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类招生背景下农业院校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时间:2024-05-04

刘琪芳

摘要:针对大类招生农业院校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以强化实践教学过程质量监督为辅,项目驱动为导向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高校更好地培养复合型农业信息化人才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大类招生;实践教学;农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2-0130-02

一、引言

继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现代农业以来,在2017年、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三农”工作一号文件与《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综合效益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改革必将促使世界农业生产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急需培养一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农业信息化实践型复合人才。伴随着国家考试招生制度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采取“专业加学校”投档等新政的实施,生源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的招生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二、大类招生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大类招生下的培养模式主要有按学科大类招生与按院系招生两种情况。基于学校发展过程的战略布局与师资教学条件,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采用按照院系招生的方式对下属四个专业进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分专业毕业分流,重视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通才教育的同时,对课程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结合学校特色与专业办学特点,确定本科教学四年总学分为164,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占总学分的27.6%,构建基础平台实践体系、专业课程实践体系及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基础平台实践体系又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体系与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在注重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充分利用我校创新实验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及物联网实验平台,以教研与科研项目为依托,建立并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三、项目驱动设计

农业较工业发展不同,学生对其认识大多数停留在原始的认识中,需要将农业生产实践的问题引入到课堂,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加课堂互动及学习主动性。以嵌入式课程设计与综合实践设计课程为例,要求学生以农业信息化为背景,设计马铃薯贮藏环境无线监测系统。在分析马铃薯的储藏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系统选择ZigBee技术来实现。设计实现的系统硬件包括终端模块、协调器模块两个部分。终端节点模块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数据发送的任务;协调器模块建立组网链接,接收终端节点数据,并将采集数据通过USB接口上传到上位机。

协调器模块以CC2530芯片为核心控制器,结合Remo TI增强ZigBee模块的远程控制功能。PL2303高度集成的USB-RS232转换器,实现PC机与外设的数据相互传输,其波特率可以通过驱动程序实现75 bps到115 kbps速率可调。外围电路如下页图2所示。

终端部分利用osalInitTasks()、osal_memcpy()等函数实现数据向协调器发送,设计流程:初始化工作模式;检测用户节点配置,节点配置成功,直接进入工作模式;发送加入网络信息,网络初始化,节点进入正常(空闲)状态,节点成功绑定;检测发送的按键值与测量数据,向上位平台发送信息。协调器部分主要通过组建新的网络通道,利用InitBoard()OnBoard_SendKeys()函数等实现数据的接收与发送。设计流程为:工作初始化,建立新网络;显示网络ID、频道信息,进入正常监控启动状态;判断有无信号,显示数据或接收网络申请,准备下一次信息传输。

四、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学院定期开放学科实验室,引导学生早进入实验室,鼓励学生发挥自主学习与改革创新精神。以农业工程认证为目标,以大学生电子设计、机器人、挑战杯等创新竞赛为契机,积极开展课外创新竞赛,鼓励学生申请国家级与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小规模农业产业合作平台等。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与教育部联合企业(例如华为、ARM、谷歌、达盛等)建立校企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训、实习基地等,创建学科发展产业联盟。学院利用寒暑假与校外实习基地合作,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社会实践走进企业进行学习,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增强专业学习的认识,实现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五、加强课程过程质量监督

加强课程过程考核,建立实验室负责人、授课教师、实验室助教三层责任负责制,设立一课多师的教师上岗竞争机制,构建多模交叉质量评价反馈机制。聘请具有交叉学科的教师为课外指导老师,并相互督促教师与教师、学校与教师、上级与下级相互之间的多模交叉教学质量评价,促进专业教学水平与教学意识的提高。强化学期考核评价标准更加细化、多元化,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例,通过小组讨论、仿真模拟、电路焊接、电路测试、电路调试、阶段报告等形式量化成绩,采用过程考核的形式,评价标准采用A、B、C、D或10分等级制,逐步完成实践工作,让学生看到自身进步的空间,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六、总结

实践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服务于现行社会的发展需要。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的发展,遵循具有方向性、科学性、高效性原则的评价机制评估教育活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面向社会需求,在综合评价基础上,根据社会认可度调整相应培养模式,从而把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肖功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政策创新的历史逻辑-基于16个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考察[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0-63.

[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2/05/c_1120413568.htm

[3]人民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 n1/ 2018/ 0926/c1001-30315263-2.html

[4]方淦,刘亮,倪丹梅.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农业院校招生大类设置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17,(01):59-63.

[5]刘志刚,刘志宽.大类招生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68-169.

[6]尹辉,阮秋琦,于双元,樊崇艺.計算机与信息大类招生模式下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4,(13):10-14.

[7]陈得宝,李峥,方振国,姜恩华,赵庆平,杨一军,邹锋.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大类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15,(07):91-9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