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时间:2024-05-04

侯温甫 丁文平 王展

[摘 要] 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和采用。依据OBE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设计课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学情分析,利用学习活动数据改善教学实践,转变课程评价策略增加过程考核比例。经过为期2年包括12个教学班的混合式教学实践表明,基于OBE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提升了課程教学质量,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基于OBE理念开展的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关键词] OBE理念;混合式教学;学情分析;网络平台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武汉轻工大学校立重点教研项目“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食品资源开发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研究”(XZ2018001)

[作者简介] 侯温甫(1979—),女,博士,河南洛阳人,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畜禽质量与安全控制研究;丁文平(1971—),男,湖北天门人,博士,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谷物淀粉科学研究;

王 展(1979—),女,安徽宿州人,博士,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谷物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9-0093-04   [收稿日期] 2021-03-26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由著名教育家Spady首次提出后很快被人们接受和推广,成为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1]。与传统教学关注教师学科知识的输入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这种学习成果不仅涵盖着学生所感知、理解、记忆和掌握的知识内容,也涵盖了学生形成的价值观和心理情感因素,更涵盖了学生经过长期广泛的实践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的经验和技能[2]。OBE教育理念满足了教学主体如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规律、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确立的目标需求,满足了学生个人发展需要,也满足了国家、社会、企业(行业)等主体对专业人才尤其是对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专业能力的需求。因此,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3]。

“食品资源开发”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选修课,武汉轻工大学一般设置在大学第七学期开课。课程的特点非常契合OBE的教育理念,基于OBE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学是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预期学习成果的有效策略。因此,笔者基于OBE理念开展了“食品资源开发”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等实践研究,以期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过程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

根据刘衍聪及其他研究者教学实践经验,在实施OBE时需要注意提出明确的学习成果预期,明确学习成果确立的依据,并且要确保学生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果以及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3]。针对课程面向的开课专业,以及教学的培养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在食品资源开发和资源深加工利用方面进行研究的能力,以适应未来食品行业工作岗位的需求,并且根据“食品资源开发”课程内容随技术发展更新速度快、容量大,课时不变(均保持32课时)的课程现状,以及课程过去原有的授课模式为“讲授—作业和习题—课程论文撰写”模式,以期末笔试为主,课程评价较为单一的前期教学体系;另外,在课程开始前的学习需求的调查中得知,学生希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够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和专业性质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并且希望能够和教师之间更加常态的互动和沟通交流,希望能够学习到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理念。因此,根据以上的这些问题和需求,基于0BE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实施混合式的教学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0BE教育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学,教师以成果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为目标,将更多、更新的知识点内容配以相关的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在线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在课堂的面授时间则用来讲解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学生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将网络平台的过程性学习数据作为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予以考察和监督的重要组成,并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中;同时,以成果产出和问题解决为主要考察目标,追踪整个教学过程。

本研究的参与者是笔者所在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粮食工程专业的大四上学期学生,他们在2019—2020年秋季学期和2020—2021年秋季学期修读“食品资源开发”课程,共341人。笔者在此两个学期分别对参与者实施为期8周的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在“食品资源开发”课程教学设计中,从学生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对课程的认识、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学习的收获等方面采用问卷调查、小组活动、课程汇报等方式通过面授、讨论、视频学习等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并进行各活动数据的收集。

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通常指教学对象分析,用于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从而优化教学情境,实现学习目标[4]。学情分析的切入点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投入程度、学习效果等方面[5]。

(一)课程开始前的问卷调查

本课程正式开始上课前,在由超星提供技术支持的本校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上发布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习惯等问题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设置的问题,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习惯、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对所修课程的期望等,据此规划授课的指导路径、制定学习任务、设定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由潜在的愿望变为主动追求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根据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食品资源开发”课程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喜欢的教学方式”这项超过47%的学生选择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41.9%选择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参与讨论,仅有不到10%的学生希望课下自学、课堂上教师学生一起讨论。鉴于88.9%的学生希望继续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因此,后续课程章节及教学环节、教学方式等设置过程中继续采取讲授为主,然后通过增加讨论实践,增设小组讨论、小组汇报等方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习惯方面,是否喜欢独立阅读专业教材或资料以及上课前是否会预习新内容等问题的统计。超过50%的学生喜欢并有独立阅读专业教材的学习习惯,并且还有8.9%的学生非常喜欢。但是在进行课前预习方面,每次课前预习的学生仅占2.2%,且有15.9%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因此上课过程中的课前导学以及课程主要内容回顾是授课过程中不能缺少的环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