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现代歌诗拓展性课程的开发

时间:2024-05-04

郑淼琪 王刚

摘要: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促使一线教师必须挖掘更多的优质课程资源,而现代歌诗具有“文质兼美、流传广泛”的重要特点,可以作为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重要资源。这种拓展性课程需要遵循“兴趣先导、内在驱动”“课内外结合、资源整合”“学本教学、主体参与”三条原则。

关键词:核心素养;现代歌诗;拓展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2-0291-02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有关“生活”的学科,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等同的,生活是现实的,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应该在语文中有体现。现实生活又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广度在拓宽,这就要求语文课也要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现今语文教学的目标较之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课程的教学方式理应随之而变。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促使一线教师挖掘、整合更多优质课程资源

2016年9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核心素养的提出也引导和辐射着语文教学的变革,语文核心素养不再仅是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与建构,更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时代。作为一线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挖掘并整合潜藏着的优质课程资源,进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同时也更好地促进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二、现代歌诗文质兼美是语文拓展性课程的重要资源

刘东方[1]提出,中国现代歌诗是以现代汉语为语言材料,以表现中国现代社会的时代主题和现代人的基本内涵,吸纳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的文化观念和技巧,通过现代汉语的音节、声调、韵律、节奏等机制以表现歌性为主要艺术特征的文本样式。与古代歌诗的概念不同,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继承古代歌诗的衣钵,可以配乐演唱的现代诗歌和部分具有诗歌元素的现代歌词和歌剧剧词;另一部分,指不能配乐演唱,但具有民间歌谣的歌性元素,具有一定的颂唱韵律,便于吟诵和朗诵的歌谣体现代诗歌。陆正兰[2]也关注到了现代歌诗的“歌性”,她对其体裁做出界定,认为它是“诗与歌词两种体裁相互靠拢的一种特殊体裁”,既是一种诗,同时还是一种歌词,这样就使得它兼有“诗性”与“歌性”,在表达效果上就追求“声入心通”的乐教效果,同时又能承传“兴观群怨”的传教功能。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现代歌诗应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歌性,即可以拿来唱,并且具有音乐美;(2)现代性,即表现中国现代社会的时代主题和现代人的思想情感;(3)文学性,即具有文学的底蕴及价值。现代优秀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就是现代歌诗的典型代表。现代歌诗作为语言最凝练的文学形式,是现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

优秀的流行歌词传唱度很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及学习兴趣。在小说和散文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将流行歌曲作为课前导入内容,也可以作为课中、课后相关情境中人物解读的辅助资料。在诗歌教学中,将诗歌内容与歌曲内容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兴趣,使其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也可直接就歌词进行阅读鉴赏,如汪苏泷的《李清照》等。[3]教学中可以将文质兼美的歌词作为作文的范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展开作文教学。[4]现代歌诗可以借助歌词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学习歌词中的修辞、布局等。[5]可见,流行歌曲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在基础知识方面可以学习其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在阅读上作为课堂主体教学内容的调味剂、催化剂,在写作方面可学习其修辞,帮助积累素材、提供范例等。

三、现代歌诗拓展性课程实施的原则

现代歌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应试的影响,现代歌诗常常像是被遗弃的孤儿,备受冷落,有些师生甚至对教材中的某些歌诗视而不见。素养时代的到来也要求一线教师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从知识的积累走向思维的训练,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从培养简单机械的记忆者的教学范式走向培养自主能动的思考者的教学范式。现代歌诗教学面临的困境亟待改革,我们认为,“初中现代歌诗”可以作为一门重要的拓展性课程,在教学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兴趣先导、内在驱动

本课程以现代歌诗为教学载体,它与传统教材课文的直观不同在于它不僅能读,而且是能唱的,甚至可以说每节课都可以歌声嘹亮,而且有些文本就是学生平时所吟唱的歌曲。所以,很多学生在课程开设之初便会对其有极大的兴趣,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教师更加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力求寓教于乐,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课堂上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它的领悟,可以对喜欢的歌曲尽情、尽兴地歌唱,或自由地朗诵,或静静地聆听,或随意地书写评论,或模仿创作等,不做强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利。

(二)课内外结合、资源整合

“初中现代歌诗”这门课程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而开设的,同时它也是一门拓展性课程。既然是拓展性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应该与课内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实现课内、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做到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最终达到培养各种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学本教学、主体参与

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力求通过设计项目式、主题式、探究式等任务驱动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创设有意义的真实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东方.中国现代歌诗概念初探[J].文学评论,2010,(6):154-160.

[2]陆正兰.“歌诗”:一种文学体裁的复兴[J].当代文坛,2016,(1):69-72.

[3]郑慧丽.流行歌曲课程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56.

[4]刁延江.歌曲与作文[J].教育科学,2015,(8):43.

[5]陈建红.借鉴歌词,使作文生辉[J].语文知识,2016,(4):85-8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