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层面西班牙语人才培养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发展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04

[摘 要] 四川作为产茶大省目前面临产量高、出口低的困境。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原本仅限于欧洲、美国、日本的市场拓宽至非洲、中亚乃至拉美。所以本文以四川省茶叶产业现状入手,立足于川茶特点与文化,分析了茶叶消费在拉美的市场潜力,结合对四川省三所开设西班牙语本科专业的高校进行数据调研,从高校层面提出西班牙语人才培养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高校;西班牙语人才培养;四川茶叶产业

[作者简介] 童林林,女,教育学硕士,四川外國语大学成都学院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和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9-0292-03    [收稿日期] 2019-12-25

四川省早在2009年《四川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思路》中就指出,“加快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上台阶的突破口,是推动农民收入上台阶的可靠抓手,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台阶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要平台”[1]。所以从那时起四川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就重点打造茶叶、柑桔、蚕桑、特色水果、烟叶等四川农业名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服务本省需求,将“旧”传统产业与“新外语”“新技术”相结合,成为高校西语人才培养有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选取四川茶叶产业为例,结合川茶特点与文化,对高校西班牙语人才培养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四川省茶叶产业现状

2019年四川茶园面积达到575亩、产量31.3万吨、毛茶产值279亿元;川茶产业面积、产量、毛茶产值分列全国第三、第四、第二,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二[2]。四川重点发展以名优绿茶为主,工夫红茶、茉莉花茶、藏茶为辅的“一主三辅”优势产业及产品。产业布局同样兼顾川西名优绿茶、川南名优早茶、川东北富硒茶、川中茉莉花茶、工夫红茶和藏茶六个精制川茶加工区。借由地理优势,于2016年推出首个唯一多茶类省级公共大品牌“天府龙芽”,逐步形成以“天府龙芽”省级区域品牌为引领,“三山一早”(蒙顶山茶、峨眉山茶、米仓山茶、宜宾早茶)优势区域为支撑的多层级品牌体系。绿色可追溯茶园面积逐步扩大、茶企生产标准不断提高、与其他产业融合速度加快等一系列措施使川茶的出港量在2019年高居全国第二,甚至受到产茶出口大省湖南、浙江、安徽、福建的青睐,但出口情况与其他产茶大省相比优势却不甚明显,所以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依靠语言与电子商务帮助川茶打开出国之门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川茶特点与文化

古语云“不苦不涩不为茶”,四川以绿茶为主的老川茶咖啡碱、茶叶碱、苦味氨基酸等含量偏高,所以味道苦涩偏浓、香味偏淡。加之色泽偏暗、品种偏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川茶发展举步维艰。21世纪初四川省政府引进专业人才与茶树品种,改进种植、采摘、制取工艺,使得当代川茶,尤其是绿茶优品基本具备了品形优美(或扁平光滑、挺直秀丽,或条形纤细、紧卷多毫)、茶汤清亮、味正回甘的特点,“竹叶青”单品销售量更是荣获2019年全国第一。以绿茶为胚,茉莉增香,历经窨花、炒花的四川茉莉花茶也是不断改进工艺,如“碧潭飘雪”因其独特的视觉美感融合茶香、花香,成为四川花茶的杰出代表。

随之伴生的川茶文化也逐渐形成自身显著的特点:茶马古道沉淀为川茶文化的历史基础;茶馆与各色民俗技艺融合为川渝地区特有的茶馆文化,成为川茶文化的重要延伸;蕴含天府文化精髓的茶具、茶技体现四川地区茶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化地不断融合,它们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展现了川人真实的生活习性与生活状态。

三、拉美茶叶消费潜力

在川茶特点与文化兼备的情况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铺开,炒青绿茶虽在非洲、中亚逐步打开市场,但四川茶企在拉美业务并不广阔,原因在于该地区地理位置较远,且对它了解不足。实际拉美安第斯山脉沿线与拉普拉塔河区域的众多国家拥有上千年咀嚼古柯叶、马黛树叶提神解乏、近五百年使用马黛茶做日常饮品的历史,这些与茶叶类似的历史与功能都有利于川茶的推广。

根据2018年杭州举办的第23届国际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23次会议报告,拉美国家智利甚至是全世界十五个茶叶消费大国之一,达到每人每年平均1.2公斤的消费量。消费原本以红茶为主,但近些年绿茶、黑茶以及各类新品种茶需求不断上升。健康理念的普及使得茶叶在拉美的影响逐渐扩大,所以拉美作为潜在的广阔市场,川茶凭借独特的味道与文化大有可为。

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国家为西语国家,所以高校西班牙语人才的培养对于川茶在该地区的推广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结合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土特产品出口研究”《四川茶叶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中所提我省茶叶出口面临的内外问题以及本文依据“‘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四川省西班牙语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所做问卷调查,尝试从高校层面提出以下西班牙语人才培养策略。

四、四川省高校西班牙语人才培养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发展策略

1.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方案

高校本科阶段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作为唯一专业,近些年部分重点大学正努力在高年级课程设置和教材多样化方面下功夫以提升学生综合水平,但断崖式难度提升使得部分学生很难适应高年级思维与语言能力的要求。针对它语种学生零基础学习时外语水平与认知水平差距巨大的现实,低年级除扎实语言基础外应当增加专业相关的综合能力训练,不拘泥于语言,大胆使用具备难度的中文材料与简单的西语材料,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增强学生如逻辑思维能力、信息检索收集整理能力、中西语文字表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进而逐步适应高年级需求。以川茶为核心,则可以在低年级开设茶文化讲座、素质选修课等丰富学生中文基础茶知识、茶文化;二三年级根据学生兴趣与能力开设与茶叶推广相关的双学士学位、辅修学士学位,如经济管理、经营贸易、电子商务、旅游等便于对外实践的专业化拓展;高年级则应以语言为桥梁,将前面所学中文能力转化运用,鼓励学生在拉美地区开展实践,方式则以各高校均具备的国际交流项目或者电子商务等形式展开,为后期工作运营做准备。老师在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融入特色鲜明的川茶文化并下发相关材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深入了解本土文化、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与关注度;一方面建立参照,让学生因经验差异加深对于所学语言以及该国相关文化的了解,进而从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案实施两方面切实保证西班牙语人才培养与四川茶叶产业的充分融合。

2.深化校级、校企合作

针对川茶产量大、出口量低的现实,开拓国际市场是重要的解决办法之一,但信息沟通不畅,缺乏熟悉国外市场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导致绿色壁垒、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严重困扰政府、茶企与茶农的问题。现在由政府牵头,茶企、茶农三方合作使得川茶品质大力提升,但随着国际市场不断拓宽,应对各类国际市场规则与对接国外市场的人才依旧严重缺失。所以校企合作除研發与生产外,对接拉美市场的西语法律人才与西语销售人才也必不可少。

明确上述培养目标,其一可以深化校级合作。高校可以在基础课型外适当增加特色校本课程优化校内资源,也可加强高校联合突出优势专业。以本研究调查的三所开设西班牙语院校的其中两所为例——四川大学与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前者为综合性大学,专业众多,如法律与西班牙语的结合就是目前川茶在国际市场极为欠缺的西语法律人才;后者作为四川省内唯一的专业外语院校,外语优势突出,但其他专业则相对较弱,而临近的四川农业大学茶学本科则包含茶学、茶文化、茶叶加工贸易等课程,此外该校与“竹叶青茶业”等四川著名茶企共建了十多个科研教学基地,产、学、研相结合,着重培养复合型茶叶研发人才,二者结合,则可互补短板,突出优势专业,构建川茶外销桥梁。其二加大校企合作,因为学校独自培养的人才始终欠缺所学知识的实际操作与综合运用,学生到岗工作后仍需再次经过专业培训,如茶叶类相关法律法规词汇积累、拉美各国具体外贸规则学习、川茶文化西语专业翻译等。通过校企合作,学生的寒暑假与高年级实习均可与之结合,甚至茶企需要的各类不涉及核心的基础调研均可通过学生国际交流在所处国家或地区进行,进而缩短西语法律类、外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时间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与专业性。

3.鼓励多样性综合实践

目前高校西班牙语专业实践(本文特指非毕业生进行的实践)可以分为课堂实践、课外实践、社会实践(本文特指与西班牙语相关的社会实践)三类,基本采用情景教学、小组讨论、外语角、外语竞赛、各类会展与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参加各校翻译实践基地实训等形式进行,主题一般以教材(日常生活)、时政热点、会展某商品、某运动赛事或翻译内容为主。但就学生实践覆盖面与效果而言:课堂实践覆盖广,但学生缺乏积极性与探索创新意识,实践效果时常达不到教师预期,总有部分学生因西语能力欠佳而应付了事或过分依靠小组其他成员;课外实践与社会实践覆盖面相对较窄,但各类问题切实提升学生个体自信心与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并探索创新,进而提升学习兴趣。三者有利有弊,关键是各自独立存在,综合效果欠佳。所以本文提出鼓励多样性综合实践,在一定期间内将同一主题于课堂、课外以及社会实践同时开展,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在教育部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这一措施正当其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为例,基于往届西语校友已建立的跨境电商平台,积极筹备校级西语跨境电商基地(主要针对拉美地区):跨院系聘请成功院系相互学习讲课、鼓励教师考取电子商务证书、课堂强化对于中拉优势产业(商品)了解、筹备课外授课学习、学生实训与独立操作运营、努力使之融入该电商平台并建立长期可持续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四川茶叶则是出口目标商品之一,课堂西语与茶叶基础知识结合;课外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开展相关调研与实践。前期的“高迪教育”项目(荣获2019年四川省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就是此背景下由项目转变为商业运营的成功范例。

随着近些年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国际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来川访问的拉美国家参展、参会比重日益增多,结合《2015年成都市入境游客抽样调查报告》,外国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中,川茶、川菜等饮食文化类,占比高达34.9%,川剧等民俗风情也有25.1%。所以无论是在四川本土还是拉美广袤地区,结合川茶的文化特点向拉美推广川茶均有基础和底气,关键在于打破语言和距离的壁垒,落足于西班牙语人才的培养,借由各类专业人才突出川茶特色,才能将川茶之美植根于拉美大陆,进而打开我省优势产业走向拉美地区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四川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思路[EB/OL]http://www.sss.net.cn/104000/22354.aspx

[2]今年川茶产业综合产值将力争突破900亿元[EB/OL].https://sichuan.scol.com.cn/amsc/202001/57452976.html

[3]王云,李春华.四川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考[J].中国茶叶加工,2016(3):33-38

[4]王小兰,陈蜀燕.四川茶叶出后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9):201-202

[5]陈卓.川茶文化“一带一路”传播的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17(12):145-148

[6]2015年成都市入境游客抽样调查报告[EB/OL]https://www.docin.com/p-2209680349.html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