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坦 金军 王佩 王英 刘颖 卫萍萍
[摘 要] 新时代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满足当地需求的环境保护工程人才,民族院校承担着向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任务。文章立足于新时代民族地区环保工程事业的发展实践,分析某民族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选择,结合民族地区环保工程人才的能力需求,初步探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结合专业教育的就业引导思路。
[关键词] 民族院校;环境工程;就业意向;引导
[基金项目] 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度校级本科教学项目(KC2050);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西部民族地区环保工程人才需求的协同育人模式改革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环境工程新办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 陈 坦(198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工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金 军(1971—),男,吉林吉林人,理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王 佩(1989—),女,山东泰安人,法律硕士,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与就业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3-0101-03 [收稿日期] 2020-03-17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近年来,主要地处边疆和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社会经济全方面快速穩进发展,积极响应了党和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当前,民族地区承接了大量污染和资源消耗强度较大的矿冶、能源等产业,急需大批环境保护工程人才积极投入到生产一线,保障民族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
但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和方式都与东部地区具有较大差别,相应地,民族地区的环境工程实践也对环保工程人才的需求较东部地区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1)知识结构完善,可独立解决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工程问题;(2)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够承担工程实践工作;(3)掌握适应当地地理、气象环境的地域性环保技术[1]。
民族院校是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创办的高等教育形式,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使命,在探索办学特色、培养民族地区急需人才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2-4]。将培养的环境保护工程人才输送回民族地区,带着坚韧的品质、开阔的眼界和扎实的知识,去改变民族地区的面貌,正是民族教育的目标,也是解决民族地区人才缺乏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文章以国内某知名民族高等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为例,访谈了即将选择就业去向的大三在校生,总结了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本科毕业生去向,初步探讨了培养过程中结合专业教育的在校生的就业引导思路。
一、在读本科生的就业意向调查
该民族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大三本科生共31人,生源结构如表1所示。该班女生人数约为男生人数的2倍,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学生人数基本一致,从生源地区看以广西、贵州、云南、重庆等民族地区为主。学生中除汉族外,15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包括白族(1人)、布依族(1人)、哈尼族(1人)、回族(1人)、傈僳族(1人)、蒙古族(1人)、苗族(3人)、土家族(2人)、仡佬族(1人)、壮族(3人)。
从生源地区看,贵州6人,其中4人为少数民族;广西4人,其中2人为少数民族;云南和重庆各3人,其中5人为少数民族;海南、湖南、内蒙古、宁夏各1人,均为少数民族。该班学生的家乡大部分在民族地区,也有相当人数的少数民族学生,回到家乡服务可能是这些学生将来就业发展的选择。
走访结果,该班31名同学中,8名同学希望毕业后就参加工作,占25.81%;其余23名同学希望继续深造后再服务社会,占74.19%,其中2名同学希望出国学习。这样的就业意向对解决环境问题是有利的,由于环境学科的综合交叉性,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往往无法完全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尤其是民族地区对环保工程人才的能力要求更高。能否依靠民族地区的生源解决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还要看同学的就业区域意向。
如表2所示,家乡在民族地区的同学有非常强烈的回到家乡工作、改善家乡面貌的意愿,这是非常可喜的。11名同学表达回到家乡工作的强烈意愿,占民族地区生源的55%;另有4名同学希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占民族地区生源的20%;就业地区待定或倾向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只占民族地区生源的25%。走访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贵州和云南的同学对返回家乡工作的意愿非常强烈,不管是报考地方公务员,还是去企业或创业,都希望用自己所学服务家乡,非常可贵。
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统计
该民族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上一届毕业生共有35人,其中国内升学16人,出国深造4人,其余15人工作或准备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如表3所示)。国内升学的16人中,10人在北京高校升学就读研究生,其余6人在华东、东南及西安、云南等中西部地区。其余15人中,有10人有明确就业意向,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余5人包括准备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报考公务员等其他情况。
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10人中,有3人在北京就业,工作单位均为同本专业学习相关的科技公司;3人云南省就业,分别在云南机场、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和云南省德宏州政府部门;2人在两广地区,分别就职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教育辅导机构;其余2人均在民族地区就业,一人工作地点为新疆,工作单位为石化控股集团,另外一人工作地点为贵州省,工作单位亦为环保科技公司。总体来看,签订就业协议的10人当中,50%以上工作方向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环保科技或管理行业,50%以上选择回到民族地区服务,致力于推动当地教育、环保、政府行政等事业的发展。
三、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面向建设民族地区的就业引导思路
从调研结果看,民族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在校生普遍愿意回到家乡,参与到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工作中,但由于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个人就业选择的多重影响等因素,直接回到民族地区工作,特别是在民族地区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比例仍偏小,继续深造的学生能否到民族地区服务需要进一步关注。由此,培养过程中的就业意向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育人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就业引导也应从各角度贯穿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5-8]。就业引导工作不仅要心理引导[9]、了解需求[10],文章认为应更宏观地体系性开展,结合学术性、工程性鲜明的专业教育协同开展,专业教育也是就业引导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业引导不应是学生的负担,而应是学生树立理想的契机,是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动力。
新入学阶段,通过专业导论课程、师生课下交流、班级集体活动,重在价值观引导和专业认同教育。明确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意识到民族地区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学生认识到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建立对本专业的认同,坚定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心。
中高年级随着专业课程的展开,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强调案例讲解和实践训练,激发专业课学习的兴趣,同时逐渐明晰个人未来的发展意向。适时邀请到民族地区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座谈,带领学生到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工程现场参观,指导学生面对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技术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潜移默化激发学生到民族地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兴趣和决心。
参考文献
[1]陈坦,等.民族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建设特色与培养方案调整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119-123.
[2]李秋丽,张俊豪.新中国成立70年民族院校发展政策的演进逻辑[J].民族教育研究,2019(5):22-28.
[3]王瑜,马小婷.我国民族院校办学使命与功能的历史反思[J].教育探索,2019(4):21-26.
[4]钟海青,雷湘竹.民族高等院校特色办学之探讨[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1):1-6,101.
[5]赵敏.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探索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10-12.
[6]刘晓杰,刘春.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生涯教育实践探索——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9(12):56-59.
[7]刘昀,朱文珊.全过程育人视域下的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32):274.
[8]张海庆,王耀.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6):111-114.
[9]陈举.心理资本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6):34-39.
[10]陸烨.基于需求的提升就业工作水平路径研究——以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171-17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