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刍议高校共青团组织政治之维

时间:2024-05-05

潘涛

摘要: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维度和丰富的政治内涵,决定其肩负着思想引领、信仰培育和政治塑造等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但在现实的功能彰显过程中却受到了文化价值、社会舆情、管理滞后等因素影响,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受到削弱,思想政治育人功能遭遇挑战,科学诠释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内涵、剖析其政治性弱化的成因、探索增强其政治性的举措成为当下备受关注与亟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刍议;高校共青团;政治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077-02

高校共青团组织肩负着组织引导服务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关乎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政治性内涵释义

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属性、社会功能以及与党组织的关系决定其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对于高校共青团政治内涵的阐释,有利于分析高校共青团组织政治性弱化的现状,增强其现实的政治育人功能。

1.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以下简称《团章》)阐释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内涵。共青团自身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其具有深厚的政治内涵,《团章》明确具体地阐释了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内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决定了共青团组织区别于其他群团组织的重要政治特性。

2.从党建带团建的关系阐释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内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从二者的历史渊源探析共青团组织丰富的政治内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都是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日益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初次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3.从思想政治育人功能阐释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内涵。群团组织要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群众广泛、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政治性弱化成因

高校共青团组织政治性通过现实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实施彰显,但在现实的育人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共青团组织自身管理的缺位以及共青团员的性格特点等境况,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受到削弱,研判境况,分析现实成因刻不容缓。

1.文化价值观念异质碰撞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多样的文化价值观念,不同的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不同的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导致了人们主流价值观的缺失。(1)异质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混乱,青年团员思想活跃但缺乏成熟的价值评判心智,势必会造成价值观念的紊乱,导致青年无所适从。(2)青年团员的青春、敏感、热情、富有朝气和活力、身心稚嫩脆弱的特点导致其无法科学地从纷繁复杂的文化价值中甄选科学主流的价值观来遵循,从而陷入文化价值观混乱的尴尬境遇。(3)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热衷于依据其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及其雄厚的经济实力,鼓吹其倡导的文化价值观念,通过文化产品等载体向青年团员群体输送其主导的文化价值观念,鼓吹西方主导的文化价值观念是适合世界的普世价值,达到混淆视听、加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目的。

2.专业学习与政治素养提升脱节的影响。(1)高校共青团员作为在校大学生平时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政治素养的提升,缺乏自觉提升政治素养的意识,错误的认为政治素养提升主要是学生干部的专利,普通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导致其大学生政治素养教育的弱化。(2)课堂教学和作为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科学专业的政治素养提升方面的指导,缺乏政治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统一,即使是在政治理论教学课堂青年学生对其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势必导致政治育人功能的课堂主阵地的丢失。(3)社会工具理性价值评判体系误导学校以专业知识技能的有用性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作为具有潜在价值的理想信念教育遭遇漠视,影响青年团员政治素养的培育。

3.共青团组织管理缺位的影响。(1)共青团组织架构膨胀缺乏科学专业的指导,“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单位社会的建构逻辑作用下,以‘支部建在连上的方式,团组织将其支部建立在高校学生的班级中,使其不仅嵌入到学生的学业共同体中,还因此嵌入到学生的所有共同体之中”[2]。这样积极的结果就是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了团员青年的全覆盖,同样也带来了消极的后果就是缺乏专业团干部的指导,最终导致团组织徒有其表,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2)团组织活动偏重娱乐化,共青团的职能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实施彰显,但是活动主题、内容与形式的谋划决定于青年团员的喜闻乐见,势必导致共青团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3)团干部自身政治素养提升缺位,作为共青团干部自身必须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与坚定的政治信念,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这样才能锻造青年团员坚实的政治品质。

三、高校共青团组织政治性增强举措

高校共青团组织政治性决定其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其政治性的提升必须从加强党的领导、注重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完善团组织管理机制、创新协同育人方式等方面着手,内外兼修,软硬兼施增强政治性。

1.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1)以党的中心工作为参照,统筹谋划共青团工作,着力共青团工作围绕党的工作中心不偏离,把准共青团工作政治方向。(2)以黨建带团建为抓手,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加强高校团员青年的政治素养提升。

2.注重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理论水平。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增强需要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感情来吸引广大青年学生”[3]。(1)要紧抓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团干部要学会顺势而为学习党的新理论、新知识,用符合当下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指导青年。(2)要加强团的理论知识学习,既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又要以团的知识为基础,齐头并进、多措并举地提升团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3)深入学生群体探寻政治理论学习的新形式,学会创新政治理论学习与传播方式,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

3.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团的组织建设。(1)构建校—院—班团的三级管理体制,创新扁平化管理模式,形成层级递进管理体系,巩固团的基层组织地位,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政治育人功能。(2)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群体呈现出“观念个性化、集聚多样化、结构无序化、诉求多元化、利益博弈化、阶层固态化等特点”[4],这就要求团的干部遵循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创新管理模式和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3)构建团组织考核常态化机制,实现以考促改、以改提质的目的,激励团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引导凝聚服务青年的实务能力。

4.推进组织合作,拧紧协同育人合力。***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几个根本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其肩负着政治育人功能,政治性也为高校共青团组织烙印上了鲜艳的红色印记,因为其政治育人功能的彰显关乎着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名.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的挑战与对策[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6,(02):43.

[2]郑长忠.建构共青团组织创新的体制内政治支持[J].复旦教育论坛,2013,(03):78.

[3]许青.新形势下如何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31.

[4]金国峰,宋磊.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共青团组织优化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06,(05):7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