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维衔 何鹏飞
摘要:当前高校纷纷搭建了本校的网络自主学习课程平台,以开展有效的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建设符合当前大学生对网络课程资源需求的平台,把握自主学习的基本状况及需求特征,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将从“大学生自主学习基本状况”、“网络课程学习兴趣”及“网络课程资源需求”入手,分析网络自主学习课程建设的需求模式,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自主学习;课程建设;需求特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079-03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高校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教授过程也朝着网络化,碎片化等多特征方向发展。大学学生获取新知的方法与渠道不再停留在传统的教师、教室及教材的局部思维里,相反,学生可以通过随时随地运用网络来进行自主学习,网络课程能够在帮助学生进行短、频、快的学习。当然这种方式往往也存在知识不够系统,知识学习氛围不足,与教师交流互动少等问题。为此,高校纷纷积极转型,将课堂内的、线下的教学活动与课堂外的、线上的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的“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这一内涵建设是吻合的。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探索网络自主学习的状况与建设模式,共收集了有效问卷440分,问卷有效率95%。
一、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了解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现状与需求特征,笔者2017年对本校开展了“广东白云学院网络自主学习基本情况调查”的调查。围绕“大学生自主学习基本状况”、“网络课程学习兴趣”及“网络课程资源需求”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其基本统计结果如下:
1.大学生自主学习基本状况。
图1—图4,从学生已经开展的时长和可接受的网络课程学习时长中,可以看出存在两个极端现象,比较感兴趣的占45.50%,偶尔感兴趣的占了40.90%的比例。从学生的目前学习情况来看,小于3小时的自主学习时间的人较多,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午进行学习。而对于可接受的时间,同样是面临两个极端,可接受网络课程学习的时长也呈现两个峰值分布。
2.网络课程学习兴趣(展示部分结果)。
从图5-图6可以看出,学生对网络课程的了解程度中比较了解的有45%,较少了解的占55%。而在学校开设网络课程学习的意向选择中,乐意及以上的占据77.3%的比例。以上可以反映出学生目前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网络课程,且也存在学习的意向与兴趣。
3.网络课程资源需求。
(1)网络课程的主要优势:大学生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时,可学习名校名师课程;具有云碎片化课件(5—20分钟一节课);能够形成学习流程管理(在调查中,很多学生选择了闯关式学习模式);有学习课件、讨论、作业、测试、互相评价、考试等所有教学环节;有课程介绍、教学进度安排、教师团队等课程信息的学习社区。
(2)网络课程教学的开展形式:当回答“网络课程教学以何种模式开展最好”时,基本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网络课程的课程类型的差异,学生在选择上也存在差异,对于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学生更加偏好“线上线下结合的网络课程”;公选课时,学生的偏好“课程视频和录像”;专业课,学生偏好于“图表、数据等文本类资源”这一类型。基本的匹配结果如表2所示。
(3)网络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学生选择“阶段性学习成果讲演展示”作为考核方式,其次是“结课学习成果展示”这一选项。学生通过自主学
(4)师生互动:作为网络课程的学习,其中体验最差的就是师生互动环节,很多学生在回答该题项时,都认为教师与学生能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线下的交流时间,一个能够把大部分人都召集在一起的场所形成一定的讨论氛围,更加受到学生的青睐。另一当面,学生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希望教师能够较为及时地解决线上问题,对学生的学生产生一定的监督。此外,网络课程的教师需要从课程定位,提供学习某课程的方法,协助制定学习计划,提供网络操作技能的培训等方面进行指导。
(5)学生收获:学生在“扩展自我学习兴趣”及“巩固或扩展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十分关注。通过网络课程学习,能够帮助学习高效地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巩固或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课程参与度方面,学生对网络课程建设进行选择时,比较关注的是该课程有没有清晰的画声质效果,以及周边学生的参与程度来进行综合考虑。
二、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课程建设的建议
1.网络课程尽可能碎片化。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课程学生时,往往希望的是快餐式学习。此外,从有效学习来看,在无监督情况下,学生能够集中的时间也就10分钟以内的学习时长。
2.问题库建设要配置。目前,教师与学生会产生一个大的分离就是,若学生参与的是网络课程学习,教师对该课程的注重程度不高,对学生的监督不到位。加上学生学习方式及考核方式的灵活性,学生教师之间的交流則严重不足。因此,在建立网络自主课程平台时,需要建立更为方便的沟通渠道,能够有记忆地把教师解决过的学生问题保存下来,形成问题库,帮助有相似问题的学生进行学习与参考。
3.加强网络自主课程学习引导。由问卷信息来看,目前大部分学生在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时,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是受到身边学生的影响一起“选修”了某个课程。因此,对网络课程的选择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了解适不适合网络课程学习,了解网络课程的学习方法与相关资源,了解网络课程学习的目的等一系列问题。
4.尝试实施网络课程学分认证。学分认证在国内普通高校还未流行,未来教育对学分的认定方法也会逐渐多样化。实施网络课程学分认证,可助推学生的选课兴趣,提升他们对网络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形成校园里浓厚的第二课堂时间自主学习的氛围。
参考文献:
[1]余胜泉.“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9.
[2]刘畅.学生自主学习探析[J].教育研究,2014,(7):131-135+159.
[3]宋新峰.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J].新西部,2017,(30):149-150.
[4]林莉兰.混合式学习模式下高校网络自主学习及评价活动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74-78.
[5]吴杰,谢舟,李雨霞.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7):36-4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