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塑造青年大学生“三观”的关键课程,也是一门极具历史学专业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挖掘课程中可利用的知识点,对于提升学生的史学素养及政治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发生于1915—1916年的护国运动,是一次挽救共和国命运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培养大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 知识点;拓展;护国运动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常州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研究”(30120300055);2021年度常州工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研究”(30120300100-jgkt-19);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2021SJB0609)
[作者简介] 姚彦琳(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历史学博士,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3-0132-04 [收稿日期] 2021-07-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真正弄明白历史和人民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如何做出选择。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纵观这80年,中国人民在面对侵略和屈辱时所进行的民主抗争与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许多可以挖掘和选择的教学点。护国运动①便是很好的教学素材。这场运动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主要目标,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被孙中山誉为“第三次革命”。重视护国运动的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的理解,同时增强其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明确任务,结合课程特点梳理史实
就纲要课的课程性质而言,它从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但又有其特殊的课程结构,兼具史实性与思政性的双重特点。
(一)厘清历史脉络为前提
***总书记十分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这是我们党九十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1]。纲要课依托的是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建立在历史学基础上的政治课,所以,纲要课的教学必须以讲清史实作为基本前提,尤其是要讲清事件的前因后果。但同时也应避免过度强调历史细节、尽量避免史实碎片化的现象。
以“辛亥革命的失败”一节为例。1912年民国政府建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动,这些内容被安排在同一节中,这一节内容的时间跨度并不大,但历史事件非常多,且相互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更重要的是,这些历史事件是判斷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重要标准,也包含着护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然而,由于课程学时和教学安排的限制,从总体上来看,虽然教材已将主要历史事件囊括其中,却并没给学生展示出一条完整的历史线索,导致学生很难把握这段历史的全貌,以及历史事件相互间的因果关系。
再以护国运动为例,这场运动仅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一目下短暂出现,并无细节描述,对于护国运动的背景、起因、过程、结局和评价或只字不提,或语焉不详,或穿插于其他事件之中,这就使护国运动的教学客观上存在一些困难。综上所述,在组织教学时,需要教师将相关内容重新梳理、整理,再将历史事件区分主次,按照逻辑进行讲解。
在教学设计上,可以以“挽救共和的努力——护国运动”作为专题讲座,以护国运动为切入点,串联起“辛亥革命流产”“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与“挽救共和的努力”这三目的教学内容,即用护国运动一个点,将这一节的许多知识点串联成线,给学生呈现一条完整清晰的时间轴。护国运动的具体经过并不是课程的重点,在讲授时可简要带过,但作为护国元勋的蔡锷、唐继尧等人则应当留下姓名。
(二)提升理论素养为目的
从课程性质来看,纲要课兼具资政育人和历史叙事的双重特性,要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纲要课教学最终要上升到理论层面,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宏观把握史纲。
首先,认识护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护国运动的直接目标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提升至理论层面,其实质是民主共和与独裁专制的斗争。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旧的制度从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恩格斯认为:“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2]列宁也曾说过:“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迂回的。”[3]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正是在这种迂回曲折中缓缓发展,甚至一度发生倒退。这种迂回和倒退一方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资产阶级无法摆脱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受限于自身的阶级属性。辛亥革命果实的旁落、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尤其是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都体现了历史螺旋式发展的特点,也说明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的艰巨性。但历史终将是向前发展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之一便是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不管是袁世凯的复辟,还是1917年张勋的丁巳复辟,均遭到了人民的反对。而近代仁人志士对民主共和的不懈追求,也是推动护国运动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动力。
其次,明确护国运动的性质。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4]基于此,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为目标的护国运动,自然归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并且,护国运动还反对了帝国主义,尤其是打击了日本的侵略势力,其反帝反封建的性质非常明显。
此外,从运动的领导者角度来看。在护国运动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两个人——蔡锷和梁启超。以往,人们因为梁启超在清末属于资产阶级立宪派,蔡锷是其学生,便认为护国运动是资产阶级立宪派领导的,即不承认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这其实是思想僵化的表现。蔡锷和梁启超护国就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事实证明他们早已转变为民主共和派。
最后,一分为二地看待护国运动的结果。如何正确看待护国运动的“得”与“失”,也是授课的重点之一,不能简单地认为护国运动是成功还是失败。在纲要课教材中,护国运动被安排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一目之下,可见,作为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护国运动并没能完成其使命,即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运动的胜利果实最终被北洋军阀窃取,国家政权形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是其失败的主要依据。然而,护国运动避免了历史的大倒退,护国元勋蔡锷也获得“再造共和”的美誉,护国运动最直接的目标已经达成,这是其成功的主要依据。
二、讲好故事,增强课程的历史代入感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5]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故事中,近代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努力当属精彩宏大的部分。近代百余年的奋斗历程,诞生过许多伟大的英雄人物,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具体事件选取历史人物进行讲解。一是人物和事件更加直观,也更具故事性和吸引力,可以丰富和充实课堂内容;二是可以通过英雄人物独有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废旧制蔡公去矣,正气昭昭怀典范;开新业锷刃存之,雄心勃勃展鸿猷”。镌刻着这副对联的石牌坊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是著名的“蔡锷乡”的界标。拥有“护国倒袁,再造共和”美誉的蔡锷将军是护国运动中最重要的人物,在教学中不应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
蔡锷是民国“国葬”第一人,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在民间和一些稗官野史中一直流传着他与名妓小凤仙英雄遇佳人的传奇故事,特别是小凤仙帮助蔡锷脱险离京之说,更是留下了多种故事版本。20世纪80年代,一部名为《知音》的电影风靡一时,二人因共同反对帝制而引为知音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此后,《逃之恋》《蔡锷与小凤仙》《护国军魂传奇》《护国大将军》四部电视剧相继问世,大都是围绕蔡锷与小凤仙之间的故事展开的。这些影视剧虽不能代替真实的历史,却能活跃课堂气氛,是拉近课堂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极好载体,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应片段,以更好地将学生代入那段历史,但同时也应帮助学生区分历史与戏剧。
护国运动还培养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将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2016年的纪录影片《走进棉花坡》,诠释了一百年前那场著名的棉花坡战役。1916年2月,在泸州纳溪打响的棉花坡战役是朱德的成名之战,也是朱德第一次在大的战役中崭露头角。在其自传中,他说:“打大仗我还是在那时学出来的。我这个团长,指挥三四个团、一条战线,还是可以的。”[6]
护国军在入川围攻泸州时受挫,退守纳溪。北洋军的兵力超过护国军数十倍,护国战争面临危局。为守住棉花坡这个咽喉要道,朱德临危受命,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了超凡的军事才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因此名声大噪,被誉为“护国名将”。棉花坡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在这场战役中,朱德看到了人民战争的力量,开始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三、点明主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的决定性要素。作为主导教学互动的一方,教师是育人的主体。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各种思想观点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这也是做到“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要求。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要帮助学生扩展思路,不应停留在对历史事件走马观花似的讲解和因果关系的单线思考上。在纲要课的体系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关键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说,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升华为政治思想素质和价值认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建立在对历史事件与人物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之上。在纲要课的教材中,关于护国运动的评价不够明确,且从属于“辛亥革命的失败”一节,需要教师自我把握。
护国运动不是一次孤立的历史事件,但其在近代百年抗争史上的光芒被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事件所掩盖,长期以来一直未被列为纲要课的重点内容。20世纪6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先生曾指出:“护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被低估,其原因至少有二:第一,这次运动虽然推翻了袁世凯的洪宪帝制,代替它的却仍是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华民族依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万丈深渊,周围的环境还是那样黑暗……第二,护国运动结束只有两年多,伟大的‘五四运动便爆发了,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同后者相比,护国运动自然便黯然失色,仿佛不值得多说了。”[7]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站在特定的历史角度去客观地评价。“护国运动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历史阶梯。”[8]可以说,护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孙中山先生曾给予护国运动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云南起义,其目标之正确、信心之坚强、士气之昂扬、作战之英勇,以及民心之振奋,响应之迅速,与黄花岗之役、辛亥武昌之役,可谓交相辉映,毫无轩轾,充分表露中华民族之正气[9]”。讨袁的成功与否,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运动中,护国军展现出“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不怕牺牲、敢于拼搏、争取民主共和的护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丰富载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转化的深度和方法。纲要课的讲授不可“假大空”,既要在重要内容上落实、落细、落小,又要有宏观上的把控和一定的思想高度。中国近现代史波澜壮阔,纲要课教材的编排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如果教师仅是简单照搬教材内容而不加思考和扩充,学生对史实一知半解,又何谈领悟其中思想?因此,首先要杜绝以念PPT为主要手段的上课模式,更要避免单纯的说教和对学生进行枯燥的道理输出。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填鸭式”的史实讲授,不仅教师讲起来无趣、平淡,学生听起来更是枯燥乏味,学生接收到的只是单纯的文字罗列,脑海中缺乏具体的历史画面,更难在心中产生共鸣。其次,要坚持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贯通。***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 10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中汲取养分,利用这三个时期一脉相承的文化形态丰富授课内容、创新授课方式。
在教学手段上,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图片、影像资料等教学资源。有历史遗迹、文物、纪念馆等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可通过这些有形的教学资源进行课外实践教学,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增加授课的生动性、有效性,增强纲要课的代入感,缩短纲要课与学生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感,更好地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
昆明是护国运动的发源地,留存着许多与护国运动相关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位于昆明城东南的护国门和《云南会城护国门碑记》,以及护国纪念标、护国桥和护国路等建筑物,都是人们对于护国精神最直接的纪念。可将这些建筑的图片与故事带入课堂,带给学生更直观的视觉体验。当地政府也应加强历史文化的宣传、普及,还应注重历史遗迹、文物的修护工作。在四川泸州纳溪区也有众多与护国运动相关的文化景点,其中,护国战争纪念馆内展出了大量护国战争尤其是棉花坡战役的影像资料、历史物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历史感性认知的重要载体。2015年12月,中国邮政发行了《纪念护国运动100周年》邮票珍藏册,云南卫视也推出《百年护国》纪录片,这些都是宣传护国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学媒介。
参考文献
[1]张剑平.***同志关于历史学习的重要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J].红旗文稿,2013(9):2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2.
[3]列宁选集(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2.
[4]毛泽东选集(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1.
[5]***.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4.
[6]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部.朱德自述[M].北京:解放軍文艺出版社,2003:57.
[7]金冲及.护国文集·序[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1.
[8]金冲及.护国运动中的几种政治力量[J].历史研究,1986(2):78.
[9]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护国文献(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10.
[10]***.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EB/OL].(2020-08-31)[2020-05-31].http://www.xinhu
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8/31/c_1126434567.htm.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Expanding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oints in the Course of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aking the Teaching of “Campaign to Defend the Republic” as an Example
YAO Yan-lin
(College of Marxism,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32,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teaching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the course of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s a key course to shape the world view, the outlook on life, and the values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and also a very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history. Fully excavating the knowledge points in the course has a dual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historical literacy and political literacy. The Campaign to Defend the Republic, which took place from 1915 to 1916, w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 to save the fate of the Republic.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entry point for modern history education and patriotism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t can enhance students confidence in the path, theory, system, and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patriotism that everyone is responsible for his country.
Key words: knowledge points; expansion; the Campaign to Defend the Republic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