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兴文 王晓华 王庆春 刘燕
摘要:全面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学生个性化需求存在偏差的原因,提出了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理念,并对协同培养的内涵、实现途径、保障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高校开展协同育人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076-03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深入推进,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为全面,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也日益强烈。2010年起教育部为适应各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实施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了保障培养质量,教育部与产业界联合制定了各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要求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后备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教育部明确提出探索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通过实施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可见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学科教育培养模式有着重大区别,这也给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如何打破与行业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通过整合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资源,构建基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和关键。
一、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偏差及原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业和社会发展形势还不相适应,存在诸多偏差。这些偏差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社会需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动力。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的加快,对企业的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需要不断优化和提高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拥有良好职业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应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而目前的高校的人才培养很少关注这些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方面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现象。
2.就业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7%,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占到56%,其中,36%的人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22%的人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4%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是造成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这些数据反映了目前在人才培养上仍然存在专业口径过窄、专业划分过细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职业转换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宽口径、厚基础已经成为职业人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果仍沿用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必会造成学生能力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职业变迁适应力不强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3.人才培养与学生需求存在偏差。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但是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远远不能胜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2011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占50%)、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占20%);其中本科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实习(占85%);对于已毕业三年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来说,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比例更高(占72%),一方面可能由于几年前的大学专业教学中更加缺乏实践环节,另一方面是因为工作三年后,更高的工作要求使得毕业生更多地发现到当初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的不足。可见,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最主要的要求。
产生上述偏差的原因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缺乏联动机制,学校办学模式与企业相互隔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体系重构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也没有很好地与产业发展相衔接,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即使安排了学生实习实训环节训练,也往往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没有把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忽视了行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和关注度,造成学生学无所长,学无以至用。
总之,高校原有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个体单打独斗或浅层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断变化的需求。只有发挥各方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协同培养机制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全方位、多元化的需求。
二、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内涵
胡锦涛同志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行业和研究院所的协同创新效应不明显,主要原因是缺乏机制上的突破,不少学校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认为是原有生产实习的翻版,没有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深度合作;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只把眼睛盯住与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和“知识增值”的协同创新,而对“人才培養过程”的协同创新重视不够。要使人才培养在协同创新上产生最大效能,必须打破传统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在生产、教学、科研和应用之间建立立体推进的机制,形成协同效应。
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内涵是各个主体利用其资源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主题进行有效合作,或者说,组建一个多资源、多功能、动态的“教学团队”,共享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业成就。协同培养模式有五个特点:一是目标一致,因为各主体都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二是资源共享,各主体在不同环节、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共同利用统一资源;三是有机整合,各主体要素是一个有机的集合,不是简单叠加;四是有序运行,各主体要素在系统内经过整合进行有序运行;五是动态调整,因为各主体要素只有不断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三、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高校与协同各方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同构建“两段式、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两段式”是指学生分为在校培养和协同创新平台培养两个阶段;“三结合”是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又要体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色;坚持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坚持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适应行业需求。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纲领性文件,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广泛汲收合作企业对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的建议,将行业的需求有机地渗透于其中,打破传统的学科教育按照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特征和行业培养要求按照职业素质养成、专业素质、专业拓展、行业应用四大模块设计培养方案。其中职业素质养成模块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修养,增强其心理调控力,健全心智,为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奠定基础;专业素质模块是针对培养学生服务行业需求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实现知行合一;专业拓展模块是主要解决学生个性化发展、服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宽口径培养等问题,着重于培养学生复合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行业应用模块是按照产学研合作方对知识应用的具体要求而设计的板块,实现人才供需无缝衔接。
总之,四大模块环环相扣,相互支撑,实现了“拓展口径、发展个性、注重实践、适应需求”的教育理念,体现了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深度合作共同参人才培养全过程。
2.科学设定复合培养平台,适应个性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实现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求,在复合培养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以招生录取专业为主干专业,以全校其他专业作为拓展专业(方向),形成复合专业学习平台。拓展专业内涵设计要科学合理,做到核心要求明确,内容简化易学。复合平台的设定实现了主干专业培养核心专业能力,拓展专业(方向)培养学生职业变迁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发展潜能。
3.构建新型教学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协同学习。开设创新型项目课程。课程以基于典型产品、设备、问题或服务所设计的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成工作任务组织和实施,并促进学生能力内化。课程中的“项目”是未知的或实现“项目”的过程和方法是未知的,即对所探索研究的目标之结果或过程未知。课程实施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团队为主体,有利于使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方法和规律的学习,实现学生从被教育者向主动学习者、探索者、工作者相统一的角色转换。
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通过选课制、导师制、学分奖励制、弹性学制等管理机制的创新,实现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教师的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跨专业跨年级“书院制”管理模式,打破年级、专业限制,使书院为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开发潜能、协同学习和自主管理的平台;实施课程学分与学科竞赛、发明创新成果等的学分置换与替代办法,鼓励学生彰显个性。
建立协同评价机制。探索一条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既达到对已学过的知识的深刻理解又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方式是实施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通过建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协同评价机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可持续性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评价指标的设计应从基本素质、创新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方面入手,特别关注学生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时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评价,采取对各方评价权重進行综合考评方式。另外评价过程中通过师生交流及时对学生日常工作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角色,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四、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建设
只有建立协同机制和管理组织,明确各协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才能调动各协同方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资源优化与共享,保障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有效实施。从协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培养平台建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及质量评价与监控等方面入手建立保障机制,发挥各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作用。笔者认为应从协同各方利益多赢机制、制度约束与监察、文化融合等三个方面开展建设,利益多赢机制是基础,制度约束与监督是保障,文化融合是桥梁。
利益多赢是调动产学研各方积极参与协同培养的直接杠杆。所谓多赢是指通过协同育人各方的合作如政府、学校、科研院所、社会、企业、学生、教师、企业员工等都能在合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各方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应该指出的是,合作各方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单位和个人有不同的需求,同一个单位和个人在不同时期需求也有不同。作为高校来说,更要善于发现和满足合作方的个性化需求,使合作方在合作中尝到甜头,增加各方长期合作的动机与动力。
制度约束与监督是从全局、整体、长远的角度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包括适当的减免税激励政策、考核与评估政策),以引导和激励产学研协同育人,特别是要给参与合作的企业、科研院所一定的实惠,提高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政府应以资金为杠杆,制定向产学研协同育人领域倾斜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宣传和鼓励社会各方(主要是企业部门)通过捐资助学、社会赠与以及税前列支等方式筹措资金,设立产学研协同育人专项基金;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是保障制度落实的有效手段,定期对贯彻落实产学研协同育人相关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评议、督促、纠正,实行严格的奖惩政策,做到赏罚分明。
文化融合是协调各方关系,促进相互交流的桥梁。通过文化与行业、专业教育相结合,开展专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师生形成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通过建立行业典型企业文化校园展示平台,引入仿真或全真职场,塑造“职业性”教育环境;引入企业优秀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通知[Z].北京,2011.
[2]陈兴文,等.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7).
[3]许青云.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J].平顶山学院学报术.2013,4.
[4]林雪明.课程集群嵌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