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4-05-04

王海江 程相叶

[摘 要]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我国近年来适应经济新常态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人才培养措施。但是,目前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滞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因此,人才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1-0126-02    [收稿日期] 2020-03-3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建立与社会用人部门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教师队伍协同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管理协同机制,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型学科,具有高度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研究表明,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与当下人才供给的“单一性”,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与人才供给的“理论性”,社会需求的“职业性”与人才供给的“非职业性”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生的基本素养如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重视学生的实操能力、方案设计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但是目前的人才供给缺乏这些能力。

其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即人才定位的问题;二是用什么培养人才,即师资建设的问题;三是怎样培养人才即培养方式的问题;四是用什么机制来保障即保障机制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模糊,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

目前,地方应用型大学都是新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基本上都是效仿“985”“211”等研究性高校或老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没有明确区分应用型、研究型和高职高专的特点,也没有体现地区特色与行业特色,也就是说“产业(地区)特色+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没有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办学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是有效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在现有的引进人才标准下,“唯职称论”“唯学历论”“唯科研论”始终占据主流。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做学术研究比较适合,实践指导可能不太适合。同时,在职教师在专业锻炼方面较少,挂职锻炼、横向交流等方面机会较少,对本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最新动态和需求不够了解。

(三)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课和实践课融合度不够

在理论课教学中,考虑到学情,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与学最后一公里通道没有打通。在教学方法上,MOOC等线上教学运用较少,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融合度不够。在实践课教学中,首先是对实践课的界定不清晰。什么是实践课,实践课具体有哪些类型不甚了解。其次是对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如实践课应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方式的理解不到位。最后是学校对实践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实践课的设备投入和资金投入不足。

(四)教师考核机制存在导向偏差

在现有评价机制下,教学工作量考核中,实训课教学工作量一般是“打折”计算,原因是实训课教师不是全程口授。科研工作量考核中,实践工作量多,责任大,但科研分值低,从而造成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不正常现象。

在职称晋升方面,高校教师系列注重科研、社会科学研究和实验系列,其他专业职称系列(如经济师)和专业资格证书(如人力资源管理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和措施

(一)明确定位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标准

目前我国大学分为研究型、应用型、高职高专型三类,与之相对应,人才类型也分为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研究型人才侧重于探索自然规律,进行学术研究;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应用理论成果进行方案设计、调查研究;技能型人才侧重于执行设计方案,解决具体问题。在清晰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坚持“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原则,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厚基础、高素质、创新型”的原则,树立市场导向意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和行业特色,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建立“岗位要求—能力培养”一对一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二)内培外引、项目驱动、实践锻炼,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方面通过引入实践型教师,扩大教师队伍和优化师资结构,鼓励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学历人才进校任教;另一方面基于校企合作项目,建立“教学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三大平台,通过跨区域、跨校企,组织教师开展挂职锻炼、技术研究、技能培训、横向课题、教学竞赛,或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加快课程融合,突出實践课重要地位

理论教学上,基于建构主义和体验式教学,充分应用现代教学媒介,大力推广MOOC、SPOC等线上教学资源,线上学习和线下辅导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升学习效果。

实践教学上,坚持“实学、实践、实用”的原则。首先,要明确定义实践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设计;其次,分清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

(四)完善教师考核机制,重视应用型科研指标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术型科研”工作的考核固然重要,但还要重视“应用型科研”指标的比重,比如创新、创新项目、横向课题项目、学科竞赛等,这些考核会引导教师积极投身实践教学活动。教学工作量考核,实践课也要与理论课“同工同酬”,摒弃“双重标准”。

参考文献

[1]邱晖,樊千.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机制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102-105.

[2]王秋玉.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3):36-39.

[3]蔡泽寰.应对工业4.0加强产教融合机制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6,(15):24-26.

[4]苏志刚,尹辉.探索多元合作产教融合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23).

[5]王丹中,赵佩华.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47-49.

[6]邱晖,樊千.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机制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102-1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