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课堂讨论的应用

时间:2024-05-04

张娟 刘伟 王佩艳

摘要:随着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的多样化,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将面临严峻挑战。首先结合在牛津大学学习的心得浅谈课堂讨论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其次给出课堂讨论的Think-Pair-Share原则和Wait Time原则。最后结合自己在《理论力学》翻转课堂实践中的应用,说明了课堂讨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从而探索在当代教育技术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课堂讨论;教育技术;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187-02

为了适应高校国际化需求,促进双一流建设,提高教师的英文教学能力,2017年9月,西北工业大学选拔了首批十五位老师前往牛津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EMI(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培训。作者有幸参加了这期培训,在这两周内,牛津大学Hertford College的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英文教学法培训,并邀请了牛津大学的其他几位老师及一位Tutor和两位博士生来和我们做各方面的交流,除了交流教学法之外,对牛津大学的建制、导师制、学生学习情况也都有所了解。两周虽然短暂,但收获颇丰,发现所学不仅对英文教学有利,对中文教学也很有启发。本文将结合自己的中英文教学实践重点论述课堂讨论的应用。

一、牛津大学的课堂讨论

牛津大学商学院的一位教授说,马云、比尔盖茨来我的课堂,我能教给他们什么?

“我所做的就是让他们相互讨论,可能他们对我所讲的并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同伴说什么很感兴趣。”

到牛津大学学习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每节课都会给我们发一张活页,不是他的讲稿,不是知识点,每节课发的都是他的问题。例如在讲语音时,先让我们讨论语音和停顿以及重音重不重要,我们讨论之后虽然都觉得重要,但心里其实还是在说,虽然很重要,但是你看世界各地的大学教授讲课还不都是一成不变的语音语调吗?心里其实是不以为然的。然后老师又发了活页,上面是让我们阅读的资料,自己要在上面断句,画各种停顿、重音,然后小组内一个人读,一个人听,最后让我们讨论我们所画的是否合适。听过之后才发现没有语音语调、没有停顿的文章是多么难懂!然后就是听看国外老师的实际课堂,讨论他讲课什么地方讲得好,用了什么教育技术,哪些地方有待改进,该如何改进。而讨论之后我们才发现什么地方该停顿、什么地方该重音、什么地方应该是什么语调原来我的partner全知道,不需要老师教我们,自己讨论后就很明白了。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老师曾经给我們一个问题,讨论我们学校在招收国际生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扩大学校影响力,招收更多的国际生。大家积极思考讨论,我们组提出了大力增加全英文课程门数、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师资培训、增大宣传力量等措施,别的组又提出了增加各种Program、增加交换生,促进校级交流、夏令营等措施,还有的组提出了学校增设奖学金,争取在政府间的协议中受益等等方法,最后大家一讨论,结果就出来了!很完整的答案!而且这个结果Tom老师不知道,只有我们对自己的学校最清楚。好老师知道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原来中国的古人早就教过我们!

二、讨论的原则

1.讨论的think-pair-share原则:让学生先思考问题,然后分组或者和同伴讨论,然后再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Think和Pair原则指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分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会积极投入,努力思考,小组内的讨论激发了每个同学的能量,对问题的关注度和思考程度远比老师直接的讲述更吸引学生。而学生和周围同学讨论之后也会发现,几个模糊的答案凑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一个近似正确的答案,学生发现,对一些新的知识,原来通过自己的思考是可以得到正确认识的。这对于学生正向的思考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也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动力。

另外分组讨论的好处还在于,每个组的讨论结果是整个组的,而不是某一位同学的,如果有错误,也不是某一个人的,这样更加解除了课堂上学生怕答错而不敢发言的顾虑。另外,小组内的讨论人数少,学生也不必担心在全班同学面前说错时的尴尬。还有就是,如果给学生分组讨论,那么每位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这时开小差的同学会大大减少,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

Share原则使得不同组之间互相分享答案,这时同学们可以比较自己组的答案和别的组的区别,看有哪些问题别的组考虑到了而自己组没考虑到,自己组哪些想错了而别的组想对了,为什么。而不同组之间不同答案的互相补充就会使正确答案清晰起来,最终得到正确答案!这就是分享的力量,分享答案使每位同学从别的组得到了自己这个小圈子没有的答案,避免了思考的狭隘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

2.讨论的wait time原则:left enough time between initiation and response.作为老师,往往以为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事实上这个时间往往只有十秒左右。试着耐心等待30秒以上,试着习惯等待学生举手时死寂的气氛,30秒时间以上,压力会转向学生,学生会因为承受不了这种气氛而举手回答问题。

现在,这种分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作者在一百多学生的大班课上经常使用。以前习惯于在课堂上提问,然后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每次点名之前,教室里一片寂静,直到有人被叫到,教室里的紧张气氛才有所缓解。而现在提出问题之后,我总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分钟左右,然后请某些同学来回答,这时明显看到大部分的同学都在积极的讨论或者思考。这样强迫每位学生都很自觉的将自己置身于老师的问题中,避免了上课的不专心。而讨论之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明显增多,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明显增厚。

三、分组讨论学习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在做翻转课堂之前,曾经和清华大学的于歆杰老师谈过,问他什么样的章节适合做翻转课堂,我本来是打算拿一些不太重要的章节来做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课前小组学习慕课,然后互相讨论,将问题整理出来;课堂上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讲解本章中的一个知识点,然后同学们和老师就这一知识点提问,由这一小组代表回答,小组内成员也可以帮助他。最后老师总结本章知识点,再借助“雨課堂”出一些测试题对全班进行测试,并答疑。于老师问我,不重要的章节你费这么大劲干什么?我说重要的章节不敢让学生自己学啊!怕他们自己学不懂!于老师说,不会的。我说清华的学生应该可以。他说这种学习方法和哪个学校的学生没关系,二本的学生也可以。

我起初有些不太相信,直到从牛津学习回来,才相信了讨论的力量。课前给学生分组,让他们分组学习并讨论,利用讨论的Think-Pair-Share原则,他们可以互相学习,再难的知识点他们也能学懂。另外MOOC给这种学习方法插上了翅膀,学生学习了MOOC之后,再来讨论,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讨论之后还不懂的除了组间交流之外还可以再去从MOOC中学习。因此讨论学习方法对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在各种新兴现代教育技术风行的当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丰富,对知识的渴求更加强烈,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前所未有的增加,因此老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方法也应该顺势而为。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远胜过教会学生某些知识。让学生学会讨论,从讨论中互相学习,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更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从而提升课堂内全体学生的思维活跃水平。

注:

特别致谢牛津大学Hertford College的Tom老师和Julie老师

参考文献:

[1]张娟.《理论力学》慕课[DB/OL].中国大学MOOC网.

[2]于歆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刘伟,高宗战,张娟,等.经典科研方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索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2):97-101.

[4]张娟,支希哲,高行山.面向国际化的理论力学英文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7):118-12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