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志文,桂润金
(广西民族大学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国务院于2014年9月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浙江、上海两地也因地制宜分别发布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1]两地也随即开始启用新的高考模式,然而在新高考模式下,物理选学选考人数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高校的需求,物理遭遇了“滑铁卢”。为寻找应对物理选考现状的方法,笔者在此做出一些思考。
回顾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变革均与物理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蒸汽机的发明还是电磁学上的突破或是计算机技术的兴起,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与以物理学原理或规律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可以说物理学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我国政府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可见国家对于高精尖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的重视,体现在高考招生中就是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教育部指引》)。在《教育部指引》的93个专业类的选考要求中,提及最多的是科目是物理,共被60个专业类提及(不含允许无要求的专业类),占专业类总数的64.5%。具体科目占比如上图所示。
《教育部指引》中各科被提及的次数占比
一般来说,《教育部指引》的选考要求中提及物理的专业类,高校在设置选考科目要求时,也会允许选考物理的学生报考此专业类。所以,对于选考了物理的同学来说,可以报考“要求选考物理”的这60个专业类,另外,允许“不设选考要求”的29个专业类也可以报考,所以一共可以报考89个专业类,占专业类总数的95.7%。教育部提高物理在选择专业时的地位恰好也反映了物理学科在经济发展到科学技术再到人才培养一整条路线中的重大基础作用。
与之前的高考相比,新的招考模式增加了学生选择的可能性,其表现形式便是将文理分科模式改为“3+3模式”,即学生除了参与语文、数学、外语3科统考之外,还要从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选择3科进行考试(浙江多一门通用技术)。在浙江省2017年总数为29.13万的考生中(实际统考生只有25.01万),选考物理的只有8.95万人,占所有考生的35.78%,排在所有科目的倒数第二位。选择学习物理的学生人数不能令人满意,物理学科遭遇“滑铁卢”。
1.在学校层面上,高等学校对物理考生的重视会促进部分考生选考物理,而大部分中学片面追求高考成绩的功利心理导致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学校升学率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的发展,间接地引导学生选择较为简单的、容易取得高分的学科作为选考科目。[2]
2.学生个人和家庭层面的因素是决定学生是否选学选考物理的重要一环。一般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并且擅长的科目,但在实际操作时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如学生会因为畏惧物理的学习难度,而选择相对容易的学科;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也会为了让子女获得高分进入理想大学,而建议子女选择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的科目。
3.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难度也是导致学生不选考物理的一大因素。首先,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中许多抽象的定理公式都是前人通过实验或科学的推理总结得出的,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进行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训练,很难深刻理解相关概念和规律。其次,物理这门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有学习规律可循,学习物理必须真实深刻地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和定律背后的含义,否则很难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也就很难在选拔性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3]
选学选考物理人数不理想的背后反映的是学生、家长及学校对于物理的态度,以及对物理学科基础地位的认识和物理对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等问题。
从社会层面说,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具有物理知识背景的理科类人才。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目标。基础物理教育的目的正是为学生将来研究钻研高精尖技术打下基础。学生放弃考物理,意味着具有物理知识背景的人才流失,这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从个人角度来说,物理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这说明合格的现代公民需要具备正确的科学观,而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能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科学观和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够清醒理智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国内很多著名大学的专业在招生时都会要求学生选考物理,学生弃考物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填报志愿时的选择,会使其自身的发展选择受到限制。
1.转变物理教学的“基本观念”。2017版的课程标准提出五大基本观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过程评价。新课程标准不再像旧课程标准那样简单强调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是更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新课标更加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更加尊重学生的选择。作为教育者应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
2.优化物理学科的考查方式。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校的实验课已经流于形式,高考真正考查到学生的方面确实有限,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水平。新课标里明确指出物理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的是物理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是目前高考中很难全面考查的。因此,学校需要尽可能地从多方面来考查学生的素养,多维度地考查学生的水平。
3.加强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要加强学生对其自身发展及生涯规划的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包括理想、学业、心理、生涯等多个方面,学校需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和特点、选修选考基本情况和高校招生要求,统筹制订学生发展指导计划。学生虽然对高考改革有初步了解,但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长处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都没有清晰的认识,需要学校提供多方面的发展指导。
面对新高考模式下物理“遇冷”现象,我们应从转变物理教学的基本观念、改革物理学科的考查方式、加强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三大方面入手,国家要精准定位、科学指导,社会要多方支持、全力援助,与之相关的个人更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