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外语类院校双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时间:2024-05-04

杨晨 王琰

[摘 要] 伴随社会需求的变化,拥有语言资源优势的外语类院校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计划,以期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分析“金融学”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计划、教材选用、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实践,发现提前了解学生需求、培养学生兴趣,编制结合实际情境的双语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微课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的改革,并在课程评价中针对不同特长学生使用不同评价方法等环节,能够更好地实现利用外语掌握一门专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外语类院校;金融学;双语教学;教学实践

一、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在学科教育中交互使用母语和外语甚至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活动。双语教学本质上属于專业课教学,即以外语为工具来学习比如经济金融类等专业学科知识,最终目标是达到外语水平和专业学科知识双提高,以便可以利用外语从事专业性业务,为不断发展扩大的国际贸易市场提供紧需的人才[1]。而且已有研究表明,在交叉学习的过程中,双语课程学习者母语能力不逊色于只使用母语学习同课程的学生,而且其外语应用能力有明显提高[2]。同时,在专业学科知识方面,双语课程学生的专业成绩与能力与母语环境下的专业学科学习者不相上下[3]。因此,双语教学的有效展开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掌握并获取了专业学科的知识技能,而且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及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符合高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社会发展,企业需求提供多元化人才。

目前开设实施双语教学改革课程的高校不多,主要原因是师资不足。比如像财经类院校的教师主要是经济、金融、财经、会计等专业毕业的硕士或博士,其中很多教师并非在国外获得学位或是在国外进修过,因此很难使用一门外语进行专业课程的讲授。另一方面,像外语类院校的教师主要是外语语言、外语文学、外语文化等专业毕业,其中绝大多数教师是在自己所学语言国家获得学位或参加过进修,因此一直以来长期只从事外语本身的教学研究工作[4]。然而近几年,伴随着国际贸易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拥有语言优势的外语类院校迫切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为社会培养紧缺的人才,实现新时代外语类院校的教学转型[5]。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双语教学的开展与实施为外语类院校的“外语+专业”的复合国际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从政策层面来说,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和直接使用外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尤其是2015年由教育部制定的最新日语专业国家标准——新《国标》发布以来,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开始重视“日语+a”的能力培养,要培养“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日语专业人才”。在新《国标》中明确规定了日语专业定位、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全国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制定日语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6,7]。

笔者所在院系自从2012年开始实施外语的分方向教学,其中包括“日语+经贸”“日语+翻译”和“日语+英语”,并于2015年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该专业主要以培养熟练掌握经济管理等理论知识,具备国际贸易业务能力与基本技能,并能熟练使用日语进行上述业务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为目标。本文主要以笔者所在院系正在开设并实施的“金融学”双语教学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双语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以期为日后的双语教学实践、外语类院校的双语教学改革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二、以金融学为例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分析

上述提到过,自2012年笔者所在院系便开始尝试日语专业的分方向教学改革,即开设了日语经贸、日语翻译及日英复语三个方向,每个方向每年招生80~90人左右,各分成3个小班进行教学。随着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笔者所在院系又于2015年从日语经贸分方向的教学改革当中孵化新的专业方向,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侧重于培养可以使用日语从事各类国际化商务活动的复合国际化人才。

笔者所在院系自2015年9月开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金融学课程,并将该课程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重点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日语运用能力,能够直接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并能解决金融活动中各种现实问题的复合经济类国际人才。自2017年开始采取实施金融学双语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分析了整个教学活动,总结探索了双语教学的经验与不足,并在下一节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双语教学改革的教师们参考。

(一)教学计划

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小班授课(22人左右),开设在大二上学期,每周2学时,一学期共计36学时。课程内容包括金融体系,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利息与利率,债券定价,股票定价,金融风险与监管,资产组合,金融衍生产品等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中日金融体系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基本框架等实践部分。由于学生在大一上下学期已经修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高等数学等基础经济与理论工具学科知识,并通过一个学年日语精读会话听力等课程的综合学习初步掌握了日语基础并具备日常简单交流沟通能力,因此从大二开始进入金融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的双语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一学期本课程的双语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而且掌握了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等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证券定价、金融风险与资产组合等专业理论对现实世界展开分析,接触并学习了金融衍生品等各种理财产品的信息,可以流利地使用日语分析实际问题,符合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要求。

(二)教材选用与课件制作

在教材选择上,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本课程选择了汉译版教材博迪的《金融学》和日语教材久保田敬一的《入門ファイナンス》以及日本雅虎金融官网的内容展开了双语教学。博迪的《金融学》系统介绍了金融学基本概念、证券定价、资产组合、金融风险及监管等内容,久保田敬一的《入門ファイナンス》教材当中着重围绕证券定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方面内容展开。因此选用这两本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是统一的,可以达到汉日对照的目的;而且博迪的《金融学》属于英语教材的汉译版本,里面许多专业词汇还是保留了英语,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日版教材时直接掌握日语专业词汇,因为许多金融学专业用语源自英语,日本对这类词汇直接使用的是外来语。日本雅虎金融官网的内容主要是辅助课堂教学,尤其是实践部分的教学和对教材内容未更新的部分进行的补充。

在制作课件时,为方便学生能够对照上述的汉日版教材更有效地学习,每页日语PPT对应一页汉语PPT,课上教授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从开始的对照PPT逐渐过渡到全日语PPT,母语PPT部分可供学生课后辅助参考。而且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尽量较少大段的文字表述,多使用图表动画信息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可以督促学生日语听力的提高和口语的实训表达。该课程还有一部分涉及数学计算,在课件制作中适当加入日本数学课的相关内容,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的训练,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

本课程课堂教学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用了维持母语和双语过渡的教学法,第二阶段主要使用了混合式教学法,第三阶段尝试使用了全外语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伊始由于学生刚接触双语课程,尤其是日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较弱,而且教学内容多涉及基础概念定义等内容,因此前两次课堂多使用母语以及翻译式进行教学,以免学生出现畏难情绪而失去兴趣。同时加入一些发生自身边的有趣的金融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当学生开始慢慢适应,并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掌握了一些基础专业词汇表达以及本门课程的整体框架之后,进入过渡式教学阶段。在该阶段的教学中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并非逐句地进行翻译,引导学生进入状态,重难点部分进行母语与日语的对照式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第二阶段的混合式教学法是本课程教学实践阶段的主要教学方法。课堂主要围绕教师讲授,学生提问,教师/学生答疑完成。教师围绕PPT内容进行讲解,导入部分接上节课的内容作简单复习继而引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出现的专业词汇及大致内容先有一个基本认识,如若没有问题进入重难点内容讲解部分,教师利用板书或文字形式或绘图标形式细致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通过听和看强化理解。这一部分全日语讲授完毕基本都会有学生提问,针对这块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会的学生进行答疑,教师辅助学生或是进行最后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提问学生可通过提问进行主动式学习,答疑学生通过答疑不仅提高了日语的运用能力,而且强化了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第三阶段属于尝试性地进行了全外语教学法和实践性教学法。通过一节课的尝试发现这一教学法对于语言以及专业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比较不适合,因为学生听完上句话正在反应阶段很容易错过教师的下一句内容,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因此这一教学法比较适用于大三下到大四阶段语言能力较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已经修完的高年级学生。金融学教学主要还是企业培养人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或者其他原因实践部分容易被忽略,因此本课程利用金融网站中的信息加入了案例解析或是情景模拟部分,这一部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分析现实现象的能力。

(四)考核评价

该课程去除单一的闭卷笔试比重,加大平时的各种小测验及考核的比重,旨在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临堂小测试检验学生对于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加大了课堂提问和答疑部分的考核比重,并匿名调查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接受程度以及意见,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

学期末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5%以上学生对课程反映总体较好。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讲述详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深入浅出,当下知识动态的加入加深了学生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难易适中,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双语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日语的运用能力,尤其是提高了日语的听说能力,符合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学生对该课程评价度达到优秀。

三、金融学双语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启示

在金融学双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语言不过关,听不懂日语的表述,导致有些时候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进度较慢,在内容深度上不能扩展太多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分析以及参考先行研究给出如下几点启示。

(一)激发学习动机

开课前通过问卷调查或是与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学习在他们的职业规划中处于什么样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共同探讨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尤其是对于毕业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而言,通过去相关金融服务类企业参观或实习实训等方式协助学生更切实地认识自己所学课程的应用性。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可通过分组报告或是辩论等方式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加入一些时兴的话题内容引导学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编制双语教材

外语原版教材篇幅较长,而且有些部分内容由于专业性太强很容易造成学生厌倦学习,进度缓慢等问题[8]。因此针对本院系学生的接受程度及在就业中的实用性选择,笔者选择跟外语原版教材著者联系,自行编译双语教材。该双语教材要求尽可能做到知识体系完备,难易度适中,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语法结构简单,同时又能体现地道外语,达到专业与语言双提高的目标。

(三)教学模式的探索

目前的双语教学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便是教学进度过慢,为完成教学计划后半期课程内容深度无法展开。为解决这一问题,信息化时代更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模式。近几年兴起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中,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式教学便是一个很好的可试行手段[9]。

通过微课录制知识点的教学视频,督促学生做好每节课的课前学习,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密度,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早掌握课堂专业词汇及日语表达,为师生间的外语沟通交流提供了有效途径。在课堂翻转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进行答疑式讲解,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

(四)课程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在课程考核评价中,笔者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不同比重的考核。比如有些学生表达能力比较强,有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有些学生运算能力比较好等,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以及他们的毕业诉求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考核才是对学生比较公正的评价方式。对于善于表达的学生可以加大他们口头报告的考核比重[ 10 ],可通过带领学生走访金融服务类企业制作成PPT做口头报告,并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给出回答,全程要求日语表达来考核;对于擅长逻辑思维的学生,可以通过加大课堂辩论环节的分值来进行考核;而对于运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加大临时运算测验环节的比重进行考核。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多元化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经济贸易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经济形势与政策指导的鼓励下,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外语类院校不断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实践以期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双语教学作为外语类院校的特色化教学改革实践之一备受关注。笔者所在院系的金融学双语教学改革正在进行当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通过不断地试行,结合学生的需求,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以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来完善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为本体系内其他课程的双语实践提供参考,为社会培养出能够使用外语进行金融服务类等经济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恩,丁年青.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现状与思考[J].外语界,2012(4):68-75.

[2]李颖.高校双语/EMI课堂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2012(2):49-57.

[3]王丽君,陈婉琳.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Z].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6):155-157.

[4]欧阳卉.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2(6):22-24.

[5]曾伟,郑汉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研究与思考——以《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为例[J].双语学习,2007(7):155-157.

[6]张勇.从新《国标》看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外语教学,2016(11):160.

[7]王琰.大学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の「経済」領域―企業の人材ニーズからみる[J].東アジア文化研究会,2018(5):61-72.

[8]付五平.《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模式探析——以湖南怀化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8(16):109-111.

[9]李萌欣.微课和双语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1):94-98.

[10]潘蓉,曹昱亮.物流专业双语人才培养课题及对策研究[J].商贸人才,2018(7):18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