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郭彤 翟良锴 马丽叶
[摘 要] 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人才培养要求,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变。以当前国际形势为背景,以“双一流”建设目标为导向,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任务,提出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转变国际化战略,调整国际合作布局,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结构;从国际合作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内容、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师资、管理队伍国际化水平,形成全面系统、多部门协同、高效运转的外围服务保障体系。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时代;战略研究
[基金项目] 2021年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发展规划研究专项“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政策系列研究”
[作者简介] 郭 彤(1972—),女,河南方城人,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翟良锴(1990—),男,山东济宁人,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师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马丽叶(1991—),女,甘肃临夏人,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合作网络布局、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0-0185-04 [收稿日期] 2021-03-23
当今时代,创新已经成为驱动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源动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着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短缺的问题,而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1]。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拔尖创新人才。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和擴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做出重要的战略部署。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发展环境,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深入思考研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战略并,不仅是高等院校“双一流”发展战略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所在。
一、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改变了全球政治与经济秩序,加速逆全球化,直接而猛烈地冲击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文化交流。同时,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借机联合打压中国,不仅在产业链、供应链领域与中国“脱钩”,而且不断以各种理由,限制和打压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阻碍国与国之间正常的人文交流。复杂的局势使中美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受到极大限制。尽管如此,美国在很多领域依然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面对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在努力保持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高校传统合作的基础上,积极谋划调整国际合作网络与布局,优化国际合作策略,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双一流”建设中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现实命题。
(二)“双一流”建设的需求
2015年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内涵发展,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2]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切实有效地提升国际化人才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推动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从而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育更多国际化人才。
(三)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责任需求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正式印发。《意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我国外部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的特殊背景下出台的,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建设的需要,更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不仅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摇篮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和担当。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国际化人才培养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出国际化人才。
二、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策略
自2017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公布《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定性为“修正主义”和“战略竞争对手”以来,美国对华政策一路下滑,中美高校间的交流受限。2020年初全球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人员流动进一步受限。在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国际合作策略,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要求。
1.国际化战略的转变。结合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要求,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原有国际化工作的一些短板,我们需要尽快转变国际化发展战略。一是从数量到内涵的转变,重点转向提升各项工作的效益质量,例如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海外交流的内涵式发展等;二是转变传统的“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交流模式,创新交流方式和途径,例如开展留学生的反向合作办学、与国外大学合作打造国际校区等;三是从注重短期效益到长期效益的转变,以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考核机制转变等为引导,鼓励师生深度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2.国际合作布局的调整。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逐渐升级,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剧烈波动。在赴美交流频频受阻的情况下,通过创新合作形式(如线下改线上),保持与美国高校交流不脱钩;深化与德国、瑞士、瑞典、英国、法国等创新能力较高的欧洲国家的合作,开辟新的合作伙伴;通过加入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丝路大学联盟等国际高等教育联盟及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开拓与中东欧、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教育合作,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拓展对非合作新阵地,建立中非合作机制和平台。落实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要求,不断优化国际合作,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国际合作网络布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