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毕爱仙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计算机应用技能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标志;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知识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修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其进行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日常教学生活中应用最多的知识体系之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具有基础知识差异大、专业水平较低、实践时间少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作者在分析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的,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课程教学分级原则和教学方式,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5-0201-0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定期进修是实施中小学教师终身教育的重要和必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和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随着计算机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普及,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技能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标志[1-2]。由于计算机技术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较为广泛,农村中小学教师掌握并应用到其日常教学中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因此,各国都很重视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在职中小学教师以5年为一个周期,参加的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3-4]。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我国对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非常重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知识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其进行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日常教学生活中应用最多的知识体系之一。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修的重要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知识体系更新快。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和发展,计算机课程的知识体系几乎每年均会产生更新,这给其知识的讲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2)知识结构体系复杂。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结构涉及面比较广,知识体系复杂。(3)学员基础差异性大。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别大,导致其课程教授时由于其受众对象的基础差异性大而存在一定的困难。(4)知识应用性强。计算机课程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如何通过通俗易懂的讲授将深奥的知识的应用性进行普及讲授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5)可操作性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课程内容为主,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应使其掌握相关知识的应用和操作,而不过多关注其理论基础。
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
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的目的是有助于在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计算机技术作为其日常教学工作的辅助工具。因此学员在掌握计算机技术基本知识的前提下,重点应使学员熟练应用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辅助于其日常教学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其在以后的专业发展方面之需求。其计算机技术知识教育培训的目的主要如下:(1)在了解计算机技术基本知识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培养并建立学员学习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兴趣和信心。(2)重点针对学员需掌握的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即日常计算机应用软件知识)进行教授,使其熟练应用Word、Excel、Web、Photoshop、Autocad等基本知识。(3)突出特色,让学生掌握与自己工作或兴趣需求密切相关的应用软件,如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学生管理软件、圖形图像处理软件等。
三、教学及知识点分级原则
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学员的计算机知识基础、专业特点等来进行分级,其教学内容应根据学员的专业背景、工作需求、兴趣爱好、未来发展方向等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其基本分级教学原则如下:
1.针对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基础较差的学员,应在让学生重点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的基础上,对学员需掌握的相关操作系统知识和应用、相关办公软件知识和应用和计算机安全基本知识等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授。
2.针对具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应重点讲授计算机基础应用软件知识,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和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Excel等应用,以及Photoshop、Autocad等应用软件的内容。通过学习,学员能熟练掌握上述应用软件的日常操作和应用,并能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基本的配置和维护。
3.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好的学员,应重点讲授计算机专业应用软件的实操知识,即根据学员的基础和专业特点,系统地教授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图形图像处理、CAD/CAM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应用系统开发等应用知识。
根据以上计算机教学知识分级的教学原则,授课教师应对学员进行基础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分级,并根据分级教授适合学员的教学内容和知识,同时针对不同基础的学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学员分类教学的学习需求,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员的信心。
四、教学方式探讨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进步,计算机基础知识存在的特点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个性化差异,计算机基础授课者应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分级原则及其知识结构体系特征等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分析,以达到教学相长、强化教学效果的基本目的。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教学方式如下:
1.教师应以实用性的计算机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授。
2.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加大实践教学的教授学时。
3.在教学过程中应因人施教、因材施教,重点针对学员的特点和专业基础采用分类教学方法。
4.多采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教学。
5.进行互动式教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上机实际操作,培养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
6.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进行教授,提高和强化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7.计算机技术知识的考核,应以实际操作能力考核为主,激发学员的动手能力。
五、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知识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存在基础差异大、基础知识较弱、实际动手能力强、兴趣点多的特点,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知识教学需求,更好地实现送教下乡,实现农村计算机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沈臣,高俊.成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1,(20):166-167.
[2]张治国.浅谈农村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J].学周刊,2014,(6):185.
[3]胡伟俊.浅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7(11):3622-3624.
[4]徐枫.浅谈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的必要性和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5,(6).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