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BIM的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探究

时间:2024-05-04

彭丽莉 倪珂 潘娟

[摘 要] 通过分析国内BIM人才培养现状,结合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教学环境和师资建设、应用水平考核评价机制与企业定制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对BIM融入土木建筑类专业建设的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 BIM;技术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企业化定制培养

[作者简介] 彭丽莉(1977—),女,四川乐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装配式建筑。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359-02    [收稿日期] 2019-10-31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的不断加强,BIM技术在建筑行业逐渐推广。综合国内本科院校BIM人才培养现状,大致形成以BIM基础教学、BIM研发中心和BIM竞赛等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高职高专院校却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BIM人才培养方案。针对BIM在高职院校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专业设置方面的调整,紧跟产业调整的步伐,推动BIM在建筑行业的發展。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行业发展的需求已经迫使土木建筑类高校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及教材进行改革创新。鉴于BIM技术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这一特点,需要将原来的学科体系打破,重新整合并优化课程,对人才培养计划重新修改和制定,把BIM技术融入人才培养大纲中,并融入到教授课程中。

BIM技术系统庞大,内容贯穿土木建筑相关各专业,但基本可以梳理为基本概念与软件操作(建模)、专业应用(模型信息化)、综合应用(各专业配合)三部分。在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修订时,可以建立以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为核心的土木大类专业群,基本概念与软件操作可以归属于专业平台课,BIM专业应用归属于各专业核心课,BIM综合应用归属于土木建筑专业群的联合设计课程,以虚拟项目来关联各个相关专业。在专业群的统领下,BIM课程的学习既可专注各专业的应用领域,又保持各专业的相关性和延续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达到BIM技术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深度。

二、将BIM技术纳入课程体系现有教学计划

BIM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严谨学生的专业知识、BIM基础知识以及软件操控能力,来实现BIM课程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而且需要BIM课程内容、课时量和开设时间规划具有稳定的科学性,才能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开设BIM建筑模型课程,将BIM课程模块分别放到土建类相关专业,应根据行业企业对设计师、施工员、预算员、现场监理的新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新标准、BIM技术规范,立足专业应用,在建筑识图、设计与制图、建筑材料、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建筑施工技术等相关课程中,加大内容投入,使BIM的课程建设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

1.建筑识图。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识图课程中,借助三维可视化的3D模型,学生不仅可加深对设计图纸的理解,也能模拟完成图纸会审,同时借助BIM技术很快找出问题出处,及时解决问题缺陷。

2.建筑设计与制图。BIM为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构思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突破了CAD的建筑构思局限,它以可视化形式进行三维建模构思,不仅可以看到设计效果,还含有建筑构件的大小、位置和颜色等信息,不同构件间都有交流性和回馈性,在全部设计中都可以直接看到;不但可以用效果图展览平面、立体、剖图纸的形成,更重要的是项目的设计、创建、运行过程当中的问题、讨论、解决都是在可见的情况下进行的。

3.建筑设备。通暖、给排水、消防、强弱电等专业工程由于受到工作场地、专业配合、技术不同等原因的影响,有许多不可提前预知的问题,后期给安装和施工带来很多难题。通过BIM这一APP的可见性,可以完成管道和线路配合管理,也可以进行多种专业的互相检查及准确的提前保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施工过程及特征,学习施工中各项工作的技能、施工的工作原理及施工组织。通过BIM软件,建筑施工课程能在一定程度进行施工环境模拟。利用BIM4D模型进行虚拟建造,对施工过程进行预模拟,可以直接提供建筑有关各方的调整沟通、施工组织及工作进度的模拟。

5.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资源及成本计划控制是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利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虚拟建造的同时,对施工阶段产生的人工、材料、机械等需求的用量进行预测,从而建立资源需求量的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分析材料消耗、机械结算,以及劳务分包的实际支出,进而对实际成本、预算成本等进行核算,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进而节省支出,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6.各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土建类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本专业和相关专业课程,而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最后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可使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将BIM技术与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相融合,会使学生具备更扎实的专业能力和BIM技术,提高综合就业能力。目前,较多土建类专业齐全的高校都在尝试基于BIM技术的联合毕业设计,以期建立专业之间的良好协作。

BIM技术系统庞大、内容丰富,但由于高校教学课程总学时有限,无法完全涵盖,建议以打造“金课”的形式,教学团队录制系列视频课程,以在线课程的方式加深教学。

三、师资和教学环境要适应BIM课程要求

1.BIM师资队伍建设。好的教学改革构想,必须有好的教师来实现。BIM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师资队伍作保障。要想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BIM技术应用型人才,授课老师必须要掌握相关的BIM技术,不仅对软件精通,而且需要熟知专业知识和有相关丰富经验的支撑。这就需要老师在不断加强自身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BIM相关的培训和讲座等,同时组织教师申报教研、科研项目,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努力构建一支专业和技术过硬的教研团队,才能更好地为BIM人才培养服务。

2.實习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核心特色就是实训。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在实习基地让学生接触具体工程,把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融会贯通,既可以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又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成长为应用型人才。加强BIM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助于高职高专对BIM应用人才的培养。

四、建立BIM应用水平考核评价机制

为推动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结合国家高职教育中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土木建筑类专业建设可将BIM应用水平考试纳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中,不仅能清楚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培养产、学、研、用相结合的BIM应用人才。

五、企业定制化BIM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既可以迎合企业的真实需求,又可以为学生提供最先进、最精准的建筑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完成教学和就业的无缝对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升职潜力。可根据企业要求设置“订单班”,定向培育企业急需的人才,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顺利过渡,真正体现职业化教育的优势。

六、结语

随着建筑信息化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在建筑行业逐渐推广。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土木建筑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结合专业自身特色,合理进行课程设置,逐步融入BIM相关课程,完善BIM学习环境与师资条件,培养出满足行业需要的新型专业人才,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IM talents training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he reform of BIM integrating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curriculum setting,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applicati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enterprise customized talents training.

Key words:BIM;technical talent training;curriculum setting;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enterprise oriented customized training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