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比分析

时间:2024-05-04

田丽 张煜 王卫涛

[摘 要]由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积极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在教育理念、课程理念、教学实践等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该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差异,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以期寻找适合我国的经验。

[关键词]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G5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4-0-02[收稿日期] 2020-05-08

创新创业型人才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也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条件。高等院校应该承担起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所以,各国相继在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教育环境的不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也呈现不同的特点。

一、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早。美国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最早的国家。之后,一些发达国家也相继在高校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根据美、英、德、日本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对国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总结如下:

1.教育理念。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如美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日本高校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注重培养“企业家精神”。

2.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重实践、体系性强、产学研相结合的特点。首先,课程内容丰富,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安排课程。其次,课程设置以创业为目的,包括以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并在其他相关学科中融入创业知识以及一些与创业相关的实用技巧。另外,国外高校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项目实训等多种活动,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提高创业项目实践的可能性,同时实现与企业世纪活动的完美对接。

3.教育管理与师资队伍。国外高校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职教师一般都获得了创造学的博士学位或者经过专门的训练,并经常对他们进行培训来提升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学能力。兼职教师一般由社会上具有丰富经验的成功企业家或创业者担任。

二、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设计大赛。2002年我国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体系,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大学作为试点院校。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展了创新创业的相关教育,部分高校还将课程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并把创新创业课程设定为公开课,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专业性也逐渐增强。

1.教育理念。我国部分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主导,而是大学生毕业前增强就业率的技能培训,所以在课时、师资、课程内容的研究设计等方面投入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将创新与创业看作一个整体,呈现“创新”与“创业”的分离教学。

2.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国内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多数以选修课为主,只有少数被设置成必修课,主要针对本科生开展相关创新课程,少数高校针对研究生开设选修类课程。其次,创新创业课程很少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融合。另外,国内高校通过讲授创业理论知识、组织创业大赛、邀请成功创业者、企业家开展讲座等形式来开展创新创业课程。部分高校也通过创建创业孵化中心、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提升其实践能力。

3.教育管理与师资队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安排,招生就业处组织教师讲授。而相关的实践活动主要由学校的团委和学生处负责组织。

创新创业课程师资主要由年级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组成,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创业经验。部分高校也尝试引入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或行业专家承担教学任务。

三、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比总结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教育理念滯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培养目标不清楚,单纯认为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种举措或者是毕业生的技能或就业培训,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而且在很多高校将创新的范畴局限于技术的创新而忽略了思维和理念的创新。另外,学生家长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创业具有冒险性或不务正业,表现出不支持的态度。

2.课程设计不科学,教学模式传统。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课程内容跨度大,重理论,轻实践,不能看作一个整体。而且,大部分学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或公共课,缺乏专业性。另外,与其他专业课程缺少协同性。并未实现与其他的专业课程的结合,导致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教育出现“两张皮”现象。

虽然我们提倡“创新创业教育”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但在实际环节却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导致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衔接。很多高校也举办了创业大赛或指导学生创办创业模拟公司、创办创业孵化基地,但大多流于形式,知识创业项目转化率低。另外,有部分高校与企业合作但大多属于技术方面的实践,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没有太大的作用。

3.师资力量匮乏,管理混乱。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方面,我国的专职教师人数缺乏,且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所以授课比较空洞只停留于表层,不能让学生准确领悟创新创业的内涵。很多教师没有企业实践或创业经历,授课时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有些高校虽然聘请了社会上的企业家或创业者,但兼职教师又缺乏授课经验,授课效果也不太理想。

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在课程设计方面,政策制定与实施,研究及监管方面都较为混乱,导致政策性不强,时效性滞后,工作权责模糊,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缓慢。

四、加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1.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转变教育理念,从单纯的就业教育转向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到创新创业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创新是本质,创业是核心”。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应加强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家长也应转变传统的就业理念,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在创业关键或困难时刻进行支持和谅解。

2.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在创新创业课程设计方面,首先,加强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注重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专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其次,加强创业课程与相关专业的融合,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在相关课程中进行实践,例如,在酒店管理专业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酒店的了解,进行模拟组建酒店的项目实训,要求从酒店的经营范围、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还应考虑实践的可能性。另外,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关注社会的需求和变化,增强创新与社会需求相吻合,还可以与所在地区知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景,让学生利用假期或在实习期间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所有环节,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还可以解决他们的创新创业过程遇到的和各种问题,为创业奠定实践基础。

3.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国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首先结合本学校的类别、学科特点以及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创业课程,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其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业项目落地的可能性。

在师资队伍方面,高校首先根据现有的师资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專业能力和素养、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授课水平,并且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强实践操作示范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聘请社会上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企业家、创业者作为兼职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但他们虽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授课技巧方面还存在缺陷,所以要注重对兼职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授课水平。

参考文献

[1]覃采连.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对策[J].教育观察, 2018(15):49-52.

[2]李雷,贺楠.中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09):160-164.

[3]周冰.美国高校体验式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借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