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制图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4-05-04

沈琴 项阳 唐觉明

[摘 要] 通过对“制图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据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出构建工程图学虚拟教学平台,通过沉浸式情境学习促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虚拟教学平台

[作者简介] 沈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9-0119-02    [收稿日期] 2019-08-12

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聚焦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推进教育信息化。同时,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强调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好教育信息化“奋进之笔”,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换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制图基础”作为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一直备受机械相关专业各高校的重视,他们都在着力构建与教育信息化方针及教学体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不断发掘出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方法。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本文针对“制图基础”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提出建立工程图学虚拟教学平台,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制图基础”课程现状

工程图样是按照国家标准绘制的,用来进行产品信息的表达、定义和传输的媒介,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技术文件[1]。“制图基础”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是机械技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适用于机械类各专業以及与机械专业教学要求相近的其他专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的机械设计、加工、维修等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作图方法。它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学生需要不断地在平面和空间之间进行思维转换,即通过三维实体绘制出平面图形,通过二维平面图形想象出三维立体模型。

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制图基础”的理论知识和绘图逻辑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方式,而学生形象思维的建立主要通过课上或实验室陈列的立体实物模型,以及三维模型动画的展示。但是,一些“制图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着听,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大脑的疲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吸收的知识也十分有限[2]。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使模型资源只能局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在课后很难获得有效的资源,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此外,教学中交互性较差,学生大多是被动的观看,无法实际操作。空间想象力差的学生无法在短短几分钟的讲解中想象出立体模型,对所讲内容一知半解,更不可能融会贯通了。基于此,关于“制图基础”的课程教学,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以外,还应探索新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

二、“制图基础”课程改革

“制图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它以形象思维为基础,需要学生调动联想和想象。但由于现有的板书和PPT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部分学生无法完全想象出立体模型,教学效果欠佳。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将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教学情境中,发挥情境形象、直观、生动等优势,使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让人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应运而生。其中VR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AR技术就是让参与者与虚拟对象进行实时互动,从而获得一种奇妙的视觉体验,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合理运用这一手段也是探讨教学改革的热点。工程图学虚拟教学平台的建立和使用,正是抓住多媒体的有利条件,将VR和AR技术应用于“制图基础”的教学中。它整合了教学所需资源,并将教育资源与移动终端有效地整合和优化,构建虚拟的教学环境,采用情境教学法,将教学与助学、自学的功能均融为一体。该虚拟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工程图学AR辅助学习平台和工程图学沉浸式虚拟拆装实践平台,以此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制图基础”的教与学。

“制图基础”的学习内容就是从空间模型到二维图形,再从二维图形到空间模型,将AR技术应用于“制图基础”课程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工程图学AR辅助学习平台以教材和习题集等现实学习材料为基础,将虚拟的立体模型套在现实的学习材料上,逼真的展示可直接互动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AR交互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从平面与空间两重维度来理解题目和知识点,更好地提高空间想象的思维能力。基于AR技术的虚拟移动模型室可安装于学生的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大大扩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实例教学将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实验室和模型室,而是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

“制图基础”课程中装配图内容整合了该课程大量的基本内容,既重要又有难度。学生在绘制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时,对于装配关系以及内部零件图的画法总是感到抽象和困难。工程图学沉浸式虚拟拆装实践平台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它利用可穿戴设备,实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工程实践体验,通过外接VR设备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知方式模拟实际拆装机械设备、部件的过程,并配有拆装和测绘步骤纠错和实时指导,让学生犹如进入真实的场景中。并且预制多种设备供不同专业需求的学生进行拆装和测绘训练学习,使得原本复杂的装配图课程学习变得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得课堂教学简单有效,而且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空间分析能力。

三、结语

“制图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在短时间内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教学效果欠佳。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寻求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科学性强、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3]。工程图学虚拟教学平台的建立将通过情境教学法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实现学生自主学习、随时随地学习,提高学生参与感、交互性,让学习资源发挥的效用越来越大。逐步实现教师备课的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实验教学的仿真化,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付贵.浅谈工程制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机电教育创新,2018(3):100,105.

[2]叶卫东,成玫.提高工程制圖教学质量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9(7):56-58.

[3]杨建校,肖汉宁,陈石林,欧阳婷.《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209-211.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Cartography Basis"

SHEN Qin, XIANG Yang, TANG Jue-mi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eaching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urse of  "Cartography Bas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t proposes to construct a virtual teaching platform for engineering graphics, which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patial imagination through immersive situational learning.

Key words:teaching model; teaching reform; virtual teaching platfor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