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时代高校国学教育探究

时间:2024-05-04

张凯 亓娇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国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成效有所提升,但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对此,在高校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理性看待互联网的作用,分清“道”与“术”;正确应对各种文化冲击,明辨“正”与“邪”;合理运用“互联网+”,创新“教”与“学”。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高校;国学教育

20世纪80年代,受海外新儒学思潮回传的影响,国内复兴国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20世纪90年代,高校也以不同形式掀起了国学教育的热潮,主要是以成立国学教育机构、设立国学一级学科课程、开设国学选修课等形式开展国学教育。加强国学教育已成为高校的共识并得到高度重视。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境遇,反思、突破、创新成为推进高校国学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分清“道”与“术”,避免本末倒置

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达8.47亿,手机上网比例达99.1%。网络飞速发展所催生的网民群体,不仅形成了庞大的文化交流场,也给高校国学教育的推进带来了契机与挑战。如果说使国学内化于心并成为大学生安身立命的价值向导是国学教育之“道”,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探索国学教育的新模式则是求道之“术”。只有厘清国学教育“道”与“术”的关系,才能在推进国学教育的过程中避免国学教育走向“工具化”“娱乐化”的误区。

一方面,要肯定互联网作为求道之“术”的价值。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推动了高校国学教育的开展。课程设置通常可以反映出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而中国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西方高校相比,其显著特点就是重专业轻通识。因此,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学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实施与普及。然而,网络的发展降低了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带来的阻力。目前,“互联网+”模式带来了国学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大学生只要打开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网络设备就可以通过各种APP、公众号等接收到国学相关内容的推送,甚至可以通过慕课系统地学习国学课程。此外,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也可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课堂趣味,丰富课程内容,将线下教学和线上互动充分结合起来,提升国学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在“道”“术”关系上不能本末倒置。技术的飞跃不等于认知的深化,网络技术的发展恰恰对国学教育的专业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网络平台门槛低、传播快,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各种国学资源纷至沓来,形式多样,但内容多流于空泛甚至娱乐化,这对于对国学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大学生来说,容易引起认识上的偏差与混乱,增加了国学教育的难度。因此,国学教育不能仅仅依赖于网络手段,更应重视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专业讲解与资源把关,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国学的真谛并学以致用。

二、明辨“正”与“邪”,做好价值引导

章太炎认为国学“包括经史、经典诸子、历史,称之为国学的本体;国学又可具体分为经学、哲学、文学等派别”,[1]并指出了国学教育的意义,“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2]由此可见,国学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一种精神指引和价值向导。然而,如今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再崇尚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价值与情怀,取而代之的是在网络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呈现出的“崇洋”“媚俗”等价值倾向,各种不良校园事件屡屡发生。如何引导、匡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让他们明辨“正”与“邪”是当下国学教育的主要任务。青年学生总是处于思想前沿,对新思想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在社会思想的传播过程中往往具有双主体性,既是思想的接受者,又是思想的传播者。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新文化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重要文化形态。目前,由于网络监管等方面的不成熟,网络文化鱼龙混杂,文化糟粕严重影响甚至扭曲着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而国学作为民族文化长期积淀下来的精粹,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修身思想,包含着人格教育和价值指引的方方面面。比如,以德为先的人格修养、仁爱共济的家国情怀、以理节欲的生活态度,等等,都可以成为青年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引导,需要教师在国学教育中重点灌输。

三、创新“教”与“学”,力求学以致用

1.要明确国学教育的意义,帮助学生体认国学教育的价值。文化自信是大学生自觉认可并接受国学教育的前提,但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存在不足,这难免会影响到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向学生阐明国学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树立客观理性的学习态度。然而,今天的中国人“对文化问题没有一个较完整明晰的认识,旧的随便拆,新的随便盖,一砖一瓦地收集,一墙一壁地建造,没有一个大图样,没有一个总方案,没有一个笼罩全局逐步兴修的大计划,因此一切精力,全零星地浪费了。”[3]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缺乏系统了解和理性判断。只有承认并肯定中国文化的价值,祛除偏见,才能引导高校学生自觉学习国学课程,否则“以己之昏昏”难以“使人昭昭”。

2.注重原典教学,合理借助“互联网+”模式创新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无论网络国学课程资源如何丰富,线下课堂教学始终是不可替代的,而在课程设置中原典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原典是国学传播的载体,虽然我们与原典之间存在不可超越的时空延隔,但如庄子所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杂篇·外物》)。只有研读原典,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微言大义并内化于心。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课堂的生动性和接受度,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互联网+”的方式。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线下教学和线上互动相结合,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在教学内容上借助慕课、公众号、古籍资料库等网络资源丰富授课内容,提升课程趣味;在考核方式上尝试改变传统的相对单一的试卷型考试,将试卷考试、学习分享与微课开发等方式相结合,增加课程考核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3.尝试部门合作,建立网络课堂,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从国学涵盖的范围不难看出,国学教育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而对一般高等院校来说,专业师資匮乏是国学教育的一大难题。大部分高校只能依托于本校某个院系的师资力量来开设课程,这就导致授课内容相对单一,而不同院系的课程除校级选修课之外很少共享,课程时间也难以协调。对此,应积极尝试各相关院系之间的合作,丰富课程资源,同时建立网络课堂以便随时随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课程选择的多样化和学习群体的广泛化。

参考文献

[1]章太炎.国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3:1-20.

[2]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N].民报第7号,1906-09-05.

[3]钱穆.文化学大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