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林院校生物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4-05-04

孙旭 陶晓 樊洪泓 郭宁 蔡永萍

摘要:本文探讨农业院校如何利用农业特色和生物优势,改革生物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实验模块管理等研究,探索符合农业院校生物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管理措施改革。关键词:生物类;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138-02 “创新实验班”是教育部2007年启动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而设立的人才培养模式新项目,其执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科大类实施通识教育与学科基础教育,按照个性化特点进行专业、学科基础教育和科学素养及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适应科技发展、掌握科技前沿,具有扎实的学科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研究能力的创新型高级科技人才。本文总结了我校在生物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中的背景、思路、目标和措施等。一、生物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背景全国生物类本科教育主要涵盖专业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应用生物科学。我校于1998年设立生物技术专业、2001年设立生物科学专业、2005年设立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生物类专业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但有一个特点就是由于就业压力大,生物逐渐成为冷门专业,再加上传统教学体系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专业认同度愈发降低[1]。此外,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没有实质的区别,这是全国生物类专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传统的生物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单一,专业面较窄,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等专业课程重复,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差,就业面窄,是目前专业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生物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中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二、生物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目标根据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注重综合素质,教育模式向综合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趋势,按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总要求,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型创新人才为重点,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强化外语,注重科研能力训练,分流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择优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构建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生物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一套适合理农结合的生物学创新人才教学实验实践体系,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业院校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的新道路,形成具有理农结合特色的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生物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夯实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师能培养、注重创新实践、突出个性发展、提升综合素质为原则,根据学科专业的内在标准、教师专业角色和素养结构以及学生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结合学分制制定“通识平台+专业基础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结构的教学计划。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3+1”模式,即将课堂讲授与实验课教学安排在前三学年,第四学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建立科学的学生遴选机制。每学年第三学期在全院生物类所有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学生中公开选拔热爱专业、成绩优异(绩点3.0以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志于从事生物研究或生物应用的学生,通过面试考核其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择优进入“生物创新班”;班级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后10%同学退出创新实验班,并吸收其他班前10%的优秀学生进入。“生物创新班”人数为30人左右,坚持“少而精”、动态管理、实体班教学的原则,建立一套生物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生遴选机制和方案。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1)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邀请国内外生物学相关优势学科和科研院所的主干课程教师来我校授课,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大量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2)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创新能力。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实验技能训练和科学思维训练并举”的实验教学总体改革思路。精心确定实验项目并将其按“群体—组织—细胞—代谢—分子”归类为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的若干实验项目。实验课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知识竞赛、大学生创新基金等科技活动和创造发明,增设创新学分。(3)构建素质平台,培养综合素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中国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还处于起步和实践探索阶段,进一步完善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还任重道远[2]。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资助大学生创新团队开展创新项目研究,扩大原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力度和覆盖范围。创新基金项目有专项经费资助,项目验收合格后,学生可获得创新学分,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申请专利等成果。4.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1)导师引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兴趣,为每名学生安排一位有科研经费和科研潜力的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作为导师。利用我校应用生物科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农业生物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生物学博士点、博后流动站及各种学科平台科研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对于有一定科研成果的学生,可参与国内外相关的学术交流会,以扩展学生知识面[3]。(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坚持个性化培养与全面发展并重的原则,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坚持小班实体教学,教授全部为该班主讲一门核心课程,每学期作一次学术讲座,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建立能力为中心的考核方法。减少验证性实验,以综合实验项目模块的形式供学生选择,构建由基础能力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性、创新性三个层次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5.建设开放型、校内外结合教学团队。(1)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培养教师队伍。通过合作培养模式,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选派教师来我院承担3—5门课程,青年教师通过与外教的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有计划地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深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2)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利用学科平台和安徽省“皖江学者”、“博士后岗位”等相关政策,从国内外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具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或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6.完善实验中心教学条件建设和管理体系。我院农业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实现“人、财、物、课”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完善实验中心教学管理体系,落实实验中心的内部运行机制。深化以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为平台的功能性实验室改革,彻底打破课程之间的条条框框,设备仪器统管共用,避免重复购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多种类型的实践实习环节,形成以校内实践基地为基本能力训练、与研究所、企业研发部门结合为创新能力、应用能力训练校内外结合的实践体系等,依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选择适宜的实践内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科研创新能力。我院自生物类创新班教学模式改革以来,目前已有四届约120(每届30人左右)位学生毕业。创新实验班成立后,学院整合资源,提供“三个一流”,即一流的教学计划、一流的教学师资、一流的教学服务。经多方联系,努力争取,先后选派多位同学到北京、上海等科研院所、“985”高校开展为期一年的专业培养和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其中第一届生物创新班24名同学已毕业。该班有20人报名考研,达线率100%,有18名学生分别被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农科院、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录取。重点科研院所和“985”、“211”高校录取率达到65%,1名大学生选调到基层工作,后面每届的考研率都在90%以上。我院注重发挥创新实验班的示范带动和激励引导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进一步增强了学院探索创新人才模式改革的信心,并为学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王勤,李勤喜,郑毅芳,等.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生物科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6(3):17-19.[2]白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哈佛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6):170-175.[3]林向阳.教学与科研结合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12):89-9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