而形象思维强的人更容易成为工匠型专家。视听教育技术将生产过程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展示出来,符合工匠的培养特点,所以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生产企业的学徒培养,仍然大量使用视听教育技术培养工匠人才。
3.信息化教育。形成时时处处教学的模式,促进工匠快速成长。信息化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模式,建设大数据教育资源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形成时时处处能学能教的教育模式[8]。信息化教育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8],使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趣味化、形象化、多样化、简单化,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快速提高学习成效。所以,信息化教育对各类工匠快速成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工匠精神的展示和教育方式涉及岗位技术、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等,特别是教育技术必须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使抽象化的工匠精神形象化。
1.工匠工作自然展示法。该方法指在无任何要求的情况下,工匠自然展示其日常工作,展示生产操作的全过程,该方法通常针对刚上岗的学徒展开。一般直接选择工匠正常上班的时间,工匠按生产流程正常操作,所以最能反映工匠的真实的各个操作技能。该模式较适合机械操作、产品检测等操作技能型工匠的培养,因为该类工匠的工匠精神往往体现在操作技巧上,工匠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及感观实时反映了工匠的技能水平。
2.工匠工作特定展示法。该方法主要针对已经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学徒。该类学徒已经掌握基本的技能,但对工匠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仍然处于摸索阶段。该方法由工匠或企业对生产工序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并选择生产的关键工序进行展示。由于经过充分准备,展示过程具有针对性,精确展示工匠技艺,促进学徒对关键技能的掌握。该形式较适合操作技能型工匠和少数技术技能型工匠的培养。
3.工匠讲座教育法。与其他普通讲座形式类似,工匠讲座由资深工匠主持,工匠讲述自己的人生理想、成长经历及体会,开设讲座的地点可以是会议室,也可以是生产现场。讲座若设在会议室可邀请工匠作报告,参与的学徒人数可以较多,受众面广,主讲工匠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展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但其缺点是无法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讲座若设在生产现场,则要求学徒人数不能过多,学徒在生产现场集中听讲,这种方式特别适合流水线生产工作的展示,或是演讲内容涉及大量实体设备的情况。因为工匠精神常与企业文化相关,在生产现场开展讲座可使学徒先感受企业文化和工匠的工作环境,再听讲座,使学徒感受工匠谈工匠精神是真实的,而非理论。在会议室进行的工匠讲座适合技术技能型工匠和管理技能型工匠的培养,而生产现场型讲座更适合操作技能型工匠的培养。
4.工匠头脑风暴法。该方法模仿管理学的头脑风暴法[9]来挖掘工匠精神。工匠头脑风暴法的过程与普通的头脑风暴法类似,邀请相同生产领域的工匠在正常融洽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氛围中以会议形式进行讨论、座谈,打破常规,畅所欲言。由资深老工匠担任主持人。过程一般由主持人设立主题,在会议开始前,主持人说明主题和目的,接着由现场工匠畅所欲言。工匠头脑风暴法与普通的头脑风暴法也存在不同之处,会议探讨的是同一领域的生产活动,参会的工匠有一定的共同语言,交流和沟通效率高,主要目的是通过头脑风暴法挖掘该领域的工匠精神的精髓,学徒通过旁听学习工匠前辈的经验和精神。该模式适合三种工匠类型的工匠精神的挖掘与传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