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现状的研究

时间:2024-05-04

张超权 刘晓辉

摘要:受社会发展和各种社会现象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呈递减的趋势。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去阐述了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同时给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兴趣;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26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渐萎缩,作为“人类工程师”的教师也迎来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伴随而来的关于教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与此相关的规章制度也越来越多,相应的文章也层出不穷。归根见底,都针对的是同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具有的激发学习、维持学习并将学习导向某一确定目标的原动力,是在学习生活中基于对事物有深刻认识而产生的认真的态度、积极的情绪、顽强的毅力和主动进取精神的心理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小到影响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大到影响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所以学生的学习问题和思想问题亟待关注。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状。

一、客观方面来考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制约因素

中国目前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对教育产生了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渐凸显。但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如今的社会急功近利,一日暴富的心态日益盛行,不可避免地侵入了象牙塔,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代社会价值导向扭曲,学生追求享受盲目攀比、就业“走捷径”、毕业后和农民工抢饭碗的就业现状等社会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是深远的。

中国中小学目前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小学的教育多以“注入式”、“填鸭式”为主,经过了十多年的磨炼,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教育模式,进入大学以后,他们还是希望延续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其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不适应。

教师和家长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不适应。中小学的教师带班较少,学生人数不多,每天和同学朝夕相处,对学生的秉性较了解。而大学里面的教师很多都是上大课,一个班有上百人,点个名都困难,更谈不上了解学生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学生仅仅根据教师的外表和传授的知识来判断教师的优劣,学生对教师缺少信任。中小学相对大学来说离家更近,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加好监控,而且因为升学的压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高度重视,而进入大学后,因为离家较远,父母无法顾及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家长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甚至有些孩子在学校出事了,家长还是一脸茫然,对孩子的情况了解太少。

二、主观方面来考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制约因素

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但受客觀因素的影响,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更加直接的影响。

在大学里面带课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不管这个班是好是坏,总有那么几个甚至更多的“屏蔽因子”存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也许是图新鲜,博得了他们短暂的注目礼,但是到了后面任凭你使尽全身解术,他们不但能做到对你的声音产生屏蔽,甚至能对你的身影视而不见。他们可以在讲台下我行我素,不亦乐乎。像这样的学生基础肯定不好,但是仅仅是因为基础不好就放弃学习的这种态度和行为让人痛心。就学生整体来说,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呈递减的趋势。大一刚入学的学生学习状态明显好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在校时间越长,学生的精神面貌、身心状态明显更加萎靡不振,对学习和学科知识表现出消极和厌倦的态度越强烈。他们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从来不想要去做点什么,一天到晚无所事事,虚度时光,悲观、气馁、自暴自弃,完全没有了年青人该有的朝气、韧性和激情。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但是,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吗?笔者觉得不是。那兴趣是怎样产生的呢?怎样才能培养出兴趣呢?笔者觉得要培养兴趣首先要扩大接触面,接触的东西越多,发现兴趣点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姚明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那我们现在也许都不知道姚明是何许人物了。其次,培养兴趣还需要浓厚的好奇心。对于未知的事物应该付诸行动去接触它、学习它、钻研它,也许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搞不好就这么产生了。再次是不间断。做一件事情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持之以恒,渐渐地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接触一点,久了可能就有兴趣了。

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但是从现在的学习状况来看,很多学生学习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教师和家长。学生学习的学校是家长选的,所学的专业也是家长挑的,学生只是一个学习的工具。学好了家长有奖励,学不好等着回家挨罚。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无法让其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还有很多学生学习的时候抱着及格万岁的遵旨,不求甚解,不问缘由,不考的不学也不听,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势必会阻碍将来的发展。还有很多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觉得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学习,而是为了锻炼其他方面的能力。据河南大学的一份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查显示:对于“锻炼社会交际能力与学习文化知识哪个更重要?”的问题,58%的学生选择前者。此外,学生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占80.2%,但有具体的阶段目标的仅为39.9%,有目标但能够坚持目标的为23.1%。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容易受到周围同学和环境的影响,不具有长远规划性和科学性。

中小学的教育目前还是以应试作为目的。教师上课多以“填鸭式”为主,强调的主要是做题的多少和解题的策略,对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讲解得甚少。经过十多年的训练,学生已经熟悉了这种教育模式。而在大学里面,我们希望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讲解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讲解的更多的是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而学生习惯的还只是如何做题、解题,对一些知识不求甚解,导致后面理解越来越困难,最终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孟母三迁”的故事相信各位都有所耳闻。连那个年代的人都懂得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而去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可见周围的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个人要是成天都被一堆爱学习的孩子包围着,估计想不学习也难。但要是一个人成天和一帮无所事事的人在一起,那不管自己的内心有多么强大,估计过不了多久也会同流合污了。笔者有一个学生曾经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大概意思是说有同学说他很傻,因为他一天到晚不是在教室自习,就是在图书馆查资料,学习相当刻苦认真,但是别的同学基本都是一天到晚在寝室玩游戏或者在忙别的学习以外的事情,但是最终大家拿到的都是同样的毕业证。笔者的这个学生还不错,只是表示出了愤怒,要是换成自控力稍差一点的学生估计也就被拉下水了。

总的来说,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给学生制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进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爱上学习。同时,我们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将耐心、爱心、责任心投入自己的工作当中,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承载主体是学生本人,学生更应发挥积极、自觉、主动的主观能动性,端正学习态度,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调整学习方式方法,自发组织学习兴趣小组,而不能盲目地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参考文献:

[1]邹长华,韩建涛.影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08,(8).

[2]林云,梁雄军.大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A大学80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粟远荣.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之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

[4]王中强.关于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情况的调研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5]赖志玲.双因素理论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03,(2).

[6]王云海,武丹丹,李峰.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研究与对策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