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发酵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时间:2024-05-04

孙美玲 黄朝汤 刘齐 刘静

摘要:《发酵工艺与设备》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工程等工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工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文中针对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发酵工艺与设备》教学运行的现状,结合教改后取得的成绩来展开分析。关键词:发酵工艺与设备;实践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134-02 《发酵工艺与设备》课程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工程等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发酵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即从上游菌种选育到发酵工艺控制再到下游的分离纯化,其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设备的讲解,为学习这门课的学生走向今后的生產和科研岗位奠定了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基础[1]。文中结合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发酵工艺与设备》的建设,通过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改进教学方式及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与分析,推动《发酵工艺原理与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一、课程运行现状及取得成绩自2014年9月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被确立为湖北省第一批应用转型试点高校以来,学院加大力度实施一系列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的战略举措.在应用转型战略体系中,学院从课程建设着手,打造精品课程,建设优秀课程团队。《发酵工艺与设备》课程于2015年1月立项为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经过建设,课程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主要体现在:1.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课程团队。2.完成了一套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新颖的教材(包括文字教材及电子教材等)。3.建立和完善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外部环境,加强和充实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系的建设。4.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与管理的数字化,使各种教学资料共享。5.建成了理论及实践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等配套的课程资源。6.建成了工业素材库、创新教育培养方案等拓展资源素材库。7.具备了开放的校内实验室、创新的校内实训车间、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二、教研改革涉及的内容《发酵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考核方式改革;②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③《发酵工艺与设备》实验和生产实习新体系建设;④《发酵工艺与设备》网络教学与管理系统建设;⑤《发酵工艺与设备》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研制。(一)优化课程内容体系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实施前对教学内容、教材选取、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考试模式等方面,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确立明确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企业生产工艺的熟练程度,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2]。2.采用模块化教学,完善实践教学过程实验教学是通过模块化教学,形成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式。所设模块包含了选修、设计、创新实验和部分综合大实验等,经过立题、实验方案设计、师生讲评、实验实施、撰写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采用开放式教学,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条件。(二)改进教学方式1.贯穿理论联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内实训场所及校外实习基地,鼓励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利用课题研究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及设计能力,做到校企合为一体,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2.坚持多元化教学方法和过程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了解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学习等方面让学生全方位掌握知识点,同时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考评体系,监督和验证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实施效果。3.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课程教学与实际生产过程联系紧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简化课堂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效率[3]。例如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及设备,空气除菌等工艺流程和操作技术,将其工艺过程制成动画或将工厂实际工艺过程制成短片穿插于课堂多媒体教学中。(三)课程的实践教学1.实验教学。实验课教学是培养训练专业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场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纽带[4]。如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5]。故综合性大实验安排更贴近于生产实际的发酵工艺,让综合设计实验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连贯性。2.现场教学。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能服务于企业,能够指导实际生产[6]。学院与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课程的现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为了充分做好现场教学这一环节,常安排学生到一些发酵企业参观,在生产现场,教师以课程中所学习的理论为依据,对具体生产流程和工艺参数的选择进行分析讲解。三、课程团队的建设课程团队教师均是从事生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一线教学和研究工作,均承担了《发酵工艺与设备》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目前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等方面,已形成合理梯队,是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课程团队。课程团队成员充分发挥教学示范作用,坚持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近五年来,课程组青年教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院级教学优秀4人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参与教科研课题项目累计达1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4项。主讲教师通过课程教研、外出考察、调研,参与学术会议等,逐渐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具有广阔视野的教学队伍。中青年教师发挥着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做出重要的贡献,课程组因此也成为了学院优秀的教研小组。四、结语在生物行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紧跟学科快速发展的步伐,培养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对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发酵工艺与设备》作为生物工程、食品科学等工科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搞好课程的教学,对于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发酵工艺与设备》教研组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改革,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黄金林,潘志明,焦新安.“发酵工程”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生物学杂志,2005,22(5):48-49.[2]潘兴丽,章洪华.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发酵工程教学改革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566-569.[3]潘进权.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J].酿酒,2005,32(2):17-19.[4]燕平梅,董建晖,武晓英,等.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研究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167-168.[5]蒋盛岩,赵良忠,余有贵.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72,75.[6]李婉珍,葛飞,魏胜华,等.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7(21):178-18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