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利 贾永峰
[摘 要] 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聚焦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科技转化三大核心任务,构建“同心圆”式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和多元化的成果转化和辐射体系,形成互动、互利、互惠的有效循环系统,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升肿瘤生物治疗科技水平,成为肿瘤生物治疗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关键词] 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同心圆;跨学科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下跨学科综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NGJGH2018292)
[作者简介] 王 利(1981—),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肿瘤免疫与肝损伤研究;贾永峰(通信作者)(1973—),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肿瘤病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043-02 [收稿日期] 2020-01-20
肿瘤生物治疗是现代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技术[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肿瘤生物治疗许多关键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内蒙古医科大学2015年围绕国家“2011计划”与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2],不断凝炼、落实、组织和完成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组建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聚焦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科技转化三大核心任务,提升人才集聚力度及科技转化水平,以满足国家对我区建成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的需求。
一、“中心”机制体制思路创新与管理模式改革
(一)“中心”思路改革与管理模式创新
“中心”主要以协同创新协议为依托,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产学研用结合为一体形式组建。以政策为引导、任务需求(项目)为牵引,由内蒙古医科大学牵头,构建大学、企业、科研院所、临床医院的“同心圆模式”创新体系。“中心”采取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构建大学、企业、医院的“同心圆模式”创新体系的组织架构,成立多方参与的协同创新共同体。该模式由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圈向四周辐射,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和辐射体系,形成互动、互利、互惠的有效循环系统,需求(项目)—投入—成果(技术)转化—业化的协同创新有机链条,实现共同协同创新的最终目的。
(二)“中心”组织机构管理模式
协同创新主体按照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培育中心组织管理机构,如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等,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定总体发展思路,明确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和各方责权,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在牵头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设置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培育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在各主要参与单位设立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培育中心分部,按任务需求和学科方向建立建立了肿瘤生物治疗基础研究基地、肿瘤生物治疗产业化培育基地、肿瘤生物治疗临床应用基地三个稳定的研究基地,以及在该基地之下的十多个研究平台及团队。
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培育中心实施中心主任、分部主任、研究平台主任负责制,各负其责,在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培育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中心主任、分部主任、研究平台主任联席会议,贯彻执行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培育中心的各项决策和任务,形成科学有效的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培育中心新型组织管理模式和体系。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形成对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各平台运行的组织、指导与监督机制,形成协同创新中心各项具体的运行与监管制度。
健全可持续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形成跨单位、跨学科、跨院所的协作研究制度,充分发挥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形成以重大科研任务为导向的长效性科研组织模式。主要改革方向包括减少科研组织的管理层级,注重横向协作,打破职能部门和业务单元的组织边界,建立网络化的科研组织模式。
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挖掘和整合高校、医院、企业资源,促进学校技术与企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建立完整的转移转化体系,着力解决技术创新价值链环节缺失的问题,组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对接,形成科技成果持续再生、开放流动和有效转化的技术转移新机制。
二、建立综合型、实用性高层次跨学科人才的联合培养模式
(一)聚集各类创新人才与人才管理
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并根据协同创新目标和任务,按“最优、最简、互补”的原则统筹设置岗位,采用以项目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模式,实行流动不调动相结合,有效整合共建队伍现有研发力量,形成人才集聚优势。柔性方式引进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鼓励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医院、企业之间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与合作,按需选聘、建立人才进入退出通道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二)研究与培养并重的肿瘤生物治疗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健全以“前沿性、跨学科、综合性”为导向,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鼓励和落实跨单位、跨学科的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导师组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理论创新和实践能力并重的新型人才为基本目标,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协作等途径培养创新人才。着重从本科生、研究生、青年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等层面,建立适应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的机制体制。
1.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以科研創新为导向,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行协同创新单位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和联合导师制;推行研究生由学校与医院或企业共同培养的模式,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思维模式。
2.建立青年骨干人才基金。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协同创新项目,推进青年骨干人才破格晋升机制,促进青年骨干人才的快速成长。
3.构建促进人才团队化的培养机制。“中心”以学术带头人领导的研究组为基本单元组成团队,通过对核心高级人才的引进,同时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努力从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究、药物研发等方向形成多支研究能力有层次、职称有递进、学科方向有互补的综合型研究团队,通过能力交叉、高效协作,最终形成高水平的综合性的协同创新团队。
4.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通过研究平台的协同创新活动,建立长期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使研究团队的教研人员和研究生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出一批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专业骨干和后备人才,通过杰出学者的引领,广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形成老中青相结合、学界与业界相结合、国内与海外人才交叉以及学科方向互补的高水平的协同创新人才队伍。
(三)创新交流与合作模式
推动与国内外相关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建立实质性合作,推进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加快肿瘤生物治疗广泛服务于社会的进程。通过主办、协办、参与肿瘤生物治疗相关的国家级与省级会议,完成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交流。鼓励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营造有利于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实现信息共享。本着“自由开放、协同竞争、倡导奉献、联合创新、求真务实”的基本宗旨,打破学科与单位的壁垒,破除自我封闭的小圈子意识,鼓励协同创新。努力构建尊重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相结合,鼓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氛围,最终推进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于全.生物治疗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5(19):12.
[2]教育部网站.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等三个文件的通知[Z].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