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与学的探讨

时间:2024-05-04

高波+宋成义

摘要:本着提高研究生分子生物学理论素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之目的,本文结合十余年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着眼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优化,从教与学两个角度探讨了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147-02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年轻而又历史丰富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正以惊人的速度更新,其高速发展的技术正带来一场生命科学的革命。这场革命必将以某种方式触及我们的生活,因此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子生物学涉及内容广泛,知识更新快。为了提高研究生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水平,为该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对如何提高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教学内容新颖化

广义的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现象的理解,而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则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后者则更为通用,也是分子生物学的教学重点。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信息体系大,新知识和新技术更新快。如何使学生对分子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分析和解决分子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这是作为一名分子生物学的执教者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复杂抽象的理论,又要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是了解分子生物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果的基础,也是掌握分子生物学所涉及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必需条件。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我们选择论证型较强的分子生物学教科书,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核心内容以及主要技术。在教学中引用高质量的原始数据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渗透。我们在教授分子生物学重要发现时会适当穿插重大科学发现的历史、大师们的精彩工作以及传奇的故事,让同学们领略前辈们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为科学呕心沥血的精神,感受大师们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分子生物学产生兴趣,进而充分储备相关知识,勇攀分子生物学高峰。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也在不断被补充完善,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因此,我们密切跟踪国内外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设置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开阔视野,提高科研思维水平。另外,围绕分子生物学经典技术和新的技术方法进行实验原理讲解,为实验课进行铺垫。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目。理论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理论创造了技术,而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的理论的出现。本院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和理论课安排相同的课时。考虑到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熟悉基础经典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我们设置实验课内容的主旨。每一个实验既独立完整,又承前启后。例如,前期的基因组提取、质粒提取、PCR等实验,为后期的DNA重组实验打下基础。实验操作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内容涉及DNA、RNA及蛋白质三种大分子。为了激发大家的动手积极性,对于单一性的实验,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而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我们将学生分组,每组人数不超过2人。对于基础实验,我们会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通过分析不同方法获得的实验结果,激发同学们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

对于动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做实验。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渗透至各个专业,如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学、水产学、草学等等。實验课可以为研究生一年级科研入门做铺垫,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参与实验的全过程,一方面加强了对高级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理解,更关键的是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为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以及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高级分子生物学信息量大、内容多、抽象。在理论课时有限的条件下,用传统的灌输式讲课方式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掌握该课程的要求,灌输式讲解枯燥、乏味,学生面对大量抽象、复杂的分子知识点也会感到厌倦,不能提起学习的兴趣。如何将抽象的分子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就成了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文本、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工具,最大程度地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化解教学中的难点,生动直观地将分子世界展现给学生。也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如DNA分子结构,我们可以把它的双螺旋一级结构描述为楼梯,它的超螺旋高级结构则像日常用的电话话筒和座机的连接线缠绕在一起的状态。再比如,讲授基因这一研究领域,可以列举我们日常食用的转基因食物等,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生物学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神秘,而且有重要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特点非常适合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师讲授最核心的知识点,对最具价值的学科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选择几个有意义的主题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准备报告内容,并由学生在课上进行讲解,教师和其他学生可进行点评和提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与探索。研究型教学对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子生物学新理论和新技术发展迅速,学生完全依靠老师课上讲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时数有限,老师只能从研究生课程目标及培养方案上安排授课内容,从而造成上课内容面宽而不深,经典而不一定最新。因此,需要引导并教会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追踪最新分子生物学研究理论和技术,这样才能跟得上知识和信息发展的脚步。作为一名研究生,养成良好的文献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英文文献,而且要发表在高水平期刊杂志上,对于我们动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要经常阅读Nature、Science、Cell这一类业内认可的顶级刊物,这样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从而更能把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给自己的课题研究带来新思路。牛顿说过:“我之所以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因此,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厚积薄发,做起研究游刃有余。

三、考核方法合理化

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的考核采用综合测评的方式。第一,书面闭卷考试,强化对高级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以后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每位学生结合自己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查找一篇与高级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相关的英文文献,进行翻译和解读,并将文章内容制作成PPT进行课程汇报。通过查阅文献、思考问题来主动探索获得新的知识,是研究生的基本素養,也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高级分子生物学这门课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实验考核,从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方面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重视实验课,另一方面,实验报告可以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以上这些考核方法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符合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实用型人才的要求。

总之,动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将是畜牧业领域的中坚力量,如何在该层次的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衡量该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通过柔性的教学运行机制,建设教学科研结合型的课程教师队伍,以教师的深厚的学术功底支撑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努力打造一支实力强的教学团队,主讲教师必须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科研经验丰富,能开展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科研的作用,做到科学研究与教学相辅相成,让基础理论通过科研得以体现,并指导实验研究,通过科学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使我院研究生高级分子生物学教学迈上新台阶,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成长为分子生物技术领域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Robert F.Weaver.分子生物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乔莉娟,李丹花,焦云红,付伟.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思路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1):155-156.

[3]姚庆收,秦加阳,武玉永,张小华,赛思翔.在生物技术专业应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J].高教研究,2017,35(11).

[4]刘文明.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几点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8):26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