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听取和审议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是法律赋予县级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能。今年以来,海宁市人大常委会紧跟上级数字化改革步伐,在省人大环资委、嘉兴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指导下,积极探索数字赋能生态环保监督新路子,省、嘉兴市、海宁市三级联动,从梳理和建立“三张清单”入手,开发建设“潮城绿盾 168”生态环境监督应用场景并上线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
该应用场景以1(1项核心业务)+6(6大重点板块)+8(8个监督功能)为主要架构,实现“信息一网收集、现状一屏掌控、问题一览无余、指标一线监测、监督一贯到底”。
聚焦“1”项核心业务。以年度环境报告为核心,从每年听取审议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实施专项监督这一法定任务入手,拆解环境报告审议事前、事中、事后的工作流程、数据来源,制定目录标准、强化系统集成,力求政府完成目标任务进度及人大开展生态环境监督的全过程能立体呈现,全市各时段和各区域生态环境全貌能實时总览。
开发“6”大重点板块。根据生态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紧扣“环境状况”细化目标,在一级综合场景的基础上,分设水、气、固废、土壤、风险提示和其他共6个二级子场景,并按各自任务特点与监督需求作细化分解,突出任务执行,以“实时可视+图表分析”的方式多角度显示工作进展和任务执行情况,可实时了解和掌握各类环境状况。
设置“8”个监督功能。根据监督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设置“人代会监督”“常委会监督”“代表监督”“生态专题监督数据库”“民情风向”“综合评价”“分析预警”“镇街人大监督”等8个监督功能模块,发挥场景演绎、数据说话的数字化特有功能,力求增强监督实效。
该应用场景从延长监督链条、整合监督力量、创新监督方式入手,注重流程再造和制度重构,打破数据壁垒和协同屏障,强化系统集成和一体运行,重点在建好用好“生态专题监督数据库”上发力,实现了“大数据、小切口”的精确选题、“广咨询、深穿透”的精准发力、“全流程、节点化”的精细管控,切实增强监督的系统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下一步,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实用管用好用的改革取向,进一步深化完善,在落地应用、拓展功能、迭代升级上下功夫,努力把“潮城绿盾168”打造成最佳实践应用场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