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素养·设计·探索

时间:2024-05-04

叶建功

摘要:为了使土木工程学科的学生了解世界建筑史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学习方法和技巧,本文结合了国内外一些建筑实例,从艺术素养、设计手法、探索精神三方面客观地阐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以期使学生具备建筑学学科的基本素质,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素养;设计;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246-03

一、前言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世界建筑史课程就陆续在我国高校建筑系中开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在丰富学生的历史理论知识、提高艺术修养、激发创作灵感等方面意义很大。但是,一些初学者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常常产生困惑,“如何学”和“学了有何用”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学生,与此对应的是“如何教”和“教了有何用”这些问题,也值得教师思考。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艺术素养、设计手法、探索精神等方面,就这门课程的教学谈一些体会。

二、提高艺术素养

1.为何要提高艺术素养。建筑设计是一个美的创造过程。美的建筑环境、空间、形式等,都是依靠具有艺术素养的主体去创造。但是考察现实情况又不难发现,由于应试教育的社会大环境,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与艺术修养缺乏的问题。进入高校以后,在进行建筑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时,由于建筑学的形式设计对于学生的艺术素养要求很高,加上高中阶段人文与艺术素养的缺乏,一些学生在形式设计时往往是事倍功半,费神费力还设计不出理想的形式。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是学好建筑学课程的关键。

2.如何提高艺术素养。艺术素养的培养与熏陶一贯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可以通过音乐、美术、文学、舞蹈、戏剧、影视等形式使学生通过视觉形象、情感感染来怡情悦性,在个体的忘情投入中,潜移默化的受到艺术修养的熏陶。在世界建筑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于审美的追求。在课堂上,教师应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作品,通过优美的视觉形象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使学生在经常性的审美活动中不断提高审美敏锐力,在自我投入、积极感知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境界。

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学生对于建筑美的追求是多层次的,会出现品味的高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超越追求感官性审美愉悦的低层次,并提高至高层次审美,要让学生明白,建筑美是建筑环境、功能、技术和谐统一基础上产生的整体美学意境。

最后,应增强学生创造建筑美的能力。建筑创作不是随心所欲的,是有条件的,它既要受到环境、技术、材料等物质因素的制约,又要符合建筑形式美的规律。因此,在初学阶段,教师既要给学生介绍西方古典形式的美学规律以及当代西方形式美学的新变化,又要选择各历史时期能够体现这些美学规律的图片实例。在具体授课时,既要给学生讲解这些图片的美学逻辑,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方向感,又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在点点滴滴的熏陶与感悟中提升美学素养,增强学生创造建筑美的能力。

三、丰富设计手法

在世界建筑史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讲历史,难免会平铺直叙,使学生在听课时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历史讲解过程中突出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时着重分析设计手法,既要分析特定手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创作原理,又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这种手法对今天创作的启示。例如,在学习古埃及建筑时,在让学生欣赏金字塔图片的时候,可以说明古埃及人采用金字塔的形式不是偶然的,从几何构成角度看,正方、圆形、三角形等都属于简单几何图形,这种构图,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十分严格,本身就是一种秩序和统一,符合形式美的规律。无独有偶,位于英国索尔兹伯里的石环,其平面为圆形,这两个历史遗迹都表明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注意到建筑形式美学的问题。即使在今天,通过简单的图形实现建筑形式美学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的。例如,密斯于1945年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其平面为简单的矩形,和谐而统一。(见图1)

值得指出的是,到了近现代,由于建筑的功能日趋复杂,有时候通过单一、简单的几何形体往往解决不了建筑的功能问题,这时候可以通过简单的几何形体组合来解决问题。例如比利时的VRT房屋设计(比利时,蒂尔特市,2013),建筑由两个矩形体块构成,为空间相交的构成关系。几何体形式简洁,关系明确。(见图2)

在给学生赏析完古今不同案例后,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进行下面的归纳与总结。

总体来看,西方建筑形式美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美学体系,这种美学体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的描述,后来经过人们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形成了以均衡與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等美学规律为主要构图法则的西方古典形式美学体系。这种美学体系与功能和环境简单、建筑技术相对落后的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相对应,是一种静态美学。而到了当代社会,建筑的功能与环境比较复杂,建筑技术条件高度发展,建筑思潮多元化特征明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西方古典美学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用价值:满足建筑内部空间(生理、心理)和外部环境的要求;(2)美学价值:符合形式美(外形、空间)的规律,满足人体视觉舒适度的要求;(3)几何价值:构图要素(点、线、面)之间明确的几何关系(相离、相切、相交、相含)。因此,与西方古典美学比较,西方当代美学比较复杂,呈现出动态化、多元化的特征。

从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看,优秀的建筑应同时满足空间与环境要求、形式美规律、几何形式的构成规律,是实用价值、美学价值、几何价值的统一。

通过教师的总结,学生对于建筑设计手法的认识就从图片欣赏的感性认知层面上升到了规律总结的理性认知层面。这种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建筑设计的造型手法,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四、培养探索精神

在传统的世界建筑史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主要给学生讲解各历史时期的建筑现象以及相关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的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从网络中查询到课程中建筑现象的详细信息。那么问题也因此而产生了,既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建筑的详细信息,那么教师的价值在哪里?事实表明,在今天,传统的博闻强记已经失去了意义,以质疑、评价、探索为主体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成为了人才培养的关键,下面结合课堂教学来浅析探索精神的培养。

在西方当代建筑思潮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善于思考的学生在陶醉于精彩的西方当代建筑图片之余,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为何现实生活中可见的大多数建筑都很普通,很多建筑甚至于很相似,在建筑世界中,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为何如此之大?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它表明一些学生已经开始独立思考了,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各小组在收集资料、分组讨论之后,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有的小组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受到“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容易烂”等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国人很少有自己独立的个性,“跟风走”、“随大流”成为人们明哲处世的金科玉律。这种思想不但影响着国人的为人处事,也对建筑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低调、不张扬的群体价值观显然对独立、自由、个性化的建筑创作产生了消极影响。有的小组从国人实用主义价值观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人们注重事物发展的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因此,当一种建筑语言获得了成功并有了市场效益以后,其他人通常采用的是简单模仿而不是设计超越。于是,当住宅建筑首次出现“飘窗”并获得成功以后,全国各地的住宅都把“飘窗”作为时尚的标志。

有的小组从创作主体的外部环境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国内的建筑师既要屈服于开发商和政府官员的利益和喜好,又要满足社会公众提出的流行、时尚等抽象的形式要求,而忽视了对建筑价值的深层思考。在学生对于上面的课题进行深入地思考以后,教师就可以对于如何在建筑创作中形成并保持自己的个性、创造自己作品的个性魅力等问题进行总结。下面从功能与环境、几何构成、形式美学等几方面分别论述。

1.功能与环境。“大部分的艺术学科,如绘画、音乐、雕塑、戏剧、舞蹈等,与建筑最大的不同在于先天上建筑必须顾及它的实用性”。[1]“要满足建筑的实用性,第一步便要在它所处的环境中针对大自然给予的优劣条件,做出合理的对应。”[2]因此,设计者既要妥善地组织建筑内部各功能空间之间的序列与变化、各空间的体量尺度比例等细节,又要考虑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协调。由此可见,功能与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基础。

2.几何构成。从20世纪20年代现代派建筑诞生以来,“国际式”方盒子形态的建筑一度风靡全球,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現的反对现代建筑的各种思潮大多是从地域、历史、技术等层面表达情感,而在几何构成方面,大多数建筑师的作品并未体现出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超越。康德曾说:“如果想让自己感受舒适一些,人需要一种几何秩序来满足自己身体的爱好,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提炼并得以发展,建筑师不应当建造房屋去适应这个混乱的世界,而应当创造出独特的范例,并坚信其拥有的特殊的价值”。由此可见,建筑形式的几何性不但是满足人体舒适度的功能要求,而且是赋予作品独特性的形式要求。因此,引导学生在了解几何体之间相离、相切、相交、相含的基本构成规律以后,合理地运用加法和减法,可以创作出新颖的建筑形态。

3.形式美学。无论是西方古典建筑,还是西方近现代建筑,建筑形式的构成都要符合形式美的规律。教师既要给学生解析各种建筑形态构成的手法,使学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又要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训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形体构成能力。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土木工程专业世界建筑史课程的教学会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使世界建筑史的教学既要保持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特色,又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育东.建筑的涵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50-53.

[2]萧默.建筑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74-17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