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媒体时代材料类专业《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4-05-04

张雯 张青松 王文一 张桂芳

摘要:根据我校《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现状的综合分析,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借助微媒体开放性、互动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将微媒体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创新型人才的高效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媒体;材料专业课程;材料表面与界面;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2-0133-02

材料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任何材料都有与外界接触的表面或与其他材料区分的界面,材料表界面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材料的整体性能。《材料表面与界面》是工科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重点介绍与材料表面和界面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和材料学的相关知识,用于拓宽本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是学生深入研究材料与表面和界面密切相关的结构、性能和制备工艺的基础。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社交网络进入并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微媒体以崭新的技术成为高校教育的新载体,同时为改变高校教育的知识架构和实践范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把握时代脉搏,以“微”时代为视角,积极主动地运用微媒体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教育,使微媒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成为可能。

一、微媒体的时代特征

所谓微时代,是指以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手机为终端,以微博、微信、QQ等微应用为载体,以去中心化、碎片化、即时化、动态化、赛博化为特征,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时代[1],而以微博和微信等网络软件为代表进行信息传播与共享的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新型网络媒体即为微媒体。

微媒体具有门槛较低、数量庞大,形式多样、速度极快,内容灵活等特点。相比于传统媒体来说能够更加准确地传递信息,让信息不再过于集中,呈现一种碎片化趋势。将口语化的内容在微媒体平台中快速表达出来,用贴近民生的方式传达较为枯燥的理念,更容易获得大学生的认同感。在信息分享过程中,对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同步的检索、查阅或评论,以点赞或转发的形式表达支持态度,使大学生获得一种情感上的宣泄与满足。

二、微时代材料类专业课程教育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材料行业特别是新型材料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实力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材料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对材料学科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学科专业课程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多数课程内容较难,学生不易学懂,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一)理论体系严谨,内容抽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学习与掌握材料的制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理论体系非常严谨,各部分课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任何一个知识点的不理解和掌握不到位,都会使后续的理论学习较为困难,甚至还会使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讲授式教学属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将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系统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比较系统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2]。对于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而言,教学内容涉及表界面基础知识和材料表界面两大部分,教学内容系统性强、教材覆盖知识点众多,但理论授课学时有限,因此讲授式教学法仍然作为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但是这种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短时间内灌输过多的知识,内容繁杂而难学,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等。

(三)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例如表界面的基础知识部分,分别介绍了液体、固体和固液的表界面,并讨论表面化学的四大定理,这些内容大多晦涩难懂,涉及公式及计算较多。学生很难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微媒体视域下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育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紧跟时代发展,进一步完善、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树立新观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寻找新规律。针对《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相关内容的特点,对材料表界面的相关知识进行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随着科技发展,有哪些新技术可以应用到材料表界面的相关研究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这部分新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和内容,也不会出现教学内容陈旧、死板等问题。

(二)拓展平台,微媒体实现课堂与课下教学相结合

在微媒体时代下,知识获取不再局限于课堂,學生完全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查询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智能手机终端了解最新的科技资讯。因此,高校应强化对微媒体培育平台的构建,并重点应用微博、微课和QQ等平台进行课堂教学的延续,实现教学内容传播的互动性和交流性。教师可将重要知识点、新理论、前沿进展以微博的形式发布在微信平台;而学生可在空闲时间阅读微博或微信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学生还可通过回帖的形式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共享,使每个人都成为讲授的主体,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三)增强互动,微助教开启互联网+教学新模式

微助教是依托于微信创作的一款集课堂签到、课上讨论、课上答题、直接观看讲授内容PPT的真正面向高等教育的线上互动工具。目前,微助教注册师生突破150万人,建设课程5万余门。面对微助教的蓬勃发展,高校专业课教师应该以开放、理性的态度对待微助教,不断探索互联网+视域下专业课程教育的新模式。

1.丰富课堂元素、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随机问答环节,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主动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对于上传到微助教平台中的图片、文献原文、专利等相关资料,学生在手机上就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微助教能够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理论课程的亮点,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2.改进学生评价考核方式。传统教学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就是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而平时成绩的相关依据并不充分。微助教平台可深入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具体环节,搜集和分析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全面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详细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

3.课堂教学与课下自学相结合。教师可以在微助教讨论板块添加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课外内容,使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学习,学生也可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例如《材料表面与界面》讲到第二章液体界面时,可以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水膜实验”的视频链接放到讨论墙中,使学生对液体表面张力的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这种生动的视频演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定义和概念。

四、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加速了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微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在此背景下以微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打造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网络教学平台应运而生,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广大教师应以微媒体助推新型教学模式改革,希望其过程和结果可对材料专业其他课程教改提供相关素材和经验。

参考文献:

[1]曹德欣.略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3.

[2]吴雪艳,安振涛,高兴勇,等.讲授式教学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15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