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现代制造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生双语课程建设与实践

时间:2024-05-04

郝敬宾 王忠宾 刘新华 杨海峰

摘要:本文以《现代制造系统分析与设计》为例,总结了我校对研究生双语授课课程的课程建设、教材选编和授课方法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为提高研究生双语教学质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双语课程;雙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220-02

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和存在的问题

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高层次人才成为我国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针政策。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是办学理念的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在内涵建设方面。中国矿业大学围绕国家“双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机电工程学院尽管研究生课程中一直都有双语类课程,但在教学模式、授课方式和教材选编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专业知识传授与英语能力提高之间的矛盾;(2)学生英语水平与授课教材选编之间的矛盾;(3)授课方式与英语学习之间的矛盾;(4)师生国际化比例之间的矛盾。本文在对2017级新入学的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进行双语教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制造系统分析与设计》为例,对研究生双语授课的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内容选编和授课方法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实践经验总结。

二、《现代制造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调查研究

(一)学生英语水平的调研结果分析

参加调研的新入学硕士生中CET4级通过率为100%,而CET6级的通过率只有43%。调查问卷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进行分别评级,其中: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听力较差,90%的学生认为英语口语交流能力较差。一方面是由于目前硕士英语考试取消听力环节,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受到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还处在会看不会听、会读不会说的阶段。学生英语水平直接决定了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起点设置和难易程度把握。

(二)英语课程学习兴趣的调研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发现,97%的学生认为英语课程学习对于提高英语水平是有直接帮助的,85%的学生认为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国际化,80%的学生计划发表自己的英文学术论文,90%的学生计划参加国际学术会议,40%的学生有意愿到国外高校进一步深造,100%的学生愿意去外资企业或到国外发达国家工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是非常认同的,也希望通过课程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保证研究生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三)英语授课方式建议的调研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中这部分题型多为多选题或问答题,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愿意的空间,结果表明,学生对英语课程的授课方式有很多看法,80%以上的学生认为较好的授课方式有小班化教学、英文学术报告、专题研讨会、英语口语报告。95%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所上的双语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好,问题主要集中在专业词汇生涩难记,授课方式不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授课内容多是英文文献的翻译,英语听力和口语练习很少等。设计合理有效的英语授课方式是提高研究生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四)研究生双语课程教学的要点与难点

1.英语授课难易程度要与学生英语水平相匹配。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有难度的,需要对学生英语水平现状进行全面掌握,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难易适中,循序渐进。任课老师可以在开课之初进行课堂测试,以确定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好从逐步渗透式教学到穿插式全英语教学再到最后学生英语口头研讨的具体的教学进程,做到难易有度,循序渐进。

2.课程内容要兼顾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英语水平的提升。研究生教育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所以双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是以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目前研究生双语课程的教材并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资料来源,更多的是配合任课老师选编的最新英文科学文献和专业知识英文经典著作选录,这部分的资料如果能够选择词汇难度适中、便于阅读的章节进行编排,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授课方式要灵活组合,让学生喜闻乐见。传统的课堂讲授已经很难适应研究生的学习要求了,因为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科学问题判断能力,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才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沉浸式英语教学法、圆桌小班教学法、专题报告会、分组讨论和小组报告等多种授课方式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三、双语授课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1.授课教材的选择和选编。根据新修订的2017版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和Springer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严隽薇主编的《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概论——理念、方法、技术、设计与实施》为参考教材,教材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现代制造系统的理念、方法、技术以及设计实施等内容。同时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和任课教师学术背景,选取了B.Wu主编的《manufacturing systems design and analysis》部分章节和多篇国外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现代制造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综述类论文作为补充教材进行编译。

在双语讲义的编写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将每个教学单元的专业知识中文资料文献进行罗列,并对重点词汇进行翻译和例句列举,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词汇量储备。并且通过设计知识问答题来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

2.授课方式的灵活组合。《现代制造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总学时为32,其中有8个学时是研讨课,这为课程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在前16个学时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专业知识传授和科学问题引导为主,采用的授课方式为课堂讲解为主,同时配合一些原版的英语专题讲座视频,让学生逐步进入全英语学习的环境。在后16个学时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为主,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进行合理分组,通过设计不同的专题研讨题目,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和自由探讨。在分组的设计上要让每个组里既有英语水平高的学生,也有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从而起到“快带慢”的作用,减少因为英语基础较差而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出现,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研讨环节和考核方式的改革。8个学时的研讨课是双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科学问题的有效工具,用学到的专业英语词汇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课程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注重过程考核,完成前16个学时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和英语词汇的测试,成绩占课程成绩的40%,研讨课程中的分组讨论和小组报告,按照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成绩占课程成绩的40%,最后每位学生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用英文撰写一篇相关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成绩占课程成绩的20%,从而实现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

四、总结和展望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学生对于这门双语课程的授课方式反映良好,表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确实提高了英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对全过程考核的教学方式不太接受,认为学习压力太大,投入的学习时间太多,没有精力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这两个环节上还很难找到很好的平衡点,如何让研究生更注重课程的学习,切实提高英语交流的能力,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樊红.研究生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1,13(1).

[2]姜昭,王晓辉,张颖.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及教材选择——以环境学概论课程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1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